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1024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标志是( )A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 巴黎公社的成立C . 十月革命的胜利D .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 (2分)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俄国二月革命B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 . 苏联成立D . 五月流血周3. (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斯大林模式C . 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D . 新经济政策4. (2分)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直接促成这一飞跃的是( ) A . 新经济政策B . 斯大林模式C . 赫鲁晓夫改革D . 实行多党制5. (2分)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 )A . 实施新经济政策B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 推行玉米种植运动D . 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6. (2分)下面是“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统计图”,图中进出口额变化说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是( )A . 范围广B . 失业率高C . 社会矛盾尖锐D . 破坏性大7. (2分)“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 A . 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B . 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C .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 . 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8. (2分)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 . 马歇尔计划B . 杜鲁门主义C . 绥靖政策D . “冷战”政策9. (2分)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A . 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B .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 .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D .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最先发出“冷战”信号10. (2分)与下面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吻合的组织是( )A . 世界贸易组织B . 欧洲联盟C . 亚太经合组织D . 上海合作组织11. (2分)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是( ) 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国际联盟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A . B . C . D . 12. (2分)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A . AB . BC . CD . D13. (2分)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 A . 诺曼底登陆B . 不列颠之战C . 凡尔登战役D . 敦刻尔克撤退14. (2分)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说明( )A .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B . 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有优越性C . 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D . 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5. (2分)“(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这是1951年签署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中的内容,其核心思想是 ( )A . 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B . 以欧洲的联合对抗美苏的威胁C . 以经济政治联合代替对抗D . 以欧洲的合作提高国际地位16. (2分)20世纪30年代初,影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有( )经济危机 法西斯势力 中国抗战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 . B . C . D . 17. (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化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 .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导火索B . 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C .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D .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8. (2分)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A . 美国经济滞胀B .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 . 苏联的威胁D . 第三世界的崛起19. (2分)下表的内容与社会主义运动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实结论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失败A . B . C . D . 20. (2分)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 . 沙皇俄国B . 苏维埃俄国C . 苏联D . 俄罗斯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5分)21. (15分)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 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辨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 是最终将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联。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走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 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承认,如果不容争辨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 的法律义务。 请回答: (1)概括指出在美国是否参加者国联的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 (3)参议员们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 22. (25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两大主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上曾经有通过殖民主义掠夺来实现工业化的先例,有通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实现现代化的失败尝试,但这种工业化、现代化之路都不是中国要走的路,也都不是能够真正给世界带来福祉的正确选择。在今天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中,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同时也告诉世人,这是世界各国都应该走而且也是可以走通的正确道路。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人民日报: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的和平发展(1)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写两个“通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实现现代化的失败尝试”的国家名称。(2)“今天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什么?(3)材料中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最早源自新中国的哪一外交理论?(4)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决定成立的?(5)读完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世界和平?23. (15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仅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目的是要牢记这一惨痛的历史悲剧,不能让历史再重演,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及一系列国际法,以维护人类持久和平李克强请回答:(1)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苏联人民的哪次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下图,体现了抗战期间,重庆人民为抗战做出的什么重大贡献? (3)近日,有日本高官回应中国将举行抗战阅兵式,称:“中国与其徒劳无益地强调发生在70年前的事,不如与日本一起发展合作关系,直面当今国际社会问题。”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24. (20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6月的一天,23岁的美国人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后,他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材料二: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行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材料三: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大国崛起解说词(1)依据材料指出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说明该政策“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斯大林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特点?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3)依据材料分析罗曼罗兰评价的是什么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体制包含哪些“消极的东西。 (4)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列宁到斯大林,一直在调整苏联(俄)的建设政策,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5分)21-1、21-2、21-3、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