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894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七上长春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攲斜(q) 菜畦(w) 鲜血(xu) 混为一谈(hn)B . 诀别(ju) 蝉蜕(tu) 霎时(ch) 小心翼翼(y)C . 匿笑(n) 脑髓(su) 祷告(do) 花团锦簇(c)D . 秕谷(b) 并蒂(d) 姊妹(z) 恍然大悟(hung)2. (2分) (2018湘西)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B . 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 这是笑的辩证法C . 他有点慌神了,摸遍了所有的口袋,除了那半包烟,一文不名。D . 只有这神奇、关丽、和平的德高望重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3.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在江淮河汉区域,不再是树木,而是森林了。B .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情的小城里。C .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D . 这也许可能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4. (2分) (2017九下番禺月考)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 。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A . 无日之月少了情韵,无月之日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温柔B . 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C . 无水之山少了风骨,无山之水少了情韵,无月之日少了热烈,无日之月少了温柔D . 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风骨,无山之水少了情韵5.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食嗟来之食 , 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B . 他对这件事本来就很疑惑 , 现在就更加疑惑了。C . 我用儿童狡猾的目光察觉,他不像是一个狡猾的人。D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7大连) 默写填空。(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诸葛亮出师表)(3) _/_/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4)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5) 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险要的诗句是:_,_。(6) 守住心中风景,尽享世间美好。在喧嚣闹市,陶渊明守住那份淡泊,享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在茫茫边塞,王维守住那份超然,享受“_,_”的壮美。(用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回答)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66分)7. (9分) (2017七上来安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 对句中划线字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B .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C . 思而不学则殆(疑惑)D . 传不习乎(传授)(2)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 翻译句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8. (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苏格拉底的两道考题陈旭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两道考题。第一道考题是这样的: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即把你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已示范了一遍,“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可能感到这个问题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都齐刷刷地回答“能!”过了一月,苏格拉底问道:“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两个月后,当他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请你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臂运动,还有哪些同学坚持每天做?”这时候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他后来成了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还有一个故事讲道,苏格拉底曾经给他的学生们又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每个人沿着一垅麦田向前走去,不能回头,摘到一束麦穗,看能不能搞到最大最好的。对苏格拉底的这道考题,答案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学生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先在自己的心里定下一个大体的标准,走上一段特别是在走过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路程后,遇见差不多的便摘下来。也许这就是最好的,也许后面还有比这更好的,但不能好高骛远,就这样“认了”。另一种答案是一直往前走,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好的麦穗。这时要么放弃选择,宁缺勿滥,要么委屈自己,凑合着摘一束,而心里却是万分懊悔。苏氏的两道考题,第一道启发人们,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坚持又是最难的事,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柏拉图坚持做到了,他后来就能成为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也许正因为柏拉图做到了这一点,他给后人留下一句名言:“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这应当说是经验之谈也是肺腑之言。苏氏的第二道考题则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把握好选择度。我们在自己的奋斗和追求过程中,应为自己定好坐标,通盘审视,在适宜自己发展的情况时就要当机立断,莫要迟疑,选择出属于自己的那束“麦穗”。千万不要左挑右挑,挑花了眼,挑走了神,其结果事与愿违,高不成低不就。凡事讲起道理来好说,真正办起来总有一定的距离。“坚持”和“选择”,看起来是两码事,实际上又有着协调统一的一面。坚持是对一个人意志和品德的考验,选择是对一个人洞察力的检验,选择离不开判断与比较,离不开对自身的定位。只有志向明确,深思熟虑,选择才可能正确,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一个人只要对自己和社会负责,谨慎为其定位,并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成就大业,就不会那么难。(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苏格拉底的两道考题,限35字。 (2) 这两道考题分别从哪些方面来考查学生? (3) 作者把这两道考题放在一起,这两道考题之间有联系吗?他希望通过这两道考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 对于苏格拉底的第二道题,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两种答案外,你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说“有”,因为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借用一些现代工具来解决。开动脑筋吧! (5) 柏拉图:“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6) 你人生的“麦穗”是什么呢?九年级的你一定有自己的思考,一定有怎样去摘取“麦穗”的思考。写出来,好吗? 9. (27分) (2016呼和浩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忆读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 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 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谈到 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 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 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 水浒传大加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 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 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 荡寇志,等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节选自冰心 忆读书,略有改动)(1)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几岁?(2) 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B . “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C . 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D . 读过 聊斋志异,对作者写作很有帮助。 作文老师曾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批语,其中的“柳”与“长吉”是指柳宗元和李贺。(3) 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我决定咬了牙(4) 根据作者的本意回答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读水浒传? 为什么不喜欢读 荡寇志 ? 为什么喜欢读 西游记? 为什么不喜欢读封神传?(5) 三国演义聊斋志异 水浒传 红楼梦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是谁? 从它们的体裁上看, 聊斋志异与其他三部书有何不同?(6)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谈到的读书方法与冰心的读书实践不谋而合。 结合冰心的读书经历,说说你对马南邨文章中“读书不求甚解”这个观点的理解。四、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0分)10. (5分) (2017九宁德月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李逵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行不得十数步,只听的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头上除了巾帻,显出那个穿心一点红俏髯儿来,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文段中大骂李逵的人是谁?两人起争执的原因是什么?11. (5分) (2019九下龙海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吴用道:“即今冬尽令城中埋伏,外面趋兵大进,里应外合,可以救难破城。”宋江道:“若要如此调兵,便请军师发落。”吴用道:“为头最要紧的是城中放火为号。你众兄弟谁敢与我先去城中放火?”只见阶下走过一人道:“小弟愿往!”(水浒传)“只见阶下走过一人”,这人是谁?吴用等人“里应外合”“救难破城”的目的是什么?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作文。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成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还有一些成熟的果实没有采摘。同学们纷纷询问缘由,果园的主人回答说:“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大家一时无语,陷入了沉思。造物主的赠予,我们不能尽数带走,还得留下什么,人类为自然留下什么,历史为今天留下什么,岁月为人生留下什么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请以“留下”为话题,写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端正清楚。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6-1、6-2、6-3、6-4、6-5、6-6、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66分)7-1、7-2、7-3、8-1、8-2、8-3、8-4、8-5、8-6、9-1、9-2、9-3、9-4、9-5、9-6、四、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0分)10-1、11-1、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