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82830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说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2017山东威海)7.2(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3题。(6分)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地隐然而高。 卫君待子而为政B.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C.又尝自休于此邪? 学射于甘蝇。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A项中“而”,前者表示修辞,没有意义,后者表示承接关系;B项中“以”,前者是副词“来”,后者是介词“把”;C项中“于”,前者是介词“在”的意思,后者是动词“跟从”;D项中“之”都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答案】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不能随便(要做到一丝不苟)罢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课外文言文可以意译,但是重点的词语要翻译出来。如“于”是“对于”的意思,“苟”是“随便、苟且”的意思,“而已”是“罢了”的意思。1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孔子所持的观点,并运用此成语造一个句子。(2分)【答案】示例: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开车去兜风了。/选举结果结果公布了,苏同学得票数最高,名正言顺的成为学生会主席。【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词语的应用能力。从文中的总结句“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意思是: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可以断定这个成语是“名正言顺”;然后根据理解造一个句子,合理、通顺即可。【译文】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二、(2017江苏宿迁7.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姬,妇人也,不知相马。”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而社稷不血食,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客曰:“燕郭之法,有所谓桑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桑雍者,便辟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是能得之乎内,则大臣为之枉法于外矣。故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选自战国策赵策)【注】赵王:即赵孝成王。而若:或者。虚戾:废墟,形容田舍荒芜,人民灭绝。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便辟:亲近宠爱者。贼:害,此处指日月中黑暗的部分。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故至今不遣 太后即遣人随其往B.未得相马之工也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C.买马而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D.然而王之买马也 辍耕之垄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及用法。A.两个“遣”都是动词,派;B.动词,观察/副词,相互;C.形容词,好的,强健的/副词,擅长;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动词,去,到。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2分)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答案】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节奏划分。节奏划分口诀为: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本题中,根据上下文和这段话的内容,可以推出句子的意思是“可是,大王不等待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却把大权交给建信君”,“然而”是连词,承上启下,“而”是转折连词,据以上分析划分。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2分)(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3分)【答案】(1)这些都是能趁(乘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2)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者: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向长蛇爬行那样弯曲,隐隐约约,或隐或现。【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第(1)句中“乘”是“趁”的意思,“欲”是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想要的(东西)”。第(2)句中“西南”是名词做状语,解释为“向西南方向”,“斗”“蛇”都是名词活用做状语,解释为“像北斗一样”“像蛇一样”,与现代汉语不同。9.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么?【答案】告诫赵王在治理国家要选用贤臣,防止偏信亲近的人以致误国(不仅要防备自己憎恶的人,更要方别自己亲近的人。)【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首先要结合注释读懂二人的对话,二人的对话的意思是:无论是谁去相马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不让纪姬去,而让建信君去呢?结合第二段的议论句“故日月晖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 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的人,可祸患往往却发生在自己溺爱的人身上)来来理解用意,是在劝说赵王不能偏听偏信,要防备自己宠信的人。【参考译文】有游说之士拜见赵孝成王说:“我听说大王要派人去买马,有这回事吗?”赵王回答:“有这回事。”说客问:“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派人去买呢?”赵王说:“没有找到会相马的人。”说客就问:“大王为什么不派建信君去呢?”赵王答道:“建信君要处理国家大事,何况他又不懂相马的事。”说客又问:“大王为何不派纪姬去呢?”赵王回答:“纪姬是个女人,不懂得相马。”说士继续问道:“如果买来了马匹而且特别强健,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赵王回答:“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又问:“那么买来了不强健的马匹,又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危害呢?”赵王答道:“对国家没有什么危害。”说士说:“既然买的马好或者不好,都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或危害。大王您买马却一定要等待一个会相马的人。现在大王治理国家的措施不当,国家衰败、几成废墟,甚至不能祭祀,可是大王不等待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却把大权交给建信君,这是为什么?”赵王无言以对。说客继续说道:“郭偃之法有所谓柔痈的说法,大王您知道吗?”赵王说:“我没听说过。”说客说:“所谓柔痈,是指您左右受宠幸的亲近之臣以及您的夫人、优者和美女等等。这些人都是趁你酒酣耳热之际向您提出自己非分要求的人。这些人的欲望如果能在宫中得到满足,那么大臣就能在外面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了。所以说,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亮了世界,可它们内部仍然有黑点。人们十分谨慎地防备自己憎恶的人,可祸患往往却发生在自己溺爱的人身上。”三、(2017吉林)(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砖(节选)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选自天工开物)【注释】埏(shn)泥:揉和粘土。