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七:复杂液体压强与压力问题问题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33165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七:复杂液体压强与压力问题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七:复杂液体压强与压力问题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七:复杂液体压强与压力问题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强与浮力)常见题型精选专题七:复杂液体压强与压力问题 2018年2月8日于兰州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上右图所示,A、B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A点在水中,B点在酒精中,设A、B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比较PA和PB的关系是:PAPB水酒精解答一:因为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即对两个量筒的底部压力相等,而且两个量筒的底面积相等,所以两个量筒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在我们转换思维,从底部向上出发,设装水的量筒中A点到底部的距离为hA,装酒精的量筒中B点到底部的距离为hB,由题意可知,hAhB,根据Pgh可知,A点对量筒底部产生的压强为PA1,B点对量筒底部产生的压强为PB1,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故可得PA1PB1,我们再设水或者酒精对量筒底部产生的压强为P,而且我们已经得知水和酒精对量筒底部产生的压强是相等的,则得到关系式为:PAPPA1,PBPPB1,因为PA1PB1,所以可得PAPB此题要求我们换个逆向思维来解题,从上往下看不行的话,再从下往上看。反着推。这题若不反着推,是不可能求解出来的。第二种思路:我们来比较A点以下的水的质量和B点以下的酒精,因为二者的体积是相等的,所以明显的A点以下的水的质量大于B点以下的酒精的质量。又因为两个量筒中水的总质量和酒精的总质量是相等的,我们再来比较A点以上的水的质量和B点以上的酒精的质量,很明显,A点以上的水的质量是小于B点以上的酒精的质量的,质量大,重力也就大,根据PFS可知PAPBabhAB例2、如图所示,有两个底面积相同,容积和高度都不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A、B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这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关于两个容器的底部所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的比较中,判断正确的是:PAPB,FAFB解答:因为a、b两点受到的压强相等,而且a点上方液体的高度小于b点上方液体的高度,可以较容易地推导出:rArB,又因为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所以可以推知:a点下方的液体所产生的压强是大于b点下方的液体所产生的压强的。所以a点上下方的压强加在一起以后的总压强,是大于b点上下方的压强加在一起后的总压强的,即:PAPB,又因为FPS,而且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所以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导出:FAFB。例3、甲杯装水,乙杯装酒精,两杯底受压强相等,液体内A、B两点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试比较两点的压强大小。解:如图所示:甲杯中水的高度为h1,乙杯中酒精的高度为h2,A、B处在同一水平位置,高度为h,由题意可知水gh1酒gh2,设A点的压强为PA,B点的压强为PB,则满足:PA水ghPB酒gh(注意,这里是h,不是h1、h2),进一步推出:甲乙PAPB酒gh水gh(酒水)gh(1)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1)式的结果是小于0的,即:PAPB例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杯液体,甲杯内装有水,乙杯内装有酒精,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两杯液体内A、B两点距底部的距离hA1.6hB,A、B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已知r酒精0.8103kg/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PAPB,且PBPA1.2 r水ghBB、PAPB,且PBPA0.8 r水ghBC、PAPB,且PAPB0.4 r水ghBD、PAPB,且PAPB0.8 r水ghB解:因为底部的压强是相等的,根据p=gh可知,两烧杯中液面的总高度比恰好是二者的密度的反比。 h水:h酒精酒精:水=0。8:1,即h水=0。8h酒精.(1)题目已知, hA = 1。6hB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可得:pA=水g(h水hA).(3)pB= 酒精g(h酒精hB) .(4)将(1)和(2)分别代入(4)式,就可以比较AB两点的压强了到了此时,到底是(3)比(4),还是PBPA呢?根据ABCD这四个答案,还是先进行(3):(4),看一看,比值是大于1还是小于1,再来确定PA和PB哪个更大一些?经过计算,得出比值小于1的结论。再求PBPA,结果算得选项B正确。例5、(10东城一模)如图15所示,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A和B。若将甲、乙两物块分别放入A、B两种液体中(液体均没有溢出),甲在A液体中悬浮,乙在B液体中沉底,此时,A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B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压强的4倍,已知甲物块所受重力是乙物块所受浮力的2倍,甲物块的体积是乙物块体积的4倍,则没有放入甲、乙两物块前, A和B两种不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1:1_。AB 图15 B 分析:由题知,甲物块的体积是乙物块体积的4倍(V甲=4V乙),可由甲物块所受重力是乙物块所受浮力的2倍得出A、B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设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A、SB,由A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B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压强的4倍得出容器底面积的大小关系;再由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得出原来液体深度关系,最后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没有放入甲、乙两物块前,A和B两种不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这题不是难而是繁,一步想不到就不行,据统计,学生做此题的正确率为25%左右,而且,此题的计算量非常大,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程度的耐力。