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2119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歌曲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由此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半坡居民B . 河姆渡人C . 北京人D . 元谋人2. (2分) (2019深圳模拟) 如图文物是在哪个遗址出土的?( ) A . 北京人遗址B . 山顶洞人遗址C . 半坡人遗址D . 河姆渡人遗址3. (2分) (2017七上河源月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A . 半坡人B . 北京人C . 元谋人D . 河姆渡人4. (2分) (2016潮阳模拟) “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 )A . 中华文明B . 埃及文明C . 印度文明D . 希腊文明5. (2分) (2016七上泰兴期中) 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 . 河姆渡原始居民B . 半坡原始居民C . 大汶口原始居民D . 山顶洞人6. (2分) (2016金平模拟) 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如图图片中,能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 (2017永州会考) 下列符合河姆渡人生活状况的是( )A . 在半地穴的房屋外欣赏黄河风景B . 在干栏式的房屋外欣赏长江风光C . 在半地穴的房子里煮大米饭D . 在干栏式的房子里熬小米粥8. (2分)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 . 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D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9. (2分) (2017七上松滋期中) 2016年6月1日,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烈山脚下隆重举行。举行此次拜祖大典,是因为黄帝和炎帝( ) A . 治水有功B . 建立了夏朝C . 实行了禅让制D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0. (2分)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他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替代( )A . 父子B . 母女C . 有德有才能的人D . 叔侄11. (2分) (2016七上遂宁期末) 初一同学王亮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后,认为夏、商、西周三代的衰亡留下的主要历史思考有(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 勤政方能治国 爱民才能安邦 夏、商、周的统治者多无建树A . B . C . D . 12. (2分) (2017七上滨海月考)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 A . 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B .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 . 部落之间出现激烈的战争D . 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13. (2分) (2016七上临河期中) 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采取管理国家的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宗法制14. (2分) 下图文物,正确的表述是( )A .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突出代表作品B . 该青铜器的名称是商代的四羊方尊C . 1939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D .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15. (2分) (2016七上腾冲期中) 如图是商周时期,我国出现在成都平原的一种著名的青铜文化它是( )A . 大汶口文化B . 龙山文化C . 三星堆文化D . 二里头文化16. (2分) (2017七上顺德月考) 201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建造的时代及其内部文字应该是( ) A . 商朝;金文B . 商朝;甲骨文C . 西周;金文D . 西周;甲骨文17. (2分) (2016七上简阳期中) 前不久,常州上演“烟雨春秋”水影秀,以水为台,以天作幕,展现了一个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场演出中,哪一历史人物不能出场( )A . 周武王B . 齐桓公C . 晋文公D . 楚庄王18. (2分) (2017东胜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 兴修水利B . 阶级变动C . 改革变法D . 铁器与牛耕19. (2分) (2016七上简阳期中) 战国时期是战乱纷争的时代,当时处在七雄中最南面的是( )A . 齐国B . 韩国C . 楚国D . 赵国20. (2分)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 适者生存B . 统一C . 弱肉强食D .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21. (2分) (2016七上宁陕期中)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面和最南面的分别是( )A . 齐、秦B . 秦、楚C . 齐、楚D . 秦、燕22. (2分) (2018七上惠安期中)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说出了某一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对这一水利工程有重大贡献的是( ) A . 大禹B . 黄帝C . 商鞅D . 李冰23. (2分) (2017九上惠民月考) 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都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B .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C . 奖励军功D . 奖励生产24. (2分) (2016七上延安期中)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 . B . C . D . 25. (2分)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的都江堰B . 都江堰位于嘉陵江流域,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C . “深淘滩,低作堰”是古人管理维修都江堰的经验总结D .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26. (20分) (2017七上漳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夏传子,家天下。三字经材料二:封建亲戚(亲属族人),以藩屏周(保护周朝)。左传材料三: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姓贵族,建立起许多诸候国,历史上称为“授民授疆土”。(下图)分封出去的诸侯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和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1) 材料一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是什么? (2) 材料二所述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实行的何种制度?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诸侯拥有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27. (20分)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某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材料一:商鞅变法中规定: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确立封建经济制度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回答“魏主”是谁,他把首都从平城迁往何处?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回答任意两点) (4) 请分别写出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重大作用。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