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101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夸夸其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B春游途中,不少同学筋疲力尽,老师几番劝说,他们仍然不愿开小差。C王玲同学的基础固然不好,再加上生病请假,困难自然就更大了。D指挥员如果在战场上优柔寡断,那就会贻误战机,造成严重的损失。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B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D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二、字词书写3 . 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垂手可得鸡犬不宁不知所错肆无忌惮赅人听闻文质彬彬寄人篱下安份守己错字改为错字改为错字改为错字改为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沙漠奇遇俄伊罗索霍瓦茨基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血红,夕阳西沉,绽射出几束长长的余晖,和大地告别。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站在巨大无比的两座雕像脚边,他环顾四周的沙丘,隐隐地感到: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呢?他却无法确定。惶恐不安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心头。米哈伊尔那稍稍绷紧的瘦削身材比起被风吹得粗糙的褐色面庞来,要显得年轻些。脸上有一双疲倦的过于安详的眼睛。但这双眼睛一盯住两座雕像,立即变得神采奕奕、炯炯发光。米哈伊尔端详着巍巍耸峙的雕像,竭力回忆当时的情景。五年前,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米哈伊尔有机会参加沙漠考查队,实地考查将对他的论文有很大帮助。在前往沙漠古城遗址的途中,米哈伊尔和另外两名考查队员因掉队而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那男人雕像的身材比女人雕像略微高些。米哈伊尔清楚地记得,那两座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也看不清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一个窟窿。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以及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雕像的身材很不匀称,甚至令人感到诧异:躯干和胳膊很长,两条腿却又短又细。考查队员们争论不休,却终究不能确定这两座雕像属于哪一种文化、哪一个时代。米哈伊尔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乍一看见雕像的眼睛时的感受。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的向雕像走去,直至他的胸口撞到一座雕像的腿才停住。他感觉到他的大腿被什么东西灼了一下。他将一只手伸进口袋,不禁“哎呀”一声惊叫起来,他的黄铜烟盒滚烫滚烫的,仿佛在火上烤过一样。米哈伊尔定了定神,朝四周扫了一眼。一向对任何事物都不以为然的费多罗夫也承认,他在这儿“感到有点不太自在”。费多罗夫还偷偷干了一件考古工作最忌讳的事情。他从女人雕像的脚上敲下了一小块标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些雕像取材于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显然不同寻常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几天之后,一架飞机发现了迷路的考查队员。米哈伊尔他们立下了早日重返沙漠研究这些雕像的夙愿。可是不久,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费多罗夫在一次实验室爆炸事故中罹难。爆炸正是在他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发生的。一位实验室的助手断定,肇事的祸根就是那一小块物质。他说,那东西犹如一种活性极强的酶,能加速一些反应,延缓另一些反应。正由于这个原因,引起易燃物质猝然起火、爆炸。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他打算重新开始那些原先没有完成的研究。现在米哈伊尔正站在雕像面前。落日尚未全部从地平线上隐去。天地尽头,沙砾似乎正在熔化,形成一条奔腾的火龙。一阵风吹过,沙子簌簌作响。只有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比这沙漠更缺乏生气。整整五年,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矗立着,狂风泄怒于这些高大的障碍,从四面八方侵蚀它们。时光像沙子一样从它们身边流逝,带走人间的欢乐和痛苦。但米哈伊尔总感觉这儿发生了某些变化,却又说不出变化在哪里。为此,他既感到生气,又有些惶惑。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一张照片,那是五年前他在雕像前的留影。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不可能!不可能!米哈伊尔把目光从照片移向雕像,然后重又移回照片。照相机是不可能出差错的,莫非是他的眼睛看花了不成。他走近一些,又退后几步。不,眼睛并没有看花。照片上,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而眼前,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他两眼闪闪发光,被太阳晒成褐色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红晕。他所学过的知识在他记忆的屏幕上一一闪过。大象可以生存几十年,而某些种类的昆虫却只能活若干小时。老鼠把食物全部消化掉,至多不过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而蛇却要几个星期。某些细菌的细胞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生分裂,而许多高级组织的细胞却要好几天才能分裂一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对于动作迅速的蚂蚁来说,软体动物简直就是化石。两座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儿,但米哈伊尔已经领悟到这种静止不动只是一种假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我们这儿的一百年,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就是一瞬间。显然,他们的运动过程,是按照另外一种节律,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这个女人感到脚上疼痛,并开始对此作出反应,竟用了五年时间;那个男人则用了五年时间才向前跨了一步。米哈伊尔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问题。那男人拿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它的杀伤力强吗?要过多少年那男人才射击呢?怎样去和这些天外来客交往?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故乡,并向他们介绍地球?要知道,今天向他们提出问题,要过几十年才能为他们所理解;等他们对此作出答复,那又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何况,地球居民和天外来客要取得哪怕是最起码的相互了解,也必须提出许多问题,这样就需要几千年时间。而这些由祖先提出的问题,对后人会失去任何意义,他们又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又要几千年时间。米哈伊尔思潮澎湃,他知道他的忧虑是多余的。地球居民一定能找到与天外来客交往的办法。那些今天还办不到的事情,明天一定能够成为现实。沙漠尽头火红的地平线正渐渐暗淡下去,一堵墙垣似的火烧云已隐没在沙丘后面,唯有一长束橘红色的余晖告诉人们,太阳是在这儿被不可抗拒的时间送走的。4 . 