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233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今有些旅游城市,家家旅舍,户户商家,原住民整体迁出,虽然装点辉煌,货物山积。然矫揉造作,虚张声势,有何看头!B面对质监部门的检查,一些不法厂商随机应变,妄图掩盖自己的造假行径。C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不顾,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D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都好听极了。2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诗歌登飞来峰。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C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D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3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B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C“十一”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庐山风景区热闹非凡。D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4 .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炽痛(zh)澎湃(png)亘古(gn) 鲜为人知(xin)B骊歌(l)怪诞(dn)哺育(b)叱咤风云(ch)C赫然(h)重荷(h)磐石(pn)气冲斗牛(du)D讪笑(shn)污秽(hu)嫉(j)妒一拍即合(j)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在旅途中,欣赏春,我们闻到了酝酿( )在空气里的泥土气息;阅读纪念白求恩,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nin( )轻怕重;徜徉动物笑谈,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们的怪诞不jng( );吟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 )语文学习让我们流连忘返。(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酝酿(_)热忱(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nin(_)轻怕重怪诞不jng(_)三、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读书莫忘做笔记一文,回答小题。(共8分)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旬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他认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署作不朽矣。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 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鳊里那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易寻到”。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6 .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7 . (小题2)文章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8 . (小题3)文章第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2分)9 . (小题4)读完本文之后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在日常学习中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外婆的温度杜若冰小时候,我最喜欢土豆了,外婆也最爱土豆,我们的不同就是我喜欢吃土豆,而外婆喜欢种土豆。外婆将土豆当个宝,土地还未收获时,她就时不时来看看,拂起这片叶,翻翻那边土。我常想如果土是透明的,外婆恐怕就得天天趴在那儿看了吧。每每这时,我就站在外婆身后,痴痴地笑她。身后一阵风吹过,土豆的叶随着夕阳的旋律轻轻摇摆。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收土豆时,外婆便经常带着我去掏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掏累了,外婆就站在田埂上,她身上的衣服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是要起飞一样。每当看到这个场景,我都会觉得外婆不像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我蹲下身,拿着一个小木棒,细细地抠着土豆边缘的土,待看到土豆那浅黄色的薄皮了,我便开心地扔掉木棍,抓住土豆白色的茎,用尽力气猛地向上一拔。清脆的断裂声响起,我跌坐在田塍,手中还死死捏着一片大大的叶子。A外婆见了,也蹲下身来,用那瘦骨嶙峋的手指绕着土豆周围的土一圈,勾起手指一扣,一颗硕大的土豆便被大地挤了出来。外婆拿起土豆,轻轻一抖,土块便纷纷落了下来。外婆又挖了几颗,然后将土豆递给我,领着我回家去。风有点凉,但手中的土豆却散发着暖意。我低着头想,土豆长在土地里,被大地呵护看,土豆是温暖的那大地的温度会是多少呢?到了家,土豆被外婆切成了细丝,经过油与火的双重作用,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我趴在桌子上,不停地晃着够不到地的腿,深吸一口土豆丝散发出来的香气,外婆只吃一点点,便将一整盘土豆丝推到我面前,宠溺地看着我将一盘土豆丝消灭干净。饭后,外婆在小溪边洗衣服,我就趴在草坪上看着她,有一搭没一搭地找着话题。“外婆,土豆为什么叫土豆呢?”我好奇地问。“土豆啊,就是土疙瘩,土里生长出来的豆子,”外婆洗衣服的手顿了一下,她就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加了一句,“咱们这儿,土豆还叫地蛋,地里的宝贝蛋,土蛋啊,就是土地的孩子。”(B)我点了点头,觉得大地母亲真有福气,孩子那么多,又那么讨人喜欢。外婆用辛勤种植出的土豆,将我喂养成结结实实的人,我看着自己微微发黄的皮肤,觉得自己就像是大地的外孙女,大地就是我的外婆。外婆曾对我说过,长在地里的都是好东西,因为它们聆听着大地的脉搏,所以它们懂得大地的快乐与痛苦现在我搬到了城里,菜市场就在楼底下,外婆却还要坚持每月给我送土豆。她说,外面的土豆都是人给催产出来的,不好吃。我摸了摸外婆刚刚送来的土豆,依旧透着几分暖意。我闭上双眼,感受着从土豆表皮传来的温度。我用了七年的时间,量出了大地的温度,那正好是人体的温度,也是外婆的温度。(节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0 . 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事件补充完整。看土豆_一送土豆11 .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A)外婆见了,也蹲下身来,用那瘦骨嶙峋的手指绕着土豆周围的土一圈,勾起手指一扣,一颗硕大的土豆便被大地挤了出来。(从描写角度)(B)我点了点头,觉得大地母亲真有福气,孩子那么多,又那么讨人喜欢。(从修辞角度)12 . 请找出与第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13 . 本文以“外婆的温度”为题有什么妙处?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我的第一本书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本诗集,我说:“不是,是六十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初的快乐和梦幻。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过我不认字,只认画。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作瞎狗看星星。”