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956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喏喏。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掸土(dn)翘首(qio)横匾(bin)B嚼食(ju)雕塑(s)折叠(zh)C童谣(yo)蓦然(m)骑跨(ku)D塞进(si)钢盔(ku)凝视(nng)3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B人们在屋后的山坡上又种上了梨树、山楂树、橘子树、苹果树C五星红旗伴随“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D因为他在中国发展出色,英国王子为他颁发了英国商业大奖“年度企业家”奖。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B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C屋子里摆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记述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由孔子及其弟子辑录而成。C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主人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战士。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浩瀚(hn)磕绊(bn)厄运()汗流浃背(ji)B沮丧 (j)秀颀(q)锤炼 (lin)坦荡如砥(d)C衣钵 (b)诓骗(kung)甬道 (yng)篷首垢面(png)D思忖 (cn)静穆(m)褴褛 (l)如释重负(sh)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观莲拙政园周瘦鹃拙政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池水沦涟,正可作为莲花之家,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去,迎面就看到新叠的湖石,分列三面,傍石植树,点缀得楚楚可观,略有倪云林画意。进园又见奇峰几座,好象是案头大石供,这里原是明代侍郎王心一归田园遗址,有些峰石还是当年遗物。这东部是近年来所布置的,有土山密植苍松,浓翠欲滴;此外有亭有榭,有溪有桥,有广厅作品茗就餐之所。从曲径通到曲廊,在拱桥附近的水面上,先就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给我们尝鼎一脔;这是今春新种的,料知一二年后,就可蔓延开去了。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这一带有海棠春、玲珑馆、枇杷园诸胜,仲春有海棠可看,初夏有枇杷可赏,一步步渐入佳境。走过了那盖着乡绮亭的小丘,就到达远香堂,顾名思义,不由得想起那爱莲说中的名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八个字来,知道堂名就由此而得,而也就是给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了。远香堂面对着一座挺大的黄石假山,山下一泓池水,有锦鳞往来游泳,堂外三面通廊,堂后有宽广的平台,台下就是一大片莲塘,种着天竺种千叶莲花,这是两年以前好容易从昆山正仪镇引种过来的。原来正仪镇上有个顾围,是元代名士阿瑛“玉山佳处”的遗址,在东亭子旁,有一个莲池,池中全是千叶莲花,据说还是顾阿瑛手植的,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珍种犹存,年年开花不绝。拙政园莲塘中自从把原种藕秧种下以后,当年就开花,真是色香双绝,不同凡卉;第二年花花叶叶,更为繁盛,翠盖红裳,几乎把整个莲塘都遮满了。并蒂到处都是,并且一花中有四五芯,七八芯,以至十三个芯的,花瓣多至一千四百余瓣。只为负担太重了,花头往往低垂着,使人不易窥见花芯,因此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曾有“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之句,表示遗憾,其实我们只要走到水边,凑近去细看时,还是可以看到那捧心西子态的。今夏花和叶虽觉少了一些,而水面却暴露了出来,让我们欣赏那水中花影,仿佛姹娅欲笑哩。远香堂西邻的倚玉轩,与船舫形的香洲遥相对,而北面的斜坡上有一个荷风四面亭,三者位在三个角度上,恰恰形成鼎足之势,而三处都可观莲,因为都是面临莲塘的。香洲贴近水边,可以近观,倚玉轩隔一条花街,可以远观;而荷风四面亭翼然高处,可以俯观,好在莲花解意,婉娈可人,不论你走到哪一面,都可以让你尽情观赏的。穿过了曲桥,从假山上拾级而登,就见一座楼,叫做见山楼,凭北窗可以看山,凭南窗可以观莲,并且也可以远观远香堂后的千叶莲花了。走进别有洞天,就到了园的西部,沿着起伏的曲廊向西行进,就看到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厅,分作两半,一半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庭中旧时种有山茶十八株,而曼陀罗就是山茶的别号,因以为名。另一半是三十六鸳鸯馆,前临池沼,养着文羽鲜艳的鸳鸯,成双作对地在那里戏水,悠然自得。池中种着白莲,让鸳鸯拍浮其间,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画面;正如宋代欧阳修咏莲词所谓:“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真是相得益彰,而大可供人观赏,供人吟味的。向西出了三十六鸳鸯馆,向北走过一条小桥,就到了留听阁,窗户挂落,都是精雕细刻,剔透玲珑。我们细细体味阁名,原来是从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古诗句上得来的。这个阁坐落在西部尽头处,去莲塘不远,到了秋雨秋风的时节,坐在这里小憩一会,自可听到残荷上淅淅沥沥的雨声的。7 .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拙政园的?重点介绍了拙政园的哪几处景观?8 . 文中大量引用诗句,增添了莲景的风韵。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9 . 作者在文中说“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为什么这样说?10 . 作者对远香堂的莲花做了哪些方面的介绍?11 . 从观莲的角度看,作者介绍完留听阁便停笔不写是否有道理?为什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童话中的苦难毕淑敏各位小朋友中朋友,咱们今天谈谈关于苦难的问题,你们可有兴趣?有人一定会捂着耳朵说,不听不听说句心里话,我也怕谈这个难题。对我这也是一个大考验。咱们好像共同面对着一碗苦苦的药汤,要一口一口慢慢地喝下去,有时还得咂着嘴回味一番,更是苦上加苦。可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于某些重要的命题,回避不是一个好法子。所以,咱们就一块儿皱着眉咬着牙,坚持讨论下去吧。我之所以不称你们为“老朋友”,不是因为咱们相识的时间还短,是因为你们的年龄比较小。我原来总以为研究“苦难”这个大题目,要放在人比较成熟的时候起码要到男孩下巴上长出软软胡须,女孩身姿婀娜之后。可是,生活根本就不理会我们的安排,它我行我素,肆无忌惮。可以顷刻之间,就把严酷的灾难,比如山崩地裂,比如天灾人祸,比如父母离异,比如病魔降身莅临到无数人头上,毫不对儿童和少年稍存体恤之情。这就证明了一个铁一般冷酷的事实苦难的降临是不以人的善良意志为转移的。它就像空气一样,围绕着成人,也围绕着未成年人。对于注定要发生的风浪,单纯地依靠一厢情愿的堤坝,是无法躲避灾难的。