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144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2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冒然mo幅度f愚钝y诲人不倦huB舵手du翘首qio脂肪zh形销骨立xioC阻遏纯粹cu侍弄sh拾级而上shD漂白pio诀别ju顷刻qng金壁辉煌 b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C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4 .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箱箧(qi)篑赠栈桥(zn)方枘圆凿B牟取(m)阔绰黝黑(yu)心无旁鹜C污秽(su)商酌寒噤(jn)相形见拙D档案(dng) 篡夺羸弱(li)广袤无垠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但少唐生三千卷书”谈文艺家的书卷气杨光祖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当代的一些艺术创作日渐远离观众,尤其书画界更是乱象丛生、良莠不齐。细看很多所谓名家的作品,除了他们自己宣扬的市场走红之外,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与这些艺术家来往,基本上无话可说,因为他们除了写字画画,对读书不太热衷,没有书卷气。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但这些不太爱读书的书画家,却特别喜欢谈论书画,有时翻上几页,不禁佩服他们的胆量。连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敢信口开河。比如,某名家谈中国书法的真善美,洋洋洒洒几千字,从尧舜禹开始。其实,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人是不谈真善美三结合的。有些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尚可一看,但所写的文章就无法卒读了,套话、废话、空话,而且语句错误太多,有时候还故意追求高雅,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坦率地说,确如缠了小脚,半途又放开,却永远不是天足,而是残足了。并且还特别喜欢“中西打通”,一会儿“意境”,一会儿“后现代”,结果一团乱麻,什么都没有谈清楚。本来自己就不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今的中青年艺术家,其学养、眼界、胸怀,大都已经无法跟老一辈相比了。正因为学养不够深厚,所以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比较单薄,或者说浅薄。如今的不少艺术家喜欢刷存在感,总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没有基本的传统文化修养,也就没有一双慧眼,根本看不懂古人的书画。林散之先生说过:“做功夫的人都有心得,人问何绍基学书几十年有何心得,他说没有什么心得,只是写字比他人黑了一些。所谓黑,就是气厚。”我喜欢这样的文字。看起来似乎很家常,但老僧只说家常话,没有一定的修为,没有一定的艺术功底,是说不出来的。一个书法家,他的谈艺录,一般来说,应该是代表他艺术境界的文字。可是当代的不少谈艺录,真的让人大为失望。个别确有体悟的艺术家,却因为不读书,文字功夫不过关,怎么也说不清楚。有的书画家是有体悟的,可惜无法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满纸的陈词滥调,完全淹没了那一点“体悟”。文章,如同书法,最讲究的是节奏、韵律。上段与下段,上句与下句,那个长短高低,不是乱安排的。当代书法家大都很自信,但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以金钱来衡量水平的。看很多书画家作品上的题跋或落款,都让人气短。何绍基说:“作文必须胸有机轴,气味始能深厚。然亦须读书,看书时须从性情上体会,从古今事理上打量。与书理有贯通处,则气味在胸,握笔时方能流露。”这话说得真是好,需要悉心体会。何绍基能有那么高的书法成就,也是自然而然的。有些艺术家已经不会用“汉语”说话了。他们的“汉语”成了没有根的语言,更多时候甚至是胡言乱语。在中国,一个连汉语都不过关的艺术家,不管你从事的是哪门艺术,肯定是有问题的。有时候,我开玩笑说,看一个画家的题跋,就可以知道他的绘画水平。陈传席把“才能”“才华”区别开来,他认为:“画人的才能偏于技,习练而可得。才华偏于艺,非仅技也,读书、思考、历练,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人的情操、胸怀、意识、境界经过各种知识的滋润、锻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所谓修养,修之养之,共除庸俗,进入高雅,境界则不同一般,能方可升为华。”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当年,唐寅拜周臣为师,最后唐寅的画,就艺术性而言超过了周臣。有人问周臣何故?周臣坦言“但少唐生三千卷书”。可见,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书,对一位文艺家的重要性。(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0日)5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阐述的中心观点。6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7 . 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了古今文学家、艺术家的名言,有什么作用?8 .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论证的方式看,本文属于立论文;从论证的话题和内容看,本文属于文艺评论。B文章主标题“但少唐生三千卷书”借用古人语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副标题则点明了文章论述的话题。C为了增强论证的力度,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除未用对比论证外,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都有使用。所举事例涵盖古今,颇具代表性。D按照陈传席的说法,文艺家专业水平高深属于“才能”突出,只有不断学习、思考,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增强综合能力,才能达到“才华”这一境界,即完成由“技”到“艺”的升华。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最初的温暖(邹扶澜)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常常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她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偷眼看,心里既嫉妒又眼馋。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女孩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好像明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气恼地说:“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说:“你以后还给我还不行吗?”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第二年,女孩的家要搬了,男孩不知道要搬到哪儿,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仿佛丢了东西似的。知道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有去上学,早早地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和她的哥哥站在车厢里。女孩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手,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可没有说出来,车速很快,一溜烟从眼前过去了。