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1328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 A . 170万年B . 80万年C . 70万20万年D . 18000年2. (2分)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A . 张骞出使西域B . 郑和下西洋C . 清军出兵雅克萨D . 玄奘印度取经3. (2分)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展开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绍军队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场决战是( )A . 桂陵之战B . 赤壁之战C . 官渡之战D . 巨鹿之战4. (2分)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 A . 制成“麻沸散”B . 写成伤寒杂病论C . 写成千金方D . 撰写成本草纲目5. (2分)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 ) A . 长江流域B . 黄河流域C . 淮河流域D . 黑龙江流域6. (2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这些信息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民族融合B . 在外交往C . 国家统一D . 经济发展7. (2分)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 . 曹操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 . 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C .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 . 孙权称王,国号吴8. (2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 . 西周B . 东周C . 秦朝D . 西汉9. (2分)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B . 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C . 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D . 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10. (2分)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 A . 东晋B . 辽国C . 西晋D . 西汉11. (2分)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 . 西周、春秋B . 春秋、战国C . 西周、东周D . 东周、战国12. (2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 提出“仁”的学说B . 提出“为政以德”C . 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D .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13. (2分)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设“一带一路”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 . 张骞B . 卫青C . 班超D . 霍去病14. (2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对秦汉时期时代特征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 . 繁荣开放的社会15. (2分)最早会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类是( ) A . 元谋人B . 半坡居民C . 北京人D . 河姆渡居民16. (2分)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朿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A . 黄帝B . 舜C . 禹D . 启17. (2分)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国20次。这说明(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 .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 . 天子依附于诸侯D . 周王室衰微18. (2分)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 . 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 .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 . 炎黄战胜了蚩尤19. (2分)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 A .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 . 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20. (2分)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铁农具的应用B . 牛耕的推广C . 水利工程的修建D . 金属货币的流通21. (2分)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 A . 西周B . 秦朝C . 唐朝D . 清朝22. (2分)现代汉字很多都是( ) A . 象形字B . 会意字C . 指事字D . 形声字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56分)23.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性之恶,其善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则乱。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摘编自荀子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三:国家有两种实力,一种是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硬实力”,另一种是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软实力”。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软实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对儒家思想的宣传,党的领导人宣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李光耀把儒家思想看做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并积极地向世界的其他地方宣扬儒家思想的价值观。整理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的观点,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软实力”的认识。24. (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7年,北征乌桓,曹操在胜利班师途中,写了龟虽寿一诗。诗中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该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在此之前他取得了哪次重大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他有什么重大意义?(3)为了实现诗中的“雄心壮志”他主动发起了哪次战役?最终结果如何?25.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他所继承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社会现实。要讲到正面的现实,首先表现为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家讲坛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秋六百石,员十三人。汉书百官公卿表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五:见下图材料六:征发匈奴开通西域的过程之中,他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把汉家和亚洲以外的地区连接起来,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走向了世界。百家讲坛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1)汉武帝即位之前的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三,四,五分别反映或见证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意外的收获”是指什么? 26. (10分)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民族;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世界著名的长城。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的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互相渗透,取长补短。材料三: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摘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1)材料一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台所学知识写出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这一重大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27. (14分)阅读材料后回答: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自论语材料二:“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摘自唐朝诗人章碣的焚书坑材料三: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1)材料一中的内容你知道是谁说的吗?他生活在哪个时期?根据材料一及平时所学,你认为此人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帮助?(2)材料二中焚书坑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3)材料三中提到的“汉武”是谁?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4)上述三则材料及问题都与哪家学派有关?其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56分)23-1、23-2、23-3、24-1、24-2、24-3、25-1、25-2、25-3、26-1、26-2、26-3、26-4、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