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8090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C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2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过去,近视程度通常在21岁左右趋于稳定,也就是说,20岁出头人群的近视不会继续恶化。长时间近距离盯着屏幕会导致控制近视的基因在20岁之后仍处于活跃状态。自1997年智能手机问世以来,近视人数增加了35%,未来有可能增加50%。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年轻人近视人数呈上升趋势,眼科专家称之为“屏幕近视”。现在,无论是20多岁、30多岁还是40多岁的人,都会出现近视继续恶化的情况。ABCD3 . 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放眼望去,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在山头侵占一寸寸土地,若是再等几天,满山遍野就会成为它的国度。油菜花田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它是那么灿烂亮丽。试想,若是没有阳光,只是看着这片花海都有仰天接受阳光的冲动吧。它是那么繁茂,整个天空都为之丰盈;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似乎都失去了色彩。A文中加点的“在”是介词,“侵占”是动词,“满山遍野”是并列式短语。B“油菜花田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这个句子中“金黄的”是定语。C“若是再等几天,满山遍野就会成为它的国度。”这个句子是承接复句。D“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似乎都失去了色彩。”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4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实现中国梦,实现每个人的梦想,将不会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B近日,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防霾治霾依旧任重道远。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D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有不少出租车和私家车免费接送需要帮助的学生,这些车主乐此不疲,他们的暖心之举让我们感受道社会的温情。5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学校教育要求教师立德树人,以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教化人。归根结底,这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学校教有必须与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辈的家庭教育,才能联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A影响丰厚相得益彰B影响渊博相得益彰C决定丰厚相辅相成D决定渊博相辅相成6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 zh 魁梧w 顶礼膜拜 m 书声琅琅 lnB祈祷 q 蕈菌jn 扣人心弦xin 兵不解甲 jiC恣睢su 脱臼ji 泰然处之 ch 稍纵即逝 jD嘈杂 co 隘口 i 寥寥无几 lio 毋庸赘言 w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怠慢潮汐佁然自乐人情事故B辐射晦暗海枯石烂大彻大悟C蛮横诬蔑阳奉阳违风口浪尖D襁褓绌劣暴风骤雨怒不可遏8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D司马迁,东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苏小童的夏天,完成下列小题。苏小童的夏天姚 讲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 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 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 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 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 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 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 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 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 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甲】 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 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 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 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 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 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 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 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 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 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 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 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 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 年第 11 期,有改动)9 . 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那年夏天,苏小童没考上高中,进城随父亲_;当他发现了_的秘密后,对父亲心生怨恨,于是有了新的筹划:_。八月底,他实现了回老家读高中的愿望。10 .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简要分析父子俩的心理。(1)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_(2)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 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_11 . 文章划波浪线的甲乙两处文字联系起来看很有意味。同样是做买卖,思路也相似,却体 现出人物不同的行事方式与人格品质。请你仔细揣摩这两处文字,作简要评析。12 . 小说题目是“苏小童的夏天”,这个夏天对他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题文)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3 . (小题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14 . (小题2)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2)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15 . (小题3)文章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子鱼论战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隘阻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劲敌之人,隘而不列,天助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劲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注释)宋公:即宋襄公。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成列:排成战斗行列。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伤:再次伤害(受伤的人)。二毛:头发花白的人,指代老人。隘,险隘之地。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胡耇(gu):年纪很大的人。明耻教战:使士兵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授他们作战的技能。服:(对敌人)屈服。金鼓以声气:鸣金击鼓来振作士气。儳(chn):同“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神弗福也(2)再而衰(3)楚人未既济(4)公伤股17 .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B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C虽不能察/虽及胡耇D公将鼓之/请击之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若爱重伤,则如勿伤。19 . 甲文鲁国军队后发制人取得了胜利,乙文宋国军队要先发制人才能取胜,这是为什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0 . 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在思想性格上有什么不同?四、句子默写21 . 古诗文默写填空(1)无可奈何花落去,_。浣溪沙 (2)角声满天秋色里,_。雁门太守行(3)采菊东篱下, _。饮酒 (4)白头搔更短, _。春望(5)风休住, _。渔家傲(6)芳草长堤,_。采桑子(7)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8)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王绩在野望表达了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的句子:_,_五、语言表达22 . 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小段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本义和含义,句式不限。示例:风雨:昨夜一场风雨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人生本多风雨,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备选词语:果实、沉淀、灿烂六、作文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台湾作家张晓风在她的散文我喜欢中如是写: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充满愉悦。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形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以“我喜欢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语言表达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