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513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中的“突破”是名词。B“多年来,明视眼镜在专业、服务、产品上精益求精”的主干是“明视眼镜精益求精”。C中国女排奥运会上的成功是因为她们勤奋努力的结果,除了这没有第二条捷径。(句式杂糅,去掉“的结果”)D黄昏时分,雨过风停,东天的云彩映着夕阳的余晖,幻化为火红的晚霞难道不正是云打造出了这黄昏壮丽的风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引发了人们对黄昏云彩的思考。)2 . 文章写于1925年,当时的现代文学家们的现代汉语的使用还是不很规范的,好多语句与现在的用法有很大差异。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这里的“却”,不表转折,而是表示并列,西方语言中的这个词,包含的关系很多,作者在这里使用这个连词时,错用了古代汉语的“却”。应该使用“还”。)B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飞过时”中的“时”,多余。在西方语言中,这种重复是正常的。但在汉语中,前面有了“有时”,就已经表示是处在“有时”后面的动作发生的时候,就不再用“时”了。改为“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它也会扑过去捉。”)C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至少”说得绝对,后来的现代汉语说“可能”、说“恐怕”(表揣测)并去掉“也”。)D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挣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出现较晚,但都表示双方活动中的某一方的动作,而不表示“他与他”共同都在“挣扎”。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古代汉语的意思。)3 .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海燕是高尔基春天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这篇文章采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暴风雨的报信者。B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从自然环境优美、往来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怀。C敬业与乐业一文,标题即论点,采用总分总式。作者梁启超在文中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D马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昌黎先生集。4 .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杀戮滂礴呓语眼花撩乱如梦初醒B腼怀坠毁默契震聋发聩一丝不苟C仲裁溃退绮丽祸不单行乘奔御风D沮丧抵癞敦瑝深恶痛绝白手起家5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B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C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D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6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衍生(yn)负荷(h)弓弩(n)驱驰(ch)B提携(xi)穷匮(ku)介胄(zhu)入彀(gu)C傅说(yu)冀州(j)诏书(zho)迂腐(y)D畎亩(qun)折戟(j)老叟(su)作揖(y)二、字词书写7 . 读下面的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皓月闪烁在树林/枝干上树叶下/发出一种声音/啊,心上的人/池塘像深su(_)的明镜/倒映着黑色的柳影/风在柳梢啜(_)泣嘤嘤/梦幻吧,是时候了/辽阔,温馨的宁静/似乎走下/星光闪烁的苍qing(_)/这正是美满的时刻。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动物也在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是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选自语文新圃 略有改动)8 . 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9 . 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10 . 文章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1 . 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小说是你最好的朋友阿摩司奥兹请想象一幅画面:冬天的一个雨夜,百叶窗紧紧关闭,蓝色的炉火熊熊燃烧,房间里有一个人,独自一人,坐在落地灯旁的椅子上读一本小说。让我们问问自己,为什么在21世纪,这样的画面依然可能出现?如今,人们在冬天的夜晚可以进城,可以去剧院,可以去电影院,可以去餐馆,去酒吧,去看朋友,也可以待在家里,做一些比读小说容易的事:看报纸、电视、录像、互联网、电脑游戏、家庭影院。为什么还要去读小说呢?显然,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文学是最不吸引感官的。绘画吸引眼睛,音乐吸引耳朵,雕塑吸引眼睛和指尖,戏剧和电影吸引眼睛和耳朵。书籍、印刷的文字,无法在感官的丰富性上与其他艺术jng争。但是,小说自有其神秘魅力。首先,阅读小说的过程,也是我们主动加入创作的过程。当我们读一本小说的时候,就像是电影的联合制片人,音乐会的演奏者。阅读一部小说就是一场表演:文本就相当于是一个音乐厅,而读者相当于被邀请的音乐演奏者们。例如,文本里提到“落日”,就要在邀请读者提供记忆中的落日。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同一部作品的阅读不尽相同。当我们读一部小说时,小说的50%是作者的,50%是你自己的。现在想想名著里的人物,堂吉诃德、安提戈涅、哈姆雷特、奥赛罗。这些人物都是凶手、疯子。为什么我们要将它们一遍遍地阅读呢?为什么我们要将它们列入教材呢?为什么我们要将它们视为经典呢?因为在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堂吉诃德、有一个安提戈涅、有一个哈姆雷特、有一个奥赛罗。当我们读一本小说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疯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荒谬。我们发现在内心深处,我们其实都是一样的,这种发现对于每个人而言实则是一种安慰。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等这些伟大的作家们都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把手放在了我们的肩膀上,并安慰说:不用担心,你在这个星球上并不孤独。由此可见,小说的魅力还在于,它可以给予我们安慰,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所以,不要等到冬季的来临,不要等到雨水冲刷我们的百叶窗,此刻就可以拿起一本小说来读。这会是一个完美的陪伴。读这些小说,它们是在遥远的地方、遥远的时期发生的关于遥远人群的故事。然后,从中发现自己,探索自己,了解到自己内心的秘密。我可以告诉你,小说是你最好的朋友。12 . 看拼音写汉字。