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0691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考试试卷(II )卷一、 基础运用 (共4题;共20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n wi guan zh_。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xi di_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mn hng_下去的!潭水映照雪山,真让入m xun shn m_啊。2.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B . 今年4月1日,在南京市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了“秋雪湖之春”书画家笔会。C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D . 我市推动医药产业链前延后伸,全力建设医、药、养、游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聚示范区。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敌人节节败退。B . 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C .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D . 他触目伤怀(触碰到自己的眼睛,心里不高兴),自然情不能自已。4.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 , _。(李白行路难)_ , _。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_ ,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_。(李清照武陵春)青春时期的杜甫,豪情万丈,傲视群雄,发出“_ , _”的感慨,江山尽在怀抱之中。(杜甫望岳)“国家公祭日”的设立,烈士精神已经注入国家的血脉,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_?_”所蕴含的爱国精神。(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国女排夺冠之路披荆斩棘,惊心动魄,巾帼英雄们让我们看到_ , _。(毛泽东沁园春雪)二、 阅读理解 (共7题;共108分)5. (10分)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 鲁提辖气愤愤地。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卖来。”鲁达道:“洒家要甚么!你也须认得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地哭,搅俺弟兄们吃酒。洒家 须不曾少了你酒钱!”“三人”除鲁达外,另两人是谁?鲁达冲冠一怒做了什么事情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2)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 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 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选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6. (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2016年4月4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国际安徒生奖”,实现华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曹文轩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等。2016年4月29日,著名现实主义作家陈忠实因病辞世。陈忠实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1997 年获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材料二】曹文轩、陈忠实肖像画(图一曹文轩)(图二陈忠实)【材料三】曹文轩访谈(节录):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的,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叫读书人。【材料四】纪念陈忠实的挽联: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绩赢得举世名。(1)结合材料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6年4月,中国文坛“一悲一喜”,令人感慨。B . 曹文轩和陈忠实都是著名作家,但他们面对的读者群是不相同的。C . 曹文轩获得了诺贝尔儿童文学奖,实现了中国儿童文学史上零的突破。D . 陈忠实的代表作获得教育部极大的肯定,入选大学生必读书目。(2)结合材料二,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两位作家身份特征的。 (3)结合材料三,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 (4)结合材料四,请指出这副挽联的特点。 7. (10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题。泊秦淮(唐杜牧) 渔歌子(唐张志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试分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用。(2)请分析两首古诗词所表达的不同主题。8. (22分)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吴广素爱人 _将军身被坚执锐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A . 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B . 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C . 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D . 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_的决心。9. (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酒的怀念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4)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5)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 (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怎样才算认识一朵花闫晗近两年,博物学突然火起来,连带着各色识图软件,不知道花的名字不要紧,手机拍下一张照片,上传至软件,立即就会出现其学名。发在朋友圈的风景图,也立即有善于做功课的人搜出图中花花草草的名字:紫花地丁、二月兰、紫叶李哪怕相像的樱花、桃花、杏花、梨花、李花、梅花,都会有技术替你分辨。时代在进步,技术带来诸多便利,知识的门槛降低了,无须查阅资料,只需要动动手指头便能轻易得到答案。可怎样才算真的认识一朵花呢?在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教授和他的艺术家妻子漫步在一条乡间小道上,当教授看见一朵不知名的可爱的花时,就问他的妻子这朵可爱的花的名称是什么。谁知他的话刚一出口,就遭到妻子的一顿斥责:知道这朵花的名称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一旦知道了它的名字之后,你就会心满意足,失去好奇心,再也不会去欣赏这朵花了。”知道名字就“心满意足”,浅尝辄止已经够用,这很节约时间,很“现代”。现在是个流行二手“知识胶囊”的时代,有人替你读书,替你思考,把简单粗暴的结果告诉你。读了某篇书评,你就以为了解了整本书;听了几分钟电影解析,就有了与人聊天的谈资;别人的观点很新奇,你就被投喂得心满意足。可是,你真的跟它们建立连接,拥有它们了吗?那些电影被剥离了配乐、光影的魔术,只留下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那些名著的细节、人物对白你看不到,只有别人的印象和评价,而缺乏自己感性的、直观的经验。人和植物一样,你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就算了解他了吗?哪怕是生活在周围的熟人,有些也不过是点头之交。他们的个性、喜好、热气腾腾的生活或是光鲜和苟且,我们都一无所知,有的只是相遇时无关紧要的一句寒暄。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同理,没有打过交道的人,算不得了解。