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原子结构》小结课件 沪科版选修3-5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0820102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原子结构》小结课件 沪科版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 《原子结构》小结课件 沪科版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物理 《原子结构》小结课件 沪科版选修3-5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物理课堂 原子结构小结 电子发现历程 1858年 普吕克尔发现玻璃壁上淡淡的荧光 1876年 戈德斯坦认为荧光是由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撞击引起的 阴极射线 发现阴极射线穿透薄铝片 认为只有光才能穿过实物 阴极射线微粒比原子还小 1897年 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 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这种粒子的比荷 电子 电子发现历程 认识到 原子是可以分割的 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1910年 密立根 油滴实验 精确测定电子的电荷和电子的质量 并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 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原子的结构模型 1898年 汤姆孙模型 原子是一个球体 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电子镶嵌其中 1903年 勒纳德 用高速电子束射到金属膜上 发现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 1909年 卢瑟福是 粒子散射实验 1 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 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2 少数 粒子 约占八千分之一 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 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 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 撞了回来 1911年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 原子核 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 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 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结构模型 利用 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 能确定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Q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氢原子光谱 原子的特征谱线 各种原子的各种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 说明原子只发出几种特定频率的光 不同原子的亮线位置不同 说明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 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所以可以利用原子的线状谱线和吸收谱线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优点是灵敏度高 1885年 巴耳末公式 波长不连续 分立的 经典理论的困难 经典物理学理论能应用于宏观物体 而不能解释原子世界的现象 玻尔的原子模型 三 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玻尔理论是一种半经典的理论 一方面引入了量子假设 另一方面有应用经典理论计算电子轨道半径和能量 练习 5 对玻尔理论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但对原子能量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B 对经典电磁理论中关于 做加速运动的电荷要辐射电磁波 的观点表示赞同C 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建立了原子发光频率与原子能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D 玻尔的两个公式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利用经典理论计算电子的轨道半径和能量 ACD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