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724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yn然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蓬勃的冷峻;,。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宵的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万里的风雷。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种正气,一线坚贞,一份坦荡。站起来,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磊落的襟怀!1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yn( )然咬噬( )2 . 第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 . “擎天柱”的意思是。4 . 根据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句。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蓬勃的冷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到23日之间。二十四个节气中,有四个标志性的点: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在这四个点中,冬至是最关键性的一个点。它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瞬间,太阳对于北半球的斜射,达到了极限。而过了这一瞬间,太阳又逐渐北移,是谓“冬至一阳生”。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各地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开始了。从“一九”一直数到“九九”,阳气在不断地上升。既然太阳越来越回归我们了,为什么冬至后的一个多月里,气温却比冬至之前更加寒冷呢?通常的解释是地温的滞后效应。此外,北寒带地区的冰雪开始融化,融化就要吸热(俗话所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就是积雪融化过程吸热的缘故)。于是,在冬至之后,西北季风反而更加强烈,温度就更低了!【材料二】我国古代就对冬至很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从殷周到秦朝,都将冬至称作“小年”。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很重视冬至,也延续了许多传统饮食习俗。在北方,冬至这一天盛行吃饺子,民间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这还要追溯到东汉末年。传说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到百姓因寒冷冻坏了耳朵,就把御寒的药物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物体,起名“娇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让人们连汤吃下,保护耳朵。这个“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下来。时至今日,人们把包饺子的习俗沿袭了下来。每到冬至日,人们就模仿张仲景做“娇耳”煮食,积久成俗,“娇耳”就成了“饺子”。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5 . 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四个标志性的点中最关键性的一个点,其它三个点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B我国古代就对冬至很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C冬至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瞬间,太阳对于南半球的斜射,达到了极限。D在冬至之后,西北季风更加强烈,温度会更低。6 . 阅读辨析下面诗句,其中有两项是写冬至的,请你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并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说你辨析的依据。A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B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C冬天又至需呵暖,菘味高汤缀绿葱。D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7 . 2017年4月,学校发出了“话说冬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征集评比活动的通知,短短一周共征集作品九百余份。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于5月1日以展板形式展出,全校师生参观了展览。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以及这次活动,说说你对冬至有了哪些认识。8 . 综合性学习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湖畔中学八年级拟定于本周四16:00在学校报告,开展“通经典、咏诗词”活动,届时将邀请我校对古诗词颇有研完的林老师为大家开设一个讲座,讲语古诗词中的意象之美。(1)作为学生代表的你将怎样邀请林老师?(2)林老师在讲座过程中,向现场的学生提问,素有“诗圣”、“诗豪”美誉的分别是哪两位诗人,并请你来回答。请你将两位诗人的姓名,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3)讲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有一位同学向林老师提问:“林老师你好,我觉得古诗词距离今天太久远,与当今时代脱节了。读起来又不大好懂;加之我们現在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那么您认为我们再抽出时间读古詩词,是否值得,意义又何在呢?”9 . 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班级组织“文学世界的女性风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来参与以下活动。活动一女性作家我知道在我们学习过的初中课文中,有几篇就是女性作家的作品,令人回味。比如:萧红,我们学到的课文是_;_(作者),我们学到的课文是老王,这两篇文章的体裁都是_。活动二女性形象我赞美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经典的女性形象,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并说明理由。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综合性学习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