那些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花花绿绿的窗花。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得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头立在他的面前。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老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居然把两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父亲这次回家给我带回一个书包,还买了石板石笔。临到开学时,父亲跟我妈妈商量,觉得我们村里的书房不是个念书的地方。我父亲很清楚,老师“弄不成”(本名冯百成,因为他干什么事都办不成,村里给他取了这个外号),为人忠厚却没有本事。父亲让我随他到崔家庄小学念书。我把这本完整的不同寻常的课本带了去。到崔家庄之后,我才知道除了国语之外,本来还应该有算术和常识,因为“弄不成”弄不到这两本书,我们就只念一本国语。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我们那里管“上学”叫“上书房”。每天上书房,我家的两条狗(一大一小)跟着我。课本上的个字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经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弄不成”在教室里朗读课文时,我的狗却不叫,他们听不惯“弄不成”的声调,拖得很长,而且沙哑。我提醒我的狗,轻轻喊一声“大狗”,他就在窗外叫了起来。我们是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引得哄堂大笑。课没法上了。下课后,“弄不成”把我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他罚我立在院当中背书,我大声地从头到尾地背了出来。两只狗蹲在我的身边,陪我背书,汪汪地叫着。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点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诗人蔡其矫再来我这里时,一定请他看看这篇小文。我将对他说:“现在你该理解我的心情了吧!”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14 .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是文章的题目,也是文章的线索。请找出体现这一线索的关键性语句。15 . 文章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四件事,请简要概括。16 . 按要求回答问题。(1)作者在第自然段中说“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梦。”这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各是什么?(2)体会文章第自然段,并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在结构上的作用。17 . 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四、句子默写18 . 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坐观垂钓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长歌行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少壮不努力,_ 。通过春望中的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甲)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丙)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9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临于泉上者临渊羡鱼临阵脱逃身临其境B负者歌于途不负众望负荆请罪如释重负C往来而不绝者连绵不绝弹尽粮绝空前绝后D杂然而前陈者推陈出新慷慨陈词新陈代谢20 .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理解:欧阳修因为山水而陶醉,所以更想饮酒,因为“酒”在他心中是最美的象征。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翻译: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理解:作者认为举行宴会,畅快喝酒最能表达心情,所以应该远离过于嘈杂的丝竹声。C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翻译: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理解:欧阳修以树林之静对比鸟儿之动。游人走后,鸟儿在林间鸣叫,体现出大自然是禽鸟乐园的特点。21 . 欧阳修和苏轼虽遭贬谪,却能安然自适,寄情山水。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子瞻感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简要概括“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的不同。(链接材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注:子瞻:苏轼的字。苏辙是其弟。齐安,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迁:贬谪。褰(qin)裳:提起衣服。撷(xi):摘取。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中:内心。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2 . 甲诗“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是星名,也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词中以之喻指。23 . 甲乙两首诗词的作者都已是盛年不再,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以具体词句结合人物身份加以分析。七、名著阅读24 .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裂,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被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罗刹又骂道:“泼猴孙!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1)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罗刹女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2)罗刹女不愿借扇给孙悟空,于是引发了一场恶斗,她是怎样退敌的?孙悟空又是用什么办法来应对罗刹女的?八、综合性学习25 . 综合性学习。2019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我爱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你能为此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吗?(3)请你为同学推荐一本你认为值得一读的课外书。九、作文26 . 任选一题作文。(1)去过大漠边关,才明白长河落日的雄社;穿过市并小巷,才明白人间烟火的味道;挺过困惑迷茫,才明白坚持的力量请以“过,才明白”为题作文。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人最困难的事情乃是认识自己。(古希腊)泰利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你都应该“模仿”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美)莫尔兹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