阅读全文,说说第节“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什么。5 .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1)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2)他两眼闪闪发光,被太阳晒成褐色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红晕。6 . 结合小说语境,完成下面对话。7 . 简析第节在小说结构上所起的作用。8 . 小说最后再次描写了太阳余晖中的沙漠风光,有什么好处?9 . 从以下三个关键词中选择一个,结合小说内容写下你的阅读感受,200字左右。天外来客时间海底两万里阅读下文。和匆忙的人类世界相比,植物的生活显得风平浪静,但这仅仅是事情的表面。害虫贪婪的胃口让植物岌岌可危,为保护自己,植物会采取相庆的策略反击害虫。事实也是如此,植物并不是毫无招架能力的受害者,它们已经进化出强有力的防御能力生产特殊的防御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既可以充当“毒药”,也能警告同位危险即将到来。但是,所有这些防御措施都是有代价的,会消耗植物本来用于生长和修复的能量。为了保存体力,植物必须选择使用“化学武器”的方式和时机。为了避免浪费能量,植物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合成“化学武器”,而是当危险真正来临时才开始生产。一旦害虫咬噬植物的叶子,叶子便释放出化学挥发物传递警报,告知植物的其他部位和相邻的植物开始防御。很多物种和土壤里的真菌共生,真菌穿透植物根系的表层摄取碳元素,同时帮助植物获得其赖以生存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真菌通过长丝线般的菌丝将周边区域边成一片,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网络。有些植物就会利用这个地下网络相互联系,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发出警告。有些植物能够精心布置陷阱来引诱敌人。十字花科植物的分子中储存着无害的化合物硫代葡萄糖甙,与其体内的芥子苷酶阻隔着一层薄薄的细胞壁。当害虫咬破这层阻隔时,这两种物质就会混合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将害虫围住。就是这种反应使得十字花科植物有特殊的苦味和抗氧化性。只有在这些陷阱起作用时,植物才会动用资源来推动这种防御。当毛虫这类咬噬类害虫激活陷阱时,产生的破坏性后果会激发植物加速生产硫代葡萄粮甙。但是,类似蚜虫的吸食害虫通过针状口器吸食植物汁液时,就不会触发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就不会动用自身资源来制造武器。有些植物已经知道人相互交流的“密码”,并可以善加利用,来发送虚假情报。比如,蚜虫在遭到攻击时会释放出信息素-金合欢烯,警告附近的蚜虫危险来临,赶紧逃命。植物在遭到蚜虫攻击时也经常会释放出-金合欢烯,企图模仿警报吓跑它们。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金合欢烯都会起作用。大多数情况下,植物会匀速释放信息素为化学武器,但蚜虫已经适应,并不受此影响。然而,野生土豆能够更改这种模式,使其更有效果;它把信息素储存在叶面细小绒毛的末端。当蚜虫落到叶子上时,它的脚就会被带黏性的叶面粘住;蚜虫奋力挣扎,叶面绒毛末端就会遭到破坏,开始大量释放信息素。这样就巧妙地模仿了蚜虫有节奏的警报。在与害虫的恶战中,植物必须扩理伤口。植物产生的“绿叶挥发物”能起到抗生素的作用,保护植物受伤的组织不被细菌和真菌感染。这些挥发物就是刚修剪完草坪时我们闻到的“草香”。受伤的植物产生的创作性酸(也被称为“愈伤激素”)能够刺激细胞加速分裂以封闭作品,其作用相当于动物的血液在伤口凝结。这些反应都是在受到害虫攻击后几分钟内产生的,植物必须不断地分配自身资源来进行自我修复。11植物和昆虫世世代代进行着斗争,双方不断改变策略力图压倒对方。例如,昆虫体内已经开始进化出应对植物“化学武器”的解毒剂,它们能中和毒素,甚至能利用这些毒素;植物自然不甘示弱小,也不断创造出新武器。植物和昆虫的战争是一场军备竞赛;双方竭尽全力,力图保住自己的地盘。10 . 植物为保护自己反击害虫的策略有哪些?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11 . 文章第自然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12 .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11自然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用用。四、句子默写13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零落成泥碾作尘,_。(陆游卜算子咏梅)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薄_,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_。(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_五、课内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2)四时之景不同(_)(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15 .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6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琅琊山由明有晦、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B文章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泄进画幅,时而喧鸟鸣于纸上,始终围绕一个“醉”字着墨,看似散,实则散而不乱,散中有神。C作者反复强调“醉”“乐”二字,“醉”为表象,“乐”为实质,最后将两者统一,揭示了“与民同乐”的主旨D“蔚然而深秀”“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静的山与动的泉相映成趣,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答题。劝学(节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节选自荀子劝学神明:最高的智慧。圣心:圣人的思想。跬步:半步。良马。功:成功。锲:雕刻。镂:雕刻。黄泉:地下的泉水。八跪:八足。冥冥:形容深沉,此指专心致志。昭昭:显著。惛惛:义同“冥冥”。赫赫:巨大。17 . 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于此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舍:舍弃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躁:浮躁D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故:原因、缘故18 . 下列对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19 . 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专心致志,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20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七、名著阅读21 . (题文)走近名著骆驼祥子中作者_以祥子_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人扣。祥子来自农村,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了一个人。试概括祥子的性格特点先后有怎样的变化:_(先后各不少于三个关键词)八、综合性学习22 . 专题探究。请你为家乡的某种特产拟一则广告词,并说说你的创意。【我的广告词】【我的创意】九、命题作文23 . 作文。生命中常会面临告别,告别亲友,告别家乡,告别幼稚,告别一段生活你曾经告别什么?请以“那一次,我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课外阅读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命题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