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170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一文紧扣“温晴”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B皇帝的新装一文用夸张想像的手法揭露了皇帝的丑态,启迪读者向真向善向美。C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方面内容,从而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D幼时记趣出自明代作家沈复写的浮生六记。本文紧扣“物外之趣”,写了三个场面。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郎平用她的人生积淀赋于女排精神新的内涵,使之形成荡气回肠、气吞山河的力量。B晨曦像薄纱一样从天井倾泻而下,老屋每个角落明灭不定,似乎在诉说岁月的苍桑。C中国是最早卫戍管辖南海诸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国家,拥有南海主权的铁证毋庸置疑。D这家电商企业心无旁鹜地研发新技术,坚持不懈地攻关求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水域,无数的秘密等待人类去揭晓。B老李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大冷的天,又让他染上了风寒,他看起来面如土色,让我好生担心。来源:学C我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却跑来向我兴师问罪,真是莫名其妙。D无心之过,情有可原;明知故犯,罪加一等。4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解说: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B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解说:这一句中“厄运”“毁灭”“高尚”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和名词。C仙露琼浆生机盎然稳操胜券姗姗来迟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解说:这两句诗(文)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古代也有“霾”近来时见“又一波雾霾汹汹来袭”“京津冀持续受雾霾困扰”,以及“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和“部分地区有重度霾”等报道,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尤其是霾的问题。霾和雾有所不同。“雾”是一种自然天象,主要由气体组成。古人有“薄雾浓云”“雾失楼台”之类吟咏,从诗画的角度看,雾柔美、朦胧而神秘。霾就不同了。虽说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天象,却全然无此美感,而且随着人为因素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种污染。现代辞书因此释义为“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按当下民间流行的通俗说法,就是PM2.5(细颗粒物)严重超标。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这是霾给人的一种很形象的视觉感受:阴沉沉的,灰蒙蒙的,满天烟尘。近来霾与“雾”组合成“雾霾”而频频见诸报端,词典中不见“雾霾”这个词,只有“霾雾”(如后汉书郎凯传“霾雾蔽日”)和“风霾”(如魏书崔光传“昨风霾暴兴”),此外还有“尘霾”“沙霾”“黄霾”等。虽然词典中不见“雾霾”一词的身影,但它却在2013年“荣升”为年度热词。从形式上看,热词“雾霾”是旧词“霾雾”的倒序,但词义的重心却起了变化。“霾雾”原是“夹杂有尘霾的雾”,中心词是“雾”;“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是“霾”。“霾”并非新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前人对霾的认识,从尔雅到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释义几乎是一以贯之的,其中汉刘熙释名释天的释义相对比较全面:“风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雨”在这里读为去声y,作动词“降下”讲,意谓大风扬起的尘土从天而下就是霾。因为空中满是尘土,所以刘熙说霾的天象是“晦”,天色像物体被蒙上了尘土一样昏暗。晋书天文志说:“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满天尘土的“霾”,与雾不同,可以持续多日,甚至长达一个月。元史也有至元六年(1340)腊月“风霾蔽都城数日”的记载。5 . 阅读上文,说说你对“雾”和“霾”有了哪些了解。2013年度热词是什么?6 . 你觉得“霾雾”与“雾霾”是一回事吗?为什么?7 .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的说明,谈谈你对人与雾霾关系的认识。【材料一】雾霾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现在的灰霾,实际上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假如灰霾中混杂着有害物质,就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危害,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破坏。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雾霾还在继续,危害没有停息,对雾霾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材料二】人类对雾霾的治理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上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在街道上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大气污染,雾霾区的微粒下降了14%;美国经过一个世纪的反复修改,形成了清洁空气法,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德国则补贴机动车车主安装尾气清洁装置;而日本将城市绿化作为治理雾霾的重要措施,东京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历史证明,人类对雾霾的治理是有成效的,雾霾最终是可以治理的。文学文本阅读小铜匠刘国星“我要。”“我也要。”“我来分。”小三要过月饼,一下掰成两半,左手那块大,右手那块小。大哥二哥不满地嚷嚷,不行不行。小三张开大嘴,狠狠地咬一口大的,有滋有味吃起来。大哥二哥一瞪眼珠,一把抢过月饼,也有滋有味吃起来,“让你分,一会都进你的嘴了!”小三嘿嘿地笑出声来。小三患过小儿麻痹症,左腿瘦一圈,也短一截,一走路颠簸得厉害。小三脑子却灵,上课遇到难题,别的小伙伴皱眉头挠脑袋没人举手,惟独小三高高地举着小手,似面鲜艳的小红旗。一考试,别的孩子蔫头耷脑像着霜的茄子,小三却常常兴高采烈地捧“双百”。老师惋惜地说“要不得这病,怕是一棵栋梁之材哩!”爹娘听后流下泪,左一声右一声地叹。小三却挺着胸脯安慰娘“我能行!”小三读到五年级,动起心思,不想念啦!爹娘问他,小三说要和二叔学手艺。小三的远房二叔是个铜匠,年年都来看哥嫂,大包小包地拎,临走时,还要给哥嫂扔下个三十二十的。小三要学手艺,要挣钱。爹娘想想小三一个残疾人,也就点了头。小三心灵手巧,两年下来,就把手艺学到了手。做那个烟袋锅,上面雕龙塑凤,有花有草的,三乡五里的大爷叔叔们人人买一个,成天叼在嘴里,或在手里把玩,稀罕得像得个宝。供不应求,许多人就提前定货。小三先五块,后五十,可还有人买。原料紧张。小三家小园里种满了窝瓜、角瓜、黄瓜等稀罕物,那时离村不远的蒙古营子,“文革”时期扒了庙,却没毁佛,许多铜佛都散落在个人手里。小三就赶着毛驴车,拉着园子里产的东西,开始换铜佛。蒙古牧民不会种这个,自己留铜佛也没什么用,就都换给了小三。小三一袋一袋地往回换,原料充足了,生意红红火火。大哥二哥念高中,学费全是小三出。每次放假,大哥二哥就坐在小三的炉火旁,看小三熟练地往烟袋锅上绣花描云,眼中流露出艳羡的光。小三也很自得,心里说,念书能怎么,还不都是个穷学生。十里八乡一宣传,小三就成了名人,有个姑娘看上了小三。起初家里不同意,说你一个健康的姑娘怎么找个残疾?姑娘说俺爱他这种有头脑的人。”姑娘就和小三结了婚。婚后不到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小三一家喜得合不拢嘴。一转眼,十几年过去啦,大哥二哥大学毕业在城里安了家,日子却都过得紧巴。