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0806658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缭草诉讼融汇贯通言简意赅B聆听颤粟禄禄无为矫揉造作C凑合取缔跌荡起伏中流抵柱D残骸风靡毕恭毕敬万恶不赦2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喜出望外,还絮絮叨叨起来。B在第四届矿博会上,临武通天玉作品蝶恋花流光溢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绿荫中。D“飞天苏仙”,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将给全市人民献上一声场惟妙惟肖的文化盛宴。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雨的四季的作者是刘湛秋写的。B每当花红果熟,这里正是鸟雀、野兽的乐园。C风儿掠过麦田的时候,恰似黄河的滚滚波涛上下起伏。D各地要将现代汉语词典纳入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4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ABCD5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著。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的许多史料。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C行楷字的笔画灵便、圆转、流动,笔画之间有牵连。它与楷书的不同之处是,笔画、偏旁部首的形态与大小可以变化。D古人说的“文房四宝”,“文房”指“书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种文具。“松、竹”经冬不凋,“梅”耐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6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绯红(fi)禁锢(g)始龀(chn)筋疲力尽(jn)B不逊(xn)滞留(zhu)溺死(n)抑扬顿挫(cu)C教诲(hu)轩榭(xi)畸形(j)杳无消息(yo)D诘责(ji)尴尬(g)丘壑(h)藏污纳垢(gu)二、字词书写7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这是ru zh ( )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2)霎时天昏地暗,shn bn d li( ),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3)渐近故乡时,天气又yn hu ( )了。(4)wn b sh ( )的狗,看你死后不下地狱。三、现代文阅读山一样的屋顶(李宣华)一场冰雹把山村老家的屋顶瓦片砸坏了不少。母亲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快,制止你爸,他要去屋顶修漏了!”老家木屋是两层的木瓦房,屋顶的外形很普通,与别人家的并没有两样,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山。在我心里,老屋的屋顶永远都像壮年时的父亲那样结实。我清晰地记得,建屋那年我只有九岁,屋顶木构落架,敏捷胆大的我,跟随矫健的父亲,从长长的木梯爬到屋顶帮工打下手。眨眼间,三十多个年头过去了,木屋如同过了保修期的车辆,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就在去年春,一根屋顶瓦梁凹陷,孱弱的父亲不顾母亲劝阻,执意爬上楼顶修补。父亲颤颤巍巍修补的那一个多小时,是母亲如今想起来依旧后怕的度秒如年的煎熬期。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一动不动,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待父亲修补完屋顶下了梯子,一向自诩身体比父亲好的母亲,忽然间身体一软,晕厥了过去。电话里我就感觉到了母亲潮湿的眼泪在往心里滴。我要父亲接电话,执拗的父亲在屋顶上不肯下来接电话。老家离城太远了,开快车也得两三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为生计都到外打拼去了,在家的都是些“留守老人”,所幸我大多留有电话。于是,一个接一个地耐心打电话,恨不得每个大叔大伯大婶都能立马放下手中活儿往我家赶。虽然各自都有同样的雹灾遭遇,但他们还是如我所愿,热心地到我家,劝解我那急性子的父亲。直至,我和我带的工人师傅赶回了村子里。对此,父亲根本不领情,还喋喋不休地嗔怪母亲给大家添乱。在他看来,屋顶是自己家的,就该由他这个一家之主自己来修补。生性脾气好的母亲,一边一个劲地给父亲赔笑,一边细声细气地还嘴:“还以为年轻,都不记得自己岁数,不记得自己生病才好了多长时间了。”我趁势劝慰两位老人,一起搬到城里居住。哪知,就这事,两个人又和先前一样,把心齐到了一起:“不成,木屋没人看管霉得快,我们不在家,以后你们回来都没个站脚的地方。”我知道父亲对这栋木瓦房的感情。两次被奶奶送到异乡做他人儿子的父亲,一心回村,白手起家,在住了几十年茅草房后,盖起这幢认为可以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温暖木屋。随后几年,他又放眼长长远远,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房子周边盖了三个木谷仓,平整出三块晒谷坪。一切的一切皆因为他在考虑,日后我们三兄弟成家后分家,能有所依靠,不会再像他当年和母亲结婚时那样,眼前空空,要什么没什么。欧洲有句谚语说,每对老父母都是我们潜在的屋顶,他们离去,我们就像被掀掉屋顶坐在废墟中。说得多在理啊,爱在屋顶,爱如屋顶。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就像山一样的屋顶,不会在父亲的面前动摇、崩塌。只是,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唯此,才能让我们子女不那么早尝到如坐废墟的苦楚。(选自智慧与思维2018年第2期,有删改)8 . 文章以修屋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处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制止修屋_执拗修屋_回忆盖屋_9 .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10 . 第段文字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11 . 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就像山一样的屋顶,不会在父亲的面前动摇、崩塌。12 . 本文的标题“山一样的屋顶”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阅读以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的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什么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他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很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的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节自老舍世间同堂)(注)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忍辱釜沉、生死存亡。13 . 读小说,梳理情节:听到上课声,_;面对学生,_;_,他一气跑回家中。14 . 读-自然段,简要说说祁瑞宣有哪些反常之处?15 .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划线句。16 . 请根据选文简析祁瑞宣这个人物形象。四、句子默写17 . 古诗文默写。(1)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风声一何盛,_!(刘桢赠从弟(其二)(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的活动写早春勃勃生机的句子是:_,_。(4)唐代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画卷,有“_,_”(王维使至塞上)的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有“_,_”(王绩野望)的优美的田园秋景。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核舟记选段,完成小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8 . 给第段划线句子添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B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C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D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19 . 第段划线句“神情与苏、黄不属”中的“属”在这里解释为“ ”。我们还学过含有“属”的文言文句子是“ ”,在这句话中“属”的含义是 。20 . 文中鲁直“如有所语”。他在与东坡说些什么?结合语境,发挥想象,为两人设计一组对话。鲁直:_东坡:_21 . 请你任选一角度为下面链接材料与核舟记选段设计一个能够进行比较的问题,并给出答案。(链接材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注)轴:画卷。 物色:观察。 逮:等到。问题:_答案: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赠苏绾书记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注)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燕支山:在今甘肃省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22 . 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3 . 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4 . 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鄜(f)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七、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1)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A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_)B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_)C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_)(2)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_。(3)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上述材料中的“我”是_(人名)。在苦难中,“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由选段扩及整部作品回答)?八、综合性学习26 . 下面是网上流传的词语新解,请参考示例,为下面词语写出你的新解。示例:错误这是年轻人的专利。孤独-这是为自由付出的代价。谣言-这是一种传染病,沉默是最好的疫苗。除非你能找出传染源,否则解释恰恰会成为病毒传播最理想的条件。失败_压力_九、作文27 .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从小到大,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这之中,总有一些人或风景会给你留下美好的记忆,给予你成长的力量。请唤醒你铭刻心底的记忆,以“细说那个人”或“细说那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