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228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I)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53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c d_开放。 (2)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chng wng_。 (3)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d ch d w!_(4)这样看来,花香鸟语,co zhng yng fi_,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 (10分)古诗名句默写。 诵读经典诗歌,可以怡情悦心。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_”让我们感受到超然物外的性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_”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_”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_,谁家新燕啄春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留恋;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_,_”让我们感受到人生跋涉、进取的艰难;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让我们感受到送别者的柔情;读古诗:“_,_。”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今人赞叹不已。B . 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C . “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D .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4. (1分)根据文章的思路,排列下面的句子的顺序。深情地回忆莫泊桑的文学生涯,对其文学天才予以热情礼赞。充分肯定莫泊桑的光荣所在,预言并强调莫泊桑将与其作品一样获得永生。抒发对死者炽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奠定了演讲的感情基调。精辟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对其文学创作给予崇高的评价。排列顺序为_。5. (21分)本学期同学们在“家国天下”主题学习中配合阅读了红岩一书。在阅读中,同学们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辅助加强了阅读学习。请结合你的阅读,完成下列任务。 (1)请阅读人物档案卡,将资料填写完整。 人物档案姓名(全名):_身份: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关押地点:_人物事迹:_人物精神:_(提示:人物精神应结合人物事迹。)(2)在红岩一书中,地下党围绕不同地点展开复杂斗争,请阅读思维导图表,将下表补充完整。 斗争地点长江兵工总厂修配厂重庆大学沙坪书店华蓥山根据地_渣滓洞代表人物_成瑶陈松林_齐晓轩余新江斗争方式团结工人恢复生产组织罢课学生代表伸张权益利用书店隐藏,建立联络组组织游击战秘密开会组织越狱欢庆新年狱中斗争组织越狱(3)阅读完红岩一书后,有同学观看了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请你结合本书具体内容谈谈对电影名字的理解,不少于50字。 (4)本学期同学们在“星辰大海”主题学习中配合阅读了海底两万里一书。请你阅读某同学的读书笔记,按要求回答问题。 请将读书笔记一中横线处按要求填写清楚。读书笔记一(文学常识)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国别)的作家_(人名),他是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变为现实,他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这部书描述了由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名称)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读书笔记二中整理的情节中有一个不属于海底两万里,请你将它挑出来_(只填序号)读书笔记二中其他的四个情节请你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好序:_(只填序号)读书笔记二(重要情节)A船长带领大家穿上潜水服,在海底森林里打猎。B海上发现一种种类不明的怪物,科学家猜测是独角鲸。C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仅剩一人幸存,独自漂流到了荒岛。D潜水艇被困在南极冰层之下,全体船员奋力凿冰,最终脱离危险。E潜水艇被卷入了北冰洋大漩涡,无人知晓最终的结局。请你根据读书笔记三中的描述,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人名。读书笔记三(重点人物)A他,性格温和,心地善良,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科学家,富有探究精神。他是_。B他,性情忧郁,知识渊博,遇事沉着冷静,对受压迫的人民和民族怀有深深的同情。他是_。C他,性格开朗幽默,遇事看得开,忠心耿耿,对分类学非常着迷。他是_。D他,性格直爽,遇事鲁莽急躁,虽然贪吃,但在关键时刻能显示出不凡的身手。他是_。6. (15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学海撷趣】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下列一段话中蕴含的物候规律。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 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选自当代作家吴功正阿里山纪行)我的解释: (2)【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的消息。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至少三点)(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袁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7.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孤独的老乡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没干吗呀。”“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我我在找人。”“找谁?”“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 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1)概括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情节主要事件开端小吴被“我”盘问。发展_高潮_结局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2)“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怀疑_认同(3)结合语境,赏析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4)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5)小说结尾有何妙处?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8. (25分)阅读背影选段,完成题目。背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1)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3)“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请你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给我的“皮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而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_。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9. (2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期:_去:_委:_顾: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待君久不至,已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4)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回答)? (5)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10.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解】为相:做宰相。镒:二十两。安:怎么。对:回答。治官:做官。事亲:侍奉亲人。馆:这里指家。去:送还。造:到去。就狱:接受处分。承承:谨慎小心。(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_友人惭,下车引之:_田子为相,三年归休:_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_(2)翻译下列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宜尔子孙承承兮。(3)【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乙】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1. (5分)题目:这是我没想到的提示:“这”,指社会生活。生活有多广阔,“这”就有多丰富。比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上的人和事、自然现象、科学探索等方面,都会在平凡的故事或者现象中蕴含着道理。请你以“这是我没想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内容具体,书写工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字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53分)1-1、1-2、1-3、1-4、2-1、3-1、4-1、5-1、5-2、5-3、5-4、6-1、6-2、6-3、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7-1、7-2、7-3、7-4、7-5、8-1、8-2、8-3、8-4、8-5、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