那些写植物写得好的文章,大都掺杂着人生体验和领悟,作者与那些花草有一些私人的故事,关于童年、故乡、城市、风土人情,甚至友情和爱情。这样才算认识和了解它们,跟它们拥有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关系。写美食的文章也一样,通过一种食物,我们想看到的往往是爱、温暖、慰藉和自己的人生。大数据带给我们很多信息,众多人的爱好、品位在商家那里有了判断,你被大多数人代表和选择了。小学生都可以用大数据分析苏轼了,看上去很新潮。可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感受,个人的记忆博物馆是无法被平均、被量化的。就像你与那些植物的关联,你与身边一个又一个人交换过的能量、拥有的故事、经历过的陪伴一样,有无限的细节和微妙的感受,藏在某个地方。可能表达不出来,但是你知道,它们真实存在着,而且无比重要。(1)请结合文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对第六段中“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大数据时代你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11.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吗(方舟子)最近,卫生部终于让步,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这个决定也受到了众多质疑,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赞成禁用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长久以来已被妖魔化,人们对之本就疑虑重重,巴不得什么食品都是“纯天然”的,如果换一种食品添加剂做调查,结果估计也差不多。但是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不能听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的直觉,而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如果有科学证据表明面粉增白剂真的是有害无益,当然应该禁用,不用等到一年后。但是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刚磨出的面粉颜色发黄、粘性大、弹性差,用它做面点不仅不好看,还不好吃。因此传统上在供食用之前都要先把面粉储存几周到几个月让它自然“后熟”。面粉发黄是由于其中含有微量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在储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将类胡萝卜素氧化,面粉就逐渐变白了。同时氧气也促进了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但是长期储存不仅占地方,而且面粉容易发霉和滋生害虫、老鼠,并不卫生。使用增白剂和后熟剂能让面粉的后熟过程缩短为23天。面粉增白剂用得最多、成为众矢之的是过氧化苯甲酰。那么过氧化苯甲酰是否对人体有害呢?我们首先要看它是否有急性毒性。毒理学衡量物质的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标是半致死量,也就是能导致一半的实验动物死亡的用量。半致死量越高,毒性就越低,口服过氧化苯甲酰的毒性极低,对大鼠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5克,毒性比食盐还低(食盐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3.6克)。动物实验未发现过氧化苯甲酰对生殖、发育会有不良影响,也没有证据能表明它是致癌物,所以国际上没有将它列为致癌物。国内有专家称长期服用过氧化苯甲酰“会造成苯慢性中毒”,并没有科学文献能支持这种说法。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几乎全部(91%以上)变成了苯甲酸。苯甲酸的毒性要高一些,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1.7克。苯甲酸天然存在于某些食品(水果、奶制品、肉类)中,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作为防腐剂大量地用在食品中,使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碳酸饮料中含有苯甲酸200毫克/千克,喝一瓶500毫升的碳酸饮料摄入的苯甲酸的量相当于几斤使用过过氧化苯甲酰增白的面粉中苯甲酸的量。所以有专家从生成苯甲酸的角度反对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是没法令人信服的。还有专家从过氧化苯甲酰会破坏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E等维生素的角度反对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甚至说:“面粉是贫困地区人摄取微营养素的主要来源,而现在局面是孕妇一边吃着加有增白剂的馒头,一边还要服用叶酸。”其实面粉中这些能被氧化破坏掉的维生素的含量极低或难以被人体利用,本来就不具有营养价值。即使维生素保存最好的全麦面粉,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的含量分别只有每100克面粉含5微克、44微克、0.7毫克,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15毫克,都可以忽略不计(其中面粉中叶酸的量似乎不少,但天然叶酸不稳定,在储存、烹饪过程中会损失一半以上,剩下的又只有大约50%能被人体吸收)。因此过氧化苯甲酰在国际上被普遍作为食品增白剂使用,除了用于面粉,还用于奶酪的增白等。1997年开始欧盟禁用了面粉增白剂,但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建立)的最新标准仍把过氧化苯甲酰列为面粉增白剂,最高限量为75ppm。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它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不做限量。加拿大的限量则高达150ppm。中国的国家标准反而比较保守,限量为60ppm,实际上普遍超标使用,用量大约是100ppm,但也没超过加拿大的标准。现在则干脆要禁用,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12.29.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15毫克”中的“这些”指的是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等维生素。B .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的面粉增白剂的最高限量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C . 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将全部变成了苯甲酸,而苯甲酸无毒,使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D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过氧化苯甲酰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一定范围内不做限量。(2)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笔者主张: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不能仅仅看网上的调查结果,还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B . 传统上在供食面粉之前都要先把面粉储存几个月让它自然“后熟”,“后熟”的结果是既会变白,又会促进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C . 致死量是毒理学衡量物质的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标,这个指标越高,毒性就越低。D . 目前国内一些专家反对使用氧化苯甲酰,科学根据并不充分。(3)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缺乏科学依据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述。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题目:幸福,在陪伴中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4题;共20分)1-1、2-1、3-1、4-1、二、 阅读理解 (共7题;共108分)5-1、5-2、6-1、6-2、6-3、6-4、7-1、7-2、8-1、8-2、8-3、8-4、8-5、9-1、9-2、9-3、9-4、9-5、10-1、10-2、10-3、11-1、11-2、11-3、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