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9946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根据材料内容,画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是哪一项?我曾经踞起脚尖远望,结果远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我登上高处向人招手,胳膊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更加激昂,但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因此,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A勇于多方尝试,不断激发自我潜能B立定远大目标,确立人生未来方向C善用周遭资源,以收事半功倍之效D结交学习伙伴,获得他人指点帮助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经典文学著作应该细细咀嚼,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无疑是对经典的亵渎。B欧阳修所说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喜的邂逅啊!C近日,中央纪委机关报刊称,党员沉迷于宗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行动上与党分道扬镳,这样的党员,不应该再留在党内。D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3 . 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晕(hn) 发髻(j)吝啬(ln)澄清(chn)B栖息(x)莅临(l)屋檐(yn)仿膳(shn)C酝酿(ning)窠巢(k)瘫痪(tn)静谧(m)D高邈(mo)棱镜(lng)碣石(ji)应和(h)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很多国内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去掉“批评”)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大”改为“加剧”)5 .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6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闷热颤动头晕目眩骇人听闻B把玩耸立麻木不仁瘦骨嶙峋C篷乱峭壁拈轻怕重一丝不苟D纳罕精致小心翼翼精益求精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前不久,一场“跨时空协奏”上演:馆藏战国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博物馆,与馆藏唐代“天风海涛”古琴的山东省博物馆联动,利用低时延、高可靠的5G网络,用两部5G手机同时直播,使相隔千里的编钟与古琴共同演奏古乐曲,钟声、琴音几乎完美同步,身处异地的艺术家们仿佛同台演出同4G相比,5G传输速率提高了10至100倍,峰值速率达到10Gbps(吉比特每秒),时延由4G的20-90毫秒缩短到1毫秒,能够实现每平方公里100万移动通信设备的海量连接,是4G的500倍,而且可靠性高。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有望在多种场景下形成丰富的标志性应用,深刻改变人的生产生活。在北京2019世界5G大会的展览现场,远程驾驶、4K高清同步课堂、网联无人机等全新应用亮相,延伸着人们关于未来数字世界的想象空间。5G技术最终将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5G发展不是一项技术的单打独斗,它只有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才能发挥技术的“乘数效应,一起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孵化新的应用,催生新的业态。目前,我国拥有最完善的终端产业链与全球领先的5G技术,具备了建设全球最好5G的条件。但5G安全面临的挑战同样存在。随着新的服务模式、交付模式不断出现,网络和终端之间有可能产生更多的隐私泄露渠道,需从更加系统的层面来提供体系化的防御解决方案。“未来,很多商业场景都与5G相连接,安全将成为5G发展中一个亟须关注的重要课题,没有5G的安全,就很难有5G产业的健康发展。”材料二: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尝试用“云”来解决传统线下场景存在的难题。只要到云服务平台注册一个账号,企业和个人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IT资源和技术能力,既降低成本,又满足高效率的业务需求。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和技术能力的共享。在传统模式中,个人开发者和企业需要购买自己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还需要运营和维护。有了云计算,用户可以不用去关心机房建设、机器运行维护、数据库等IT资源建设,而可以结合自身需要,灵活地获得对应的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目前广泛应用在互联网、金融、零售、政务、医疗、教育、文旅、出行、工业、能源等各个行业。云服务可以按需提供弹性的IT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配IT资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障应用需求。比如,铁路12306系统就使用阿里云平台支撑春运等购票峰值的IT需求,保障系统在高峰期的稳定运行。专家表示,融合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这些技术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例如,物联网产生海量数据,5G用来传输和交换,而数据存储与计算需要云平台作为承载,人工智能也需要云平台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目前,云平台安全性已有相当保障,但仍面临挑战。数据泄露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安全问题。据相关安全机构统计,仅2019年上半年,全速范国内就发生、了3813起数据泄露事件,被公迁丝据为41亿条,其中8起安全事件就导致了32亿条的数据泄露。云服务商应该加快对云安全前沿技术和基础安全的研究,上云的企业也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推动自身安全架构的进化。7 . “材料一”的第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8 . “材料”的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9 . 从“材料二”第一段中可以看出云计算有什么特点?10 . “材料二”划线句子中的“据相关安全机构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11 . 读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对“5G”“云计算”等“高科技”有了哪些认识?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陶渊明与魏晋名士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我们发觉他可能会觉得魏晋名士虽然也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可能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大多都邑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人的视线之外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做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然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污浊官场中的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就要荒芜了。