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课件2 (新版)湘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0820259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课件2 (新版)湘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课件2 (新版)湘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课件2 (新版)湘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3 2世界的地形 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 而地图是平面的 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标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情境导入 本节目标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识别山峰 山脊 山谷 判读坡的陡缓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认识等高线 等深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识别山峰 山脊 山谷 判读坡的陡缓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图上 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叫等高线 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叫等深线 明确概念 自主学习 直观 不准确 前景比例大 后景比例小 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 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 难以绘制等 观察 地形鸟瞰 思考 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 有什么不足 自主反馈 高低起伏不够直观 曲线太多 看起来费劲 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 海拔高低 面积大小非常清楚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 与鸟瞰图比较 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 有什么不足 自主反馈 读图 归纳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它的着色规律一般是怎样的 它有何优点和缺点 自主反馈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 高原 山地 白色表示冰雪 褐色表示高山 能 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高程表达不准确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略了 自主反馈 观察下图 说一说立体的地形是如何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 课堂探究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 坡度陡的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稀疏 课堂探究 山峰 等高线闭合 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课堂探究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课堂探究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课堂探究 陡崖 等高线重叠 课堂探究 鞍部 两山峰之间的比较平缓的部位 课堂探究 1 根据图2 49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 在图2 50上标注出其位置及名称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山顶 山脊 课堂探究 2 A点海拔是多少米 A 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 从A点和B点出发 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 哪条登山线路较陡 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150米 150米 900 1050米之间 从B点出发爬到山顶C较陡 课堂探究 4 在图2 50中设计不同陆高范围的颜色 并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相应的颜色 课堂探究 世界的地形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海拔和相对高度 五种地形类型 世界著名地形 学会看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本课小结 1 图甲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景观图 其最有可能与图乙中等高线地形图相对应的是 C 随堂检测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蓝色越深 则表示海洋深度 A 越浅B 不深不浅C 越深D 视具体情况而定 D 3 甲 乙 丙 丁四点 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 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是 A 高原B 山地C 盆地D 鞍部 A C 读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 随堂检测 5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所示的地形为 A 高原B 平原C 山地D 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