第二天上学,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同桌留给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用过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_ ,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候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跳,一跳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了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此生也就无憾了。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不是很好吗?”他摇了摇头。主持人又说:“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贫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他已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沭浴着温暖的阳光”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旦打开味道就淡了。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并把它传递下去吧。”信是那位主持人写的,王丽晨是他的妹妹。她已于三年前病逝。9 . 小说第段写到了女孩的哥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这一人物的出现在文中的具体作用。(4分)_10 . 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请在第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男孩此时的心理活动。(4分) _11 . 文章以“最初的温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5分)_三、句子默写12 . 根据要求默写。庭中有奇树,_。(古诗十九首)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夕日欲颓,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_,_,_。13 . 默写。(1),洪波涌起。(2)瀚海阑干百丈冰,。(3),。可怜白发生!(4)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周敦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 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注释)陈康肃公:即陈尧咨,谥号康肃。(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注释)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典郡:掌管郡务。罔不:无不。伎:同“技”。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4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尝射于家圃(_)(2)但微颔之(_)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尔安敢轻吾射!(2)岂汝先人志邪?16 . 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17 . 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五、课内阅读18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东临碣石_撒盐空中差可拟_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传不习乎_博学而笃志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释):些:句末语助词。青旗:卖酒的招牌。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背景):此词写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2年)前后,当时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19 . 从炼字的角度说说词中加点的“破”“鸣”两字的妙处。20 .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体裁看,这首词字数较少,属于宋词中的小令。作者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B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但它还是有波澜的。首先下片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其次,“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很自然地把写自然风景过渡到写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C“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这里,词人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相比,表明了桃李之娇弱不如荠菜之顽强,也就是借此暗示了城市生活不如田园生活。D辛词语言风格鲜明,技法高超。此词尽管写乡野风景,但所写景物场面壮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充满激情与动感,体现了豪放派慷慨豪迈的典型风格。七、语言表达21 . 请标出下面句子的重音(请用“.”表示),并选择一处说明理由。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八、名著阅读22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A“闪闪的红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影片,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脍炙人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一句中“脍炙人口”一词使用正确。B成语“一鼓作气”“世外桃源”“地利人和”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桃花源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申请书的格式与一般书信相似,但结尾没有“此致”“敬礼”一类的用语。D名人传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九、综合性学习23 . 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描述画面主要内容。24 . 综合性学习。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进入初中的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一大乐趣,这样我们就获得了终生学习、进步的金钥匙。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某班准备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三题。(1)读书要有好方法,这样收获才更多;请你给大家提些建议。(2)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至少写两个活动形式。(3)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仿照示例,为这份小报另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示例:名称:新书速递内容:推荐最新上市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图书,并简介该书的作者、内容。名称:内容:十、作文25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 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2、四、对比阅读1、五、课内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语言表达1、八、名著阅读1、九、综合性学习1、2、十、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