解:由题知,V甲=4V乙,-甲在A液体中悬浮,G浮=G排=G甲,G甲=G排甲=F浮甲=AV排甲g=AV甲g,乙在B液体中沉底,乙受到的浮力:F浮乙=BV排乙g=BV乙g,甲物块所受重力是乙物块所受浮力的2倍,G甲=2F浮乙,即:AV甲g=2BV乙g,-由得:A:B=1:2;-注:由得出这一步,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的来,没有谁一下子就能拿准A与B的关系,除非他是天才!所以做题还是要一步一步的摸!设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A、SB,放入甲物块,A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pA=AhgA(V甲/SA)g,放入乙物块,B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压强:pB=BhgB(V乙/SB)g,pA=4pB,A(V甲/SA)g=4B(V乙/SB)g,-由得:SA:SB=1:2;注:由得出:SA:SB=1:2这一步,也没有其它的解题技巧,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的来。没有谁能一下子就能拿准SA与SB的关系。教师也如此!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容器为柱形容器,v=Sh,原来液体深度:hA:hB=2:1;没有放入甲、乙两物块前,A和B两种不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pA/pB=AghA/BghB=1g2/(2g1)=1:1编排此题的教师真是费尽了心血,绕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线索,顺着这些线索一步一步的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例6、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酒精的容器,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容器甲底部受到的压强(等于)容器乙底部受到的压强,容器甲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容器乙底部受到的压力,容器甲对桌面的压强(小于)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容器甲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力。解:由题知,p=gh,将容器倒置后,液面深度不变,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即P甲=P乙;p=F/s,F=ps,倒置后底面积减小,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即F甲F乙酒精的质量不变,容器和酒精的总重不变,在水平面上,F=G,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即F甲=F乙;p=F/s,倒置后底面积减小,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大,即P甲P乙;故答案为:等于;大于;小于;等于例7、如图所示,两柱形容器内装有A、B两种体积相同的液体,A液体深度是B液体深度的2倍,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若将甲、乙两物块分别投入A、B两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且甲物块在A中悬浮,乙物块密度是甲物块的3倍,乙物块所受浮力等于甲物块重的一半。则这时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4Pb甲乙图6例8、如图6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甲为圆柱形,底面积为S1,容器乙下半部分为圆锥形,底面积为S1,上半部分为圆柱形,底面积为S2,S1:S2=2:1,甲、乙两容器的质量相等。如图6所示甲、乙两容器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块A和B,物块A放在容器甲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B放在容器乙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在水中静止时,物块A和B均未与容器底接触。(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放入物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B放入物块前,由于甲容器中的水多于乙容器,所以甲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C放入物块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之比为2:3D放入物块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之比为4:9例9、如图所示,两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A3SB,容器内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ApB若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投入A、B两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且甲物块在A中悬浮,乙物块在B中沉底,甲物块密度是乙物块的3倍,这时液体A、B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增加了pA、pB,已知pB2pA,那么,原容器内所装液体的高度之比hAhB_(难易度)例10、如图12所示的容器,上部横截面积S1,底部横截面积S2,容器上下两部分高分别为h1、h2,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有一个空心金属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系在容器底部,此时球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位置如图12,绳对球的拉力为F,如将细绳剪断,待空心金属球静止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少了_。(用题中字母表示)(难易度)AB 图15 B 例11、如图15所示,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A和B。若将甲、乙两物块分别放入A、B两种液体中(液体均没有溢出),甲在A液体中悬浮,乙在B液体中沉底,此时,A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B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压强的4倍,已知甲物块所受重力是乙物块所受浮力的2倍,甲物块的体积是乙物块体积的4倍,则没有放入甲、乙两物块前, A和B两种不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1:1_。