更重要更有效的策略,是我们具备直面它的勇气,然后从容冷静坚定顽强地走过苦难,重建生活。有一句说得很滥的话“不要总是生活在童话中”。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是说童话虽然很美好,但现实生活中远不是那个样子。面对真实的生活的时候,我们要忘掉童话的气氛。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其实在那些最优秀的童话里,是充满了苦难和对于苦难的抗争的。比如说“灰姑娘”吧。她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母亲,父亲也并不关爱她。她在继母的冷漠和姐姐们的白眼下生活,没法读书,做着力所不及的杂役嗨!简直就是未成年人被家庭虐待的典型。再如:。我还可以举出许多。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童话并不遮盖苦难,它们比今天那些搞笑的故事,更多悲凉和灾难的警策。也许是因为童话多半有一个光明的结尾,好人得到神灵相助,就使人们忽略了那些惨淡的忧郁,以为童话总是祥云笼罩,这实在是一个大误会。小朋友和中朋友们,说句真心话,依我这些年跋山涉水走南闯北的经验,苦难就像感冒,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谁告诉你们世界永远是阳光灿烂,请记住他是一个骗子。苦难埋伏在我们前进的拐弯处,不知何时会突袭我们。怕,是没什么用的。我们不能取消灾难,各位能够做到的就是面对灾难不屈服。它会带给我们巨大的痛苦。亲人丧失、房屋倒塌、财产毁坏、学业中断、断臂失明、瘫痪失语、孤苦无依、诬陷迫害既然苦难不可避免,苦难之后,我们怎么办?我想答案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条路是我们可以终日啼哭,用泪水使太平洋的海拔高度上升。我们可以怨天尤人,愤问苍穹的不公和大自然的残忍。我们可以从此心地晦暗,再也不会欢笑和宽容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那结局是末日的黑色和冰冷。还有一条路是我们拭干眼泪,重新唤起生的勇气。我们更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争取用自己的存在让这颗星球更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那结局是火焰般的桔黄色,明媚温暖。苦难是一把双刃剑,当灾难降临时,选择走什么路非常重要。何去何从,千万三思而后行!如果说,何时我们遭遇苦难,是不受我们控制的,但苦难之后我们如何走出苦难,却是我们一定能掌握的。12 . 文章谈到了生活和童话中的两大类苦难,但为什么以“童话中的苦难”为题?13 . 选文第二段画线的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义是什么?14 . 联系上下文,运用你的积累,在第五段画线处续写一个例子。15 . 为什么说“苦难是一把双刃剑”?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丁肇中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6 . 请联系选文内容,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格物致知:17 . 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举自己的经验有什么作用?18 . 请简要分析第段是如何层层推进论述问题的?19 . 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具有格物致知精神?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1)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2)厓(y)山:朱末抗元的最后据点。(3)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4)扞(hn)保卫。(5)捄(ji)通“救”。(6)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兵马司:主管京师治安的机关。20 . 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_(2)富贵不能淫淫:_(3)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以:_(4)弘范义之义:_21 .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B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C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D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22 . 翻译下面的句子。(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23 . (乙)文中,文天祥哪些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孟子有关“大丈夫”的思想主张?请简要分析。四、句子默写24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_,后车戒。(刘向说苑)(2独学而无友,_。(语见礼记)(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白杨礼赞)(4)淫慢则不能励精,_。(诸葛亮诫子书)(5)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马说)(6)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浊酒一杯家万里,_。(_)渔家傲秋思)(8)陋室铭以主人“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5 .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26 . 赏析颔联中的“溅”“惊”两个字。六、综合性学习27 . 综合性学习。 你参加了班级举行的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题目。(1)(诗词科学)探究诗词中的科学,请选出蕴含气候受海拔高度(高下的差异)影响的诗句(_)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诗词大赛)八年级(2)班几位同学准备把写“秋”的古诗编辑成集,请你帮助他们积累两句含“秋”字的完整诗句。 _,_。 _,_。28 . 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 (1)(家国文 我传承)汉字, 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以“家”字为例,A为篆体,_为行体,_为楷体,_为隶体。(2)(家国事我探究) 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材料二: 2018年 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 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 ”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主要启示:_。七、作文29 . 作文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2、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