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错:交错,错杂。趾:脚。戛:刮平,削平。10. “人逐数牛错趾”句中“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答案】驱赶(赶)【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课外文言文词语解释一定要联系课内文言文词语,如,本词可以联系“夸父逐日”的“逐”是“追赶”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句意,可以解释为“驱赶”的意思。11. 上好的粘土有什么特点?(2分)【答案】示例:土粘但不分散,粉细但不含沙粒。或 “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题目要求解答“上好的粘土的特点”是什么。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找出有关的语句,如“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句子,然后,找出关键词语加以概括,如,“粘而不散,粉而不沙”即可。12. 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2分)【答案】示例:用水闰土,踏成稠泥,将稠泥填满木框,用铁线弓刮平。【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题目要求解答“概括造砖坯的过程”。也就是造砖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制成成品的过程。答题时,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如“汲水滋土”“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找出关键词语进行概括即可。【参考译文】凡是用泥造砖,也要挖取地下的黏土,对泥土的成色加以鉴别,黏土一般有蓝、白、红、黄几种土色(福建和广东多红泥,江苏和浙江较多一种名叫“善泥”的蓝色土),以黏而不散,土质细而没有沙的最为适宜。先要浇水用于浸润泥土,再赶几头牛去践踏,踩成稠泥。然后把稠泥填满木模子,用铁线弓削平表面,脱下模子就成砖坯了。四、(2017浙江温州)与致虚妹丈明高尔俨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彻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也。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注释】被:遮盖。骀(di)荡:这里指书法舒放畅达。已:句末语气词。12.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6分) (1)【数】A.吹洞萧数阕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2)【及】A.不能及也 B.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就】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B.此人可就见(隆中对)【答案】(1)A.几 B.屡次 (2)A.比得上 B.到了“的时候。(3)A.完成 B.接近,趋向【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目前中考文言诗文也都考查课外选文,但所涉及字词语句理解的题,一般都会是课内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可以由课文回顾课内,以帮助理解,本题干脆直接以课内外进行比较,更能引起我们的对比思考。(1)中“数”在文言文中常用两个意思,B项中是“屡次”的意思,A项则可能为“几”,按照这个意思去疏通整句验证无误;(2)中“及”在B项中是“到了-的时候”的意思,其在A项中则是比得上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比不上昨天写的那幅了”;(3)中B项“就”是“接近,趋向”的意思,A项中“就”是“完成”的意思。1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答案】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揺。【解析】文言句子断句主要是意义停顿,所以我们可以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意思划分停顿。该句的意思是“再加上松树、竹子的影子相互交错叠加,翠绿的树影落在脸上,明亮的月光落入酒杯之中,随着杯中酒动酒杯中的影子也摇动不已。”根据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自然可以把停顿划分出来了。14.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参考示例,给“婉妙”作批注。(3分)【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纟”旁,和丝线有关。“绝”义为“断绝”,“绕”义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清和婉妙: 【答案】“婉”和“妙”都是“女”旁,让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婉”义为“婉转”,“妙” 义为“美妙”,“婉妙”二字,写出箫音柔美悠扬、悦耳动听,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愉悦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能力,可以结合示例从偏旁和字义的角度入手,借以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词语在句中的作用。15.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骆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4分)【答案】示例1:我感受到自然之趣。夜晚碧空如洗,通透如玉。月光之下,松影、竹影翠色拂面,饺洁的月光直落酒中,干净明亮,杯中月影摇曳生姿。读来趣味盎然。示例2:我感受到艺术之趣。“昨宵”月色空明,松竹摇曳,自然之景触发作者创作的灵感,酒酣之际,兴会神到,虽笔墨纷乱,但浑然天成。作者在自然之景中直抵自然之境“今晨”握笔仿效,却再难企及看似无意,却启示自然意趣是艺术创作的真意。【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赏析能力。所谓文中之“趣”,我们可以理解成文中表现出来的内容,如作者描绘的昨夜场景,优美自然环境中众人吟诗、吹箫、书法,则充满艺术之趣和自然之趣。结合文章内容对所描绘场景进行赏析即可。五、(2017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留以为梁( )乃尽湿之( )【答案】 (1)作为、做成 (2)全、都【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第(1)题中的“为”是“作为”“做成”的意思;第(2)句中的“尽”解释为“全,都”。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答案】C(4分) 不同的答案分是不同的,这是上海的特色,比较科学,所以做解析时就没删除分数。 B(1分) D(1分)【解析】本题考查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一般是先对文言词语逐个用现代汉语注释,然后连词成句。如遇到特殊句式,还需要补出省略成分,调换语序。这句话中要注意“病”的翻译,“嫌弃”,“木一也”是判断句,翻译为木料是同一根。所以C项最恰当。13.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第一件: 。第二件: 。 【答案】 事物都自有它合适的用途 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可以得出事物都各有它合适的用途。从“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可以得出做事情要把握适度,掌握好分寸。 【参考译文】有人送来一根木头,家僮说:“留下可以当做房梁。”我说:“木头太小,不能做房梁。”家僮说:“可以做栋。”我说:“木头太大,不宜做栋。”家僮笑着说:“同一根木头,一会儿嫌它大,一会儿又嫌它小。”我说:“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言语也看什么情况讲妥当,岂只木材呢!”有一天家僮又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热得烘人,我说:“炭太多了。”他把炭都用水浇灭了,只留下三两个火星,欲灭不灭。我说:“炭太少了。”家僮抱怨说:“同一个火炉,既嫌炭多,又嫌火小。”我说:“小子听着,事情各有所适合的,事物各有其定量的,岂只火是这样!”六、(2017)七、(2017)八、(2017)九、(2017)十、(2017)十一、(2017)十二、(2017)十三、(2017)十四、(2017)十五、(2017)十六、(2017)十七、(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