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151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七上滕州期末) 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一场战役时,记下了以下几个重要地点“黎阳”“白马津”“延津”“乌巢”,他研究的是(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长平之战D . 巨鹿之战2. (2分) 下列图示大致准确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7庆云模拟)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 . 巨鹿之战B . 官渡之战C . 淝水之乱D . 赤壁之战4. (2分) (2016七上石嘴山期末) 不属于“桃园三结义”人物是( )A . 刘备B . 关羽C . 张飞D . 周瑜5. (2分) (2015七上昭阳期末)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 . 巨鹿之战B . 城濮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6. (2分) (2016七上蒙阴期末) 阅读如图,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 )A . 曹操洛阳B . 刘邦成都C . 孙权建业D . 曹丕洛阳7. (2分) 下列前后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官渡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江南的开发奠定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A . B . C . D . 8. (2分) (2016七上南阳期末) 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 西周分封制B . 春秋诸侯争霸C . 战国诸侯争霸D . 三国鼎立9. (2分)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 . B . C . D . 10. (2分) 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 A . 赏罚分明,突出法制B . 为国捐躯,忠心耿耿C . 生活腐化,挥霍一空D . 为官清廉,严于律己11. (2分) (2018七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 . 蜀、东晋B . 东汉、南宋C . 蜀、唐D . 蜀、隋12. (2分) (2019七上汉滨期末)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208年,赤壁之战B . 220年,曹丕称帝C . 221年,刘备称帝D . 229年,孙权称帝13. (2分) (2018七上金坛月考) 下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 A . 魏、吴、蜀B . 魏、蜀、吴C . 吴、蜀、魏D . 蜀、吴、魏14. (2分) (2019潮南模拟)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一句歌词道尽三国纷争,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八王之乱D . 淝水之战15. (2分) “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襄阳的隆中,下列与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 袁绍B . 诸葛亮C . 孙权D . 曹操16. (2分) (2018七上莆田月考) 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吴国最发达的是( ) A . 纺织业B . 造船业C . 制瓷业D . 农业17. (2分)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三顾茅庐D . 七擒孟获18. (2分) 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A . 魏B . 蜀C . 吴D . 西晋19. (2分) 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 A . 公元3世纪初期B . 公元3世纪20年代C . 公元2世纪初期D . 公元2世纪20年代20. (2分) (2016七上吴中期末)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展开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绍军队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场决战是( )A . 桂陵之战B . 赤壁之战C . 官渡之战D . 巨鹿之战21. (2分) (2016九下东台月考)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 . 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B . 科技取得显著进步C . 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D . 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22. (2分) (2019七上成武期末)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称( ) A . 夷洲B . 流求C . 琉球D . 小琉球23. (2分) 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是在( ) A .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B .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C .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D . 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24. (2分) 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对时间概念的把握,请问公元280年是( )世纪( )年代。A . 二世纪八十年代B . 三世纪八十年代C . 三世纪九十年代D . 二世纪九十年代25. (2分) 东汉末年的各路军阀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的是( )A . 刘备B . 袁绍C . 曹操D . 孙权26. (2分) 官渡之战的性质是( ) A . 军事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B . 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C . 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D . 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27. (2分) 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A . B . C . D . 28. (2分) (2018七上阜宁期末) 南京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B .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C . 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在此建都D . 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29. (2分)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 A . 曹操建立了魏国B . 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C . 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D . 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30. (2分)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 . 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C . 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D . 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军失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83分)31. (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占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南阳武侯祠联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请回答:(1) 写出与材料一对联中涉及到的我们学习的典故(或成语)及战役各一例。 (2) 两则材料都与哪位人物有关?如何评价此人? (3) 在材料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 请你用一句成语来概括他的高尚品质吗?(或写了一句与他相关的诗句) 32. (13分) 阅读下列材料: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请回答:(1) “然操遂能克绍”是指什么战役?(2) 从文中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这个谋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3) 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历史上把这一故事叫什么?33.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 上面词句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 词中“周郎”是谁?“三国周郎赤壁”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3) 上述词句体现了作品怎样的风格?34. (15分) (2018七上莆田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 材料中的“三国”指的是什么?分别是谁建立的? (2) 材料中涉及了古代哪一次重要的战役? (3) 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5. (20分) (2018七上防城港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字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吗,光宅中原。”清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ABC分别代表的政权名称。 (2) 根据材料二,江南出现了什么局面? (3) 根据材料三,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83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