看见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门路,小三更暗暗地陶醉在自己的选择中,有事没事地让儿子学两手。(11)小三存几个钱,那年春节领着媳妇儿子和爹娘一同到城里过年,小三对大哥二哥说,钱不用你们掏,我出,关键要过出年的气氛。(12)大哥二哥也喜不自禁,活动排得满满的,除了吃喝,还安排到几个景点玩一玩。后来,就到了博物馆,小三看见了馆里的小铜佛,“扑哧” 一声笑,说这玩意还放这里做甚?旁边的保安“哼”一声,“那是文物,十万八万都是它。”(13)小三一下哑了声,脸色灰灰的。大哥二哥问他,他又说没事没事。(14)回乡后,儿子有事没事往小三身边凑,摆弄那把小锤子。小三一把夺过来,狠狠地说,“好好念书去,再动这玩艺,老子砸断你的腿。”儿子莫名其妙地溜进屋,不敢出来。(15)小三手里一个“佛”也没了,有的只是一堆落满灰尘的烟袋锅。8 . 用“小铜匠”作为陈述对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9 . 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小说第10段画线句的作用。10 . 小说开端写“小铜匠”分月饼的故事和上学的故事有什么用意?11 . 小说最后一段能否删掉?为什么?三、句子默写12 . 默写。(1)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2)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3)苏子胸襟谁识我?_。(秋瑾满江红)(4)又夹百千求救声,_,_,_。(林嗣环口技)(5)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 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小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非天质之卑(_)(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3)同舍生皆被绮绣(_)1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言和而色夷/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心不若余之专耳/当余之从师也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心中有足乐者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5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从借书、从师、衣食等讲述了作者年少时求学的艰难经历。B作者采用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劝勉马生更加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C文中描写作者向“先达”求教的场面,语言夸张,暗讽当时读书人热衷功名。D第段画线句子是疑问句,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同时起到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的作用。16 . 作者多次将自己与“太学生”进行对比,请任意找出两组,并简析其作用。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五、诗歌鉴赏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8 . 请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19 .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颔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颈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六、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选自明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注释:(1)夕岚:傍晚山里的雾气。(2)石篑:即陶望龄,袁宏道的朋友。(3)夕舂:夕阳。20 .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今 岁 春 雪 甚 盛 梅 花 为 寒 所 勒 与 杏 桃 相 次 开 发21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与杏桃相次开发 (2)石篑数为余言(3)竟不忍去湖上 (4)止午、未、申三时22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尤为奇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B艳冶极矣 感极而悲者矣C皆在朝日始出 环滁皆山也D始极其浓媚 始一反焉2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24 .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借西湖美景,表达的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B友人邀请作者去赏梅,作者因迷恋着湖上的桃花,舍不得离开,所以没去。C“歌吹为风,粉汗为雨”指西湖那时有许多乐师为游人演奏助兴,有许多游赏的女子。D西湖最妩媚动人的景色只有在红日始出时。七、语言表达25 . 下面是2019年5月8日实验中学李老师和学生的一段对话,请根据对话内容,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内容清楚,格式正确,正文内容(含标点)不超过45字。李老师:王艳同学,学校把“端午诗会”活动安排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开始,你们节目组准备好了吗?王艳: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计划明天下午再最后彩排一次。李老师:那场地布置得怎么样了?王艳:已经布置好了。 就是学校报告厅有点小,要安排初三两个班级的同学自己带凳子。李老师:星期五下午初三学生要完成中考志愿网上填报工作,所以这次活动他们不参加了。王艳:那就没问题了。李老师:好的。 请你今天以学校团委名义写个通知吧,让初一、初二师生准时参加活动。八、名著阅读26 . 名著阅读。(1)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水浒传,请你帮杨志的扮演者出谋划策。你认为演好杨志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哪两个特点?(2)中国有句俗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请结合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谈谈你对“少不读水浒”这句话的理解。九、综合性学习27 .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1)选插图识相貌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的“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的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图一:图二:(2)析题词导人生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文学社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的,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叫读书人。曹文轩接受文学社记者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见下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十、作文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手机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却也能导致人与人的隔膜;电脑快捷了人们的工作,却也能分散人们宝贵的精力;小组合作改善了学习方式,却也能加剧两极分化请以“因而改变”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课外阅读1、七、语言表达1、八、名著阅读1、九、综合性学习1、十、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