(难易度)例12、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内装有A、B两种体积相同的液体,甲容器的底面积是乙容器底面积的一半,B刚好把乙容器下半部装满,乙容器开口部分的面积和底面积之比为2:3,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若将一重为G的小金属球投入到A液体中,金属球受到甲容器底的支持力为其重力的1/3,将此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将增大,设两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甲乙ABA、A、B液体的密度之比A:B2:1B、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大了3G/2C、甲、乙两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甲、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仍然相同D、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增大了G例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薄壁容器,其底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内分别盛有密度为1、2的两种液体现有A、B两个实心球,其体积分别为VA、VB,质量分别为mA、mB,密度分别为A、B将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当A、B两个球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甲、乙两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分别增加了F1、F2,压强分别增加了P1、P2甲、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增加了F3、F4,压强分别增加了P3、P4已知2mA5mB,4VA3VB,FA=FB,4S1=5S2,71=82,2h1=3h2则(C)AF1:F2=15:7,F3:F4=2:5Bp1:p2=4:5,p3:p4=2:1C如果1=0.8103kg/m3,那么A=2.0103kg/m3D如果2=4103kg/m3,那么B=1.6103kg/m3例1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上下两部分高度相同,容器壁厚度可忽略容器甲的底面积为S1,开口端面积为S2,容器乙的底面积为S2,开口端面积为S1,S1:S2=1:2在两容器中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再分别放入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块A和B物块A放在容器甲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B放在容器乙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A和B均未与容器底部接触,水也没有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A和B的密度之比为2:9B放入物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为2:9C放入物块后,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之比为2:9D放入物块后,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量之比为2:9例15、如图所示的容器,上部横截面积为S1,底部横截面积为S2,容器上下两部分高分别为h1、h2,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时静止,这时物体的下表面受到水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水gaB物体受到F与F的合力等于GC物体受到的F与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撤消压力F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少了S2F/S1例16、如图所示,容器下部横截面积为S2上部横截面积S1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G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体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3G/2)如图所示,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为上部横截面积的2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24N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体柱与容器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32)32N例17、在底面积相同甲、乙两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时呈悬浮状态,若将小球B放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时也呈悬浮状态,已知小球A、B体积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A两容器中不放小球时,甲容器底受液体压强大B小球A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C小球B在乙容器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D小球A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小球B在乙容器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相等hBhA乙甲例18、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杯液体,甲内液体密度为甲,乙内液体密度为乙。两容器中装有完全一样的小球,静止时如图所示,小球在甲中有五分之一露出液面。取出小球后,容器中A、B两点的压强相等,已知hA = 2hB,此时两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之差为 A、0.75甲ghB B、2甲ghB C、0.4甲ghBD、1.2甲ghB例18、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青找到一支平底试管,在试管中放少许细砂,如图所示,刻线A在平底上某一位置,小青将平底试管放在水中,试管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和试管相平处记下刻线B,如果在试管上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1,可以将试管提升到水面与刻线A相平如果将平底试管放到某种液体中,需要对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F2,才能使液面与刻线A相平,量出刻线A和B到试管底部的距离比hA:hB=2:3,则用F1、F2和水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3F1+F2)水/2F1水(设水的密度为水)早间使用祛疤修复因子啫喱,清洁疤痕处,均匀涂擦按摩3-5分钟,直至吸收晚间使用祛疤修复精华乳霜,清洁疤痕处,均匀涂擦按摩5-10分钟,直至吸收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涂抹完丽卡以后用温热毛巾热敷5分钟效果更佳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