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287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家长在学校的学习,认识到了教子有方的错误,并及时给予了改正。B经过医院的康复治疗,还有妈妈的不懈努力,五个月后他便奇迹般地康复了!C曼德拉出生于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但南非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却让曼德拉从小就感 受到了种种歧视和不公平。D“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也对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 极大威胁。2 . 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建议他去道歉,可以这样说( )A这件事你错了,该找人赔礼道歉去!B这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C这事你难道没做错吗?赶快去认错!D这事你是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3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A中秋节的夜晚,在泰州老街的石板路上,观光游玩的人济济一堂。B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常常让人忍俊不禁。C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D春节期间,在泰州望海楼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抽噎(_)chu学(_)干 h(_) tn (_)塌5 .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干瘪(_)驳船(_)w(_)行胚芽(_)纤绳(_)y(_)滩挣脱(_)簇新(_)迷惘(_)su(_)洞富ro(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柳絮飘飞(作者:陈继军)上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絮状物飘进教室,学生正无心听讲,看到这些不速之客,一个个很兴奋,有的用嘴吹着那单个的如白毛般的柳絮;有调皮的学生甚至跳起来抓向空中那团状的柳絮。这正是暮春三月之时,柳花飞舞在江南的空气中,引起我无尽的思绪。柳是一种非常易成活的植物。俗语说得好:“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折一根柳枝插入土壤,就可以长成一棵婀娜的柳树。印象中小的时候家乡的柳树特别多,尤其是那河边,到处可见那如弯腰浣纱的古代女子一样的垂枝绿柳。那个时代正是崇尚军人的年代,小伙伴们白天聚在一起必演的节目一定是打仗的游戏。而打仗必备的道具一定是那柳枝条扎成的头箍。采几根柳枝,编在一起,扭成圈状,大小和头的大小相仿,柳枝的柔韧性极强,尤其是暮春时候的柳枝,更是如绕指柔,一般不会折断,套在头上,柳枝上缀着的柳叶形成了一个叶环,这和影片里那些战士们带在头上的伪装确有几分神似。长大后我对柳又有了新的美好的认识,那就是在很多诗歌里都遇到了熟悉的柳。“杨柳岸, 晓风残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我发现柳在诗歌里几乎是无处不在的。送别诗里有、思乡诗里有、田园诗里有,就连边塞诗里也有“羌笛何须怨杨柳”。婉约词里伤春怀人,柳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佐料;豪放派也不弃柳,“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柳在中国诗歌王国里孕育成长为最为夺目的一颗璀璨的星星。柳是美的,柳所蕴含的文韵更是动人的。我的思绪收回到课堂:“静一静,大家既然这么喜爱这个东西,有谁告诉我这是什么?”我这一问效果很明显,学生静下来了,但是也没有人回答我的话了。“我们前面学过的杨花落尽子规啼枝上柳绵吹又少中的杨花和柳绵就是这个,它就是柳树开的花。”“柳树还开花,嘻哈”“大家对柳树熟悉吗?谁来介绍介绍。”又是一阵沉寂,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咭:“我老家好像有。”但是始终没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我一阵惘然:“那我们继续上课吧。”杨柳是中国的原生树种,距今 4000 多年,古代工具简陋,伐取粗大树干非常困难,而伐取两寸来粗的树枝则比较方便。柳树则成了人们最常取的木材之一,而且人们还发现柳的再生能力很强,柳树伐过枝干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而且新枝通直,更利于使用。因此人们砍伐柳树的时候,就在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保留树干,以待日后再用,这就是留树,后来就变成了柳树。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砍伐工具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机械化,再粗大的树木几分钟也可以让它倒下,这种情况下生长相对比较缓慢的柳树就慢慢淡出了人们使用的范围。再加上一些小的河流在乡村里渐渐变少甚至于完全干涸,那么岸上的杨柳自然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次回到故乡留心找那从前随处可见的杨柳,却遗憾地发现在乡村的土壤里已经很少看到它们的身影了。乡村如此,城里自不待言,城里的树木主要以观赏树木为主,现在新建的小区、公共场所如雨后春笋,种植树木也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很多名贵的树木被购买并移植,有的甚至还是远渡重洋而来,毋庸置疑,一株株价值不菲。但很奇怪的是,最便宜的又有着婆娑姿态的柳树却难入园艺家们的法眼。每当到春暮之时,看着空中飘舞的柳花,心中有种特别难以言明的感受。柳花啊!你们在空中久久徘徊,不愿离去,其实就是想找一个地方落脚,我知道,你们落在地上,只要有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就会很快地生根发芽,就会很快地抽枝生叶。然而连乡村都充斥着水泥马路,城里又哪有地方容你们落脚呢?即使有那么一小块零碎的土壤让你们暂且栖身,你们又怎么敌得了人们世俗的眼光。在这满是雾霾的空气里,你曾吟唱的烟柳离情已成为异类。你就远远地飘走吧,也许在遥远的地 方会有一块让你尽情生长的沃土,会有一群折柳吟诗的人们。(选自痴人说事)6 . 文章多次出现课堂的情景有何作用?7 . 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有何作用?8 . 本文介绍柳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9 . “每当到春暮之时,看着空中飘舞的柳花,心中有种特别难以言明的感受。”像这种被自然万物触动情思的体验你也一定有过吧。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实际,把这种“难以言说”的感受写出来。(100 字以内)四、句子默写10 . (1)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风声一何盛,_!(刘桢赠从弟其二)(3)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4)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1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是日更定矣 (2)上下一白(3)是金陵人,客此12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3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多日大雪,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享观赏雪景。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同时起了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D本文浓墨重彩地渲染雪景之美,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乙)行秋徐现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注:筝:古筝。14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是诗人被贬朗州时所作。全诗融景、情、理于一炉,不仅仅写出了秋天的生机,更抒写了一种高扬精神。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给读者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B甲诗“我言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论调的有力否定。C乙诗整首诗以静为主,又辅之以鸣蝉、飞叶来增加动感,达到了以静衬动、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D乙诗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了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15 . 读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雪”两句后,在你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请简要描述。16 . 上面两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意境却不相同。请分析两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七、语言表达17 . 作者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他在文中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本文的思想意义?八、名著阅读18 . 在“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一回中,宋江,公孙胜,李逵都显示出了为人子的一片孝心,但三人尽孝时的动机又各有不同,请你简要分析。九、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性学习。“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班里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写出一句有关“诚信”的名言。(2)请列举一个有关“诚信”的典故。(3)为推动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坚持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培养和加强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请你写几句话,向全校同学发出诚信应考倡议。十、作文20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龙应台在目送一文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 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 不必追。”这背影中透 着成长的痛和无奈那么在成长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难忘的背影呢? 你有怎样独特的体验呢?请以“背影”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600 字。提示与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2)书写整洁,不得抄袭或套作。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字词书写1、2、三、现代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语言表达1、八、名著阅读1、九、综合性学习1、十、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