jng争(_)13 . 第至段提到了选择阅读小说的人会面临的几个挑战:_,_。作者写这些主要是为了突出“_”。(前两空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14 . 阅读第段画线部分,请简析: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15 . 第至段围绕“小说是你最好的朋友”阐述了两个理由:(1)_(2)_16 . 请结合自己阅读初中教材中某篇小说的经验,简析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小题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她,倚着校门口的一颗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忽然,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一群唱着歌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还是没有她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她一阵昏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着铁栏使劲地摇着。“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大爷面带愠色走了出来。“亮!我的小亮!”她像喘息,又似哭泣。“都放学了。”老大爷说。“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衣襟里摸出一包裹得紧紧的,还带有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叫什么?”“王小亮”,“几年级几班?”“今天,刚过,八岁生日。”“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显然有点不耐烦了。“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个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了二年级二班王小亮的手里,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有尝过了。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一颗,给要好的伙伴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了老师五颗。“吃呀!”他快活地蹦着跳着,连那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17 . “都放学了。”“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 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她”知道些什么吗?18 . 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你能说出老头明白了什么吗?19 . 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背过身去?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吗?20 . 有人说:文中的小亮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你能理解这句话吗?21 . 结合文章或者生活实际,请你说说父母离异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四、句子默写22 . (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5)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6)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说“”。五、课内阅读古文阅读。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23 .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1)躬耕于南阳(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遂许先帝以驱驰( )(4)斟酌损益( )24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5 .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六、语言表达26 . 现在社会上兴起一股“国学”热,一些“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荼。为了让大家对国学有所了解,请你根据下面所给材料,写一段介绍“国学”的说明性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150字左右。(材料一)“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是以先奏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奏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没有主从之分。(材料二)历来讲的所谓“国学”,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明初设中都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五四”运动后期,胡适等人针对性地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1934年,章炳麟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他将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部分。今天,随着“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又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材料三)新国学与原国学的区别在于新国学是以儒家主体文化和社会为基础,撇开传统国学因多样化而存在的百家争鸣的复杂局面,重新提出的国学概念,属于全亲的中国学术概念。(材料四)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27 . 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甜蜜的回忆如花。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_ ,_;。七、作文28 . 根据要求作文。成年后的鲁迅念着那夜的社戏与豆香,故土已远,但天真的童年时光不能缺席,那是他温暖的港湾;黄沙弥漫的陕北高原即使贫瘠,但昂扬的生命力不能缺席,那是汉子喷薄的渴望;理性地观察大雁,但欣赏的温暖眼光不能缺席,那是科学家的诗意大爱;纵一别后远隔千山,但知己不能缺席,那是天涯孤寂却仿若比邻的宽慰不能缺席的可以是某种情感、某种品质,也可能是某个人、某段经历、某种风景等等,它们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馈赠。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不可或缺吗?请以“不能缺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语言表达1、2、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