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228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中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这些“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B考试之后,他感到自己成绩很不理想,怏怏不乐。C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开展以来,班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D他的字写得非常流畅、美观,只是有些小,密麻麻的,如群蚁排衙。2 .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概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供应城市木材,要在三个月内修一条铁路。保尔和共青团员被调去修铁路。筑路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同志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铁路终于如期修通,保尔被同志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B唐僧师徒行至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悟空先后与三妖道斗法,比赛坐禅,隔板猜物,赌砍头,剖腹,下油锅,由于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被诛灭,现出原形,国王才知道上当。C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是一把多刃的利剑。首当其冲被评点或挖苦,即是当日的英国,也即世界上第一个正在形成的“现代社会”。D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父亲、恩师和朋友。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知入”与“知出”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3 . 对本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后要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B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C本文主要论述了阅读时“入”和“出”的方法D处理好阅读中的“入”和“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4 . 本文第段划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 .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6 .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夏锦文“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这是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在做好一些容易出彩的“显功”的同时,也要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多练一些“潜功”。“潜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政绩观,而且契合事物发展规律。任何事情都积累而成,不可能突然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大跨越”。一个科技项目的突破不是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甚至几代人、攻坚克难的结果。同样,一个地区的稳健发展、一项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工作,都浸润着长期打下的底子和的“潜功”。领导干部应善于做“潜功”。对于这一点,共产党人早就有着深刻体会,并付诸行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就是楷模。在治理兰考期间,虽然遇到的棘手难题一个接一个,但他总是把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既治标更治本,确保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治理流沙时,他知道泡桐树成长周期慢,但考虑到是“百年大计,是基本建设,是改变兰考面貌的重要一环”,因而竭尽全力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开展育苗造林,努力改变兰考面貌,在人民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杨善洲也是如此,在云南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载,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在这20多年里,他没有想着如何干出绚丽多彩、擂鼓喧天的政绩,而是一头扎进深山做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丰功伟业。回望这些“潜功”,我们无不体会到:“潜功”的“收获季节”往往漫长又艰辛,但是正是因为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必定会出实绩,干部群众也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多领导干部都把在任期间能干出一番事业、创造一番业绩、为百姓谋得福祉当作从政为官的追求。然而,有些领导干部却缺乏久久为功、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自觉中滋生了“政绩急躁症”,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对容易看得见、能迅速显现政绩的工作乐此不疲,对需要花费时间、打持久战的“长线”工作却不愿投入,这些都与正确的政绩观格格不入,亟须纠偏。“政如农功,日夜思之。”农民种地要想有好的收成,就必须经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漫长过程,而不能搞毕其功于一役的短视行为。为官从政亦是如此。各级领导干部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为政雅量和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不懈定力,才能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把“潜功”做成更入心的政绩。7 . 阅读本文,分别说说什么是显功、潜功?8 . 第段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一朝一夕一点一滴持之以恒默默无闻B一点一滴一朝一夕默默无闻持之以恒C一点一滴一朝一夕持之以恒默默无闻D一朝一夕一点一滴默默无闻持之以恒9 . 分析第段论证过程。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与友期行_(2)去后乃至_(3)相委而去_(4)下车引之_11 .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2 .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四、句子默写13 . 默写: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落红不是无情物,_。(王维竹里馆)(2)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3)_,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4)脱我战时袍,_。当窗理云,_。(木兰诗)五、诗歌鉴赏1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释)“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两首诗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六、名著阅读15 . (题文)名著阅读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白天了,一阵异样的抖动把我弄醒了。我抬起头来,发现自己正躺在别人的怀抱里,那位护士抱着我,正穿过过道把我送回宿舍,我没有因为离开床位而受到 责备,人们还有别的事儿要考虑,我提出的很多问题也没有得到解释。但一两天后我知道,坦普尔小姐在拂晓回房时,发现我躺在小床上,我的脸蛋紧贴着海伦彭斯的肩膀,我的胳膊搂着她的脖子,我睡着了,而海伦死了。她的坟墓在布罗克布里奇墓地,她去世后十五年中,墓上仅有一个杂草丛生的土墩,但现在一块灰色的大理石墓碑标出了这个地点,上面刻着她的名字及“Resurgam”这个字。(1) 文中的“我”是谁?她的好朋友海伦彭斯因为什么去世了?(2) “我”为什么离开孤儿院?从这里可以看出“我”的什么个性?七、综合性学习16 . 给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怎不忆江南?那半江瑟瑟( )半江红的江南,那落霞与孤w( )齐飞的江南,那杨柳依依君子好逑( )的江南,早已超脱了时空的藩l( ),演化成历史哲学意味深长的梦江南。 (1)在文中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_(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瑟_ w _逑_ l_17 . 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这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以植物为媒介,以园艺为信使,向世界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班上开展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仔细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材料一)会徽(材料二)在2019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才能让子孙后代过上绿色文明的生活,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见花香。(材料三)近年来,孝感市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生态惠民,绿富同兴。例如,相关部门对河汉湖周边散乱的养殖场进行了清理和整治,退田还湖,引导群众转换观念,走产业转型之路。不久的将来,闪汉湖湿地公园将以绿色生态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1)此次世园会会徽名为“长城之花”,请仔细观察它,解读其设计的巧妙之处。(2)请依据材料二、三,补充完成以下宣传语:“生活与绿色相约,”(填写的下句应与上句形成对偶)八、作文18 . 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我们从小到大,可能会因为某些人、某些事经历许多次的改变:可能由软弱变得坚强,由坚硬变得柔软,由怯懦变得大胆,也可能因某一次改变学会上进、宽容、尊重请以“那一次改变”为题作文。写作要求: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章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书写要求:工整、大方、美观。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