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17376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19世纪上半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 . 法国B . 美国C . 荷兰D . 英国2. (2分)报业和出版业同为大众传媒,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 报业以刊载新闻为主;出版业以传播科学、文化为主报 业侧重于舆论监督、影响民众;出版业侧重于文化与知识的传载,以此教育民众出版业的历史比报业历史长报业的时效性比出版业的时效性强A . B . C . D . 3. (2分)“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 . 南京条约B . 马关条约C . 北京条约D . 辛丑条约4. (2分)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转折点”的理解合理的是(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使党的工作重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军事指挥权A . B . C . D . 5. (2分)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 .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B .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 .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6. (2分)在解放战争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 三大战役开始B . 渡江战役开始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 . 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7. (2分)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 注重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 .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 .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 . 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9. (2分)“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 )A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B .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C . 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D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 (2分)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 )辛亥革命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A . B . C . D . 11. (2分)下列活动属于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的是( )A . 加入世贸组织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 中美建交12. (2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 ) A . “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B . 平反冤假错案问题C . “两个凡是”问题D . “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13. (2分)从2008年从容应对金融风暴到2009年及时有效地抗击甲型HlN1流感,充分体现我国政府较强地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以下历史事件没有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 . 人民公社化运动C . “一国两制”的实施D . 实行对外开放14. (2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包括(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 B . C . D . 15. (2分)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君主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其中最为典型的国家与统治者是( )A . 法国路易十六B . 英国查理一世C .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D . 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16. (2分)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两者的共同点是( ) A . 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B . 都涉及了政治制度的革新C . 都取得了成功D . 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17. (2分)下列符合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情况的是:( )A . 重工业由外国资本家经营B . 市场经济繁荣C . 经济危机严重D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8. (2分)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英法对德宣战B . 苏美对德宣战C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 .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19. (2分)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从下图中我们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 . 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B . 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C .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缓解了中国战场的压力D . 中国是最早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20. (2分)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段话中“真正欧洲人的感觉”直接来自于( ) A . 欧共体的成立B . 欧盟成员国的增加C . 欧元的发行D . 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二、 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21. (2分)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2. (2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23. (2分)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4. (2分)1956年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严重失误,国民经济严重倒退,并未取得建设成就。( )25. (2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以便捞取战利品,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26. (2分)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克隆技术。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5分)27. (1分)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一个_国家。 28. (2分)_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9. (2分)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_,转战北,贺龙、彭德怀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四、 综合题 (共3题;共75分)30. (25分)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赴美留学生,他的个人经历映照了历史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说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精英”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代表,容闳则代表“草根”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于1848年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是最早接触、接受近代启蒙思想的中国人。材料二:曾国藩召容闳入幕,要他创办机器造枪厂。容闳在美国定制的机器1861年8月顺利运到上海,这批机器成为江南制造总局里最新式、最重要的母机。容闳还认为建立新式教育体制,是救国强国最重要的途径。材料三: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身在异国他乡的容闳一直坐卧不安,为祖国命运担忧。他提出中国行政机关应依西欧成规,重新组织建设。从1896到1898年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清政府提出种种兴国方案,逐渐成为维新派的核心人物之一。材料四:1911年,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久卧病床的容闳非常兴奋。他写信给国内友人,热烈欢呼推翻帝制的伟大胜利,还预见到袁世凯可能窃取革命成果摘自雷颐走向革命:以容闳为中心(1)哪场战争加快了材料一中的人们“睁眼看世界”的步伐?(2)材料二体现出容闳参与了哪一近代化探索运动?针对“建立新式教育体制”的思考,政府后来兴办了哪所新式学堂?(3)材料三中容闳认为,中国哪一领域的变革迫在眉睫?他的兴国方案后来在哪一探索活动中被采用?这一探索结局如何?(4)材料四中容闳热烈欢呼哪场革命的胜利?他的预见后来是否成为事实?(5)从“温和改良”到“走向革命”,对于容闳个人或者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悟?31. (20分)借助历史时间轴,归纳史实,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结合下面的历史时间轴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间轴一:时间轴二:请回答:(1)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请按顺序分别写出与“时间轴一”上的四个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的名称。(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在时间轴上找出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和“回归”的时间,并指出“分离”和“回归”的原因。(3)“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近代国共关系的真实写照。请在时间轴上找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时期(写出起止年份),并说明这次合作的重要历史意义。(4)以史为鉴,振兴中华。以上史实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32.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材料二: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材料三: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材料四:“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全球通史材料五:“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2)材料二是哪一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体现?(3)结合材料三回答,十年间促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的重要方针举措是什么?(4)材料四中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哪一模式有关?(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怎样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出调整的?(6)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你有何感想?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21-1、22-1、23-1、24-1、25-1、26-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5分)27-1、28-1、29-1、四、 综合题 (共3题;共75分)30-1、30-2、30-3、30-4、30-5、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2-5、3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