他天天自催。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于通俗,而在于热闹的轰动效应,而陶渊明恰恰不谋求轰动。民众还在乎动听的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多少放浪形骸、惊世骇俗的举动。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世俗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主流文人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尽管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到了陶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但比较零碎。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人们细细一读,发觉果真很好。于是,陶渊明也终于成了万众追捧的热门。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很多时候,大家总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在滚滚红尘中顶礼膜拜,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有了卓尔不凡的高远心怀,陶渊明才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远离世俗的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没有被自己保持住,却独独被陶渊明给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笃定执着,那么平静优雅。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大化”一种无从阻遇、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也是截然不同于自视甚高的魏晋名士的。(文/余秋雨,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12 . 读第段,请简要回答可以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的两个理由。13 . 读第段和第段,说说加点部分在文中的意思。(1)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2)(他们)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14 . 依据文章内容,说说陶渊明与魏晋名士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分别简要列举出4条。15 . 第段作者说:“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结合第段内容,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文)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选自葛洪西京杂记)16 . 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A(1) 睨之,久而不去(_)(2) 无他,但手熟尔(_)(3) 资给以书(_)(4) 遂成大学(_)17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18 . 下列各项中,对(甲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康肃公对卖油翁的态度由开始的“忿然”,到最后的“笑而遣之”,体现了他具有严于律己、和蔼可亲的性格特征。B文章在写法上详略得当,略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则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C作者借卖油翁对康肃公说的“无他,但手熟尔”,以及卖油翁对自己的评价“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在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19 . 出自(乙文)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从字面上来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_。20 . 通过(乙文)这个故事,你能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圯上敬履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乙 原谷谏父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 原谷:人名。捐:抛弃。谏:好言相劝。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21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有一老父,衣褐(2)顾谓良曰(3)笑而去(4)谷年十有五(5)是负义也(6)乃载祖归养2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良殊大惊,随目之。(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23 . 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4 .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句子默写25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夜雨寄北中,借助想象团聚之景表现当下的孤独凄凉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26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纳兰性德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注纳兰性德:皇帝侍卫,长期护驾在外。本词作于纳兰性德随康熙出游期间。(1)“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六、名著阅读27 . 为了补充更多的知识,你一定经常区图书室吧?面对众多的世界名著,许多同学不知从何下手,你能否为你的同学推荐一些好书呢?请填写以下这张推荐卡,好吗?好作品推荐卡作品名称:作者:国别:推荐原因:七、综合性学习28 . 综合性学习校团委会将要组织一次“保护母亲河”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时间30年前20年前10年前近年取水情况90%40%20%5%河道状况河水清澈,可洗澡洗衣水混,还可洗衣浇菜变混,尚可灌田,垃圾四处可见又浊又臭,垃圾堆放,苍蝇乱飞(1)请根据某志愿者出示的“母亲河”调查表的数据和说明作出结论。(2)为保护母亲河提出至少两点建议。八、作文29 . 按要求作文从那天开始,我明白了父母的唠叨是最动听的歌曲;从那天开始,我知道了朋友不只是一起玩耍的伙伴;从那天开始,我发现我已不满足于小小的空间而渴望飞翔同学们,生命的旅途中总有一天留在你我心里,深深的烙上了印记,永远无法抹去。请以“从那天开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写自己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