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87592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17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语文世界风光无限。在这里,我们寻(m)_春天的踪迹,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走进戏曲天地,品味民族文化悠长的(yn)_味;追寻人类起源,体会古代神话永恒的(mi)_力;共话千古风流人物,激发心中的仰(m)_之情2. (10分)根据提示填空。(1)但愿入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_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陷夜雨寄北)(3)苔痕上阶绿,_。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4)水何澹澹,_。树木丛生,_。(曹操观沧海)(5)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对天下寒士无限关怀的诗句是:_ , _。(6)古人留下了许多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诗篇。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_ , _。3. (3分)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和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4.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名著翻拍之我见翻拍名著已成为当下电视剧制作的一股潮流,中国的四大名著也自然成了翻拍的热点。翻拍本身无可厚非,但翻拍的水准却令人担忧。譬如新版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剧情里有这样的桥段:当时张飞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而剧中的吕布竟然对如此伤自尊的谩骂不知是何道理。结果一向暴躁的张飞又花了一大段时间用了一大段的废话对“三姓家奴”进行细致解读。直到张飞讲完,骑着赤兔马,手握方天戟的吕布才明白原来张飞在天下英雄面前骂他忘恩负义。如果对文学名著的解读不负责任,名著翻拍意义何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晓得,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大多数演员均出身梨园世家:六小龄童出身“猴王世家”,马德华是昆剧演员。还有扮演唐三藏母亲的殷小姐是黄梅戏头牌马兰,虽只有几个镜头,没有台词,就是几个戏曲程式化表情,但足以给人留下永远铭记的深刻印象。那些看似做作的一招一式,都蕴含戏曲程式的一板一眼。当下大多翻拍的人物塑造与演绎缺少的正是其自身文化的积淀。缺少了厚重的文化,翻拍的作品注定苍白。这种厚重文化的丧失也是商品时代的必然,因为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得创造者很难投入更多的个人情感。为了创作 87 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音乐,当年的王立平老师闭门谢客,寝不安席,在狭小的空间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去品味解读。其中葬花吟的创作耗时一年零九个月。可谓“一朝入梦,终生不醒”。这种情感的执着对于追求快节奏的商业制作而言只能割舍,因为投资商需要经济上的回报。对观众而言,中国人一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想到“奸绝”曹操就想到鲍国安,想到“义绝”关羽就想到了陆树铭,想到“智绝”诸葛亮就想到唐国强。至于孙悟空的形象,我们允许李连杰的客串,我们也接受周星驰的颠覆,但是心中不变的经典形象永远定格在82年版的六小龄童身上。因为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是所有80后共同的成长记忆。其他版本中无论演员怎样演绎,都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同,因为我脑海中的人物形象是我们认定的正统。观众不认同,翻拍有何用?诚然,名著需要以新的方式去传播,但是中国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宏伟场面的视觉冲击,更需要对文学名著的深刻解读和情感投入。如果没有对文本本身的感情,为了商业利益一味翻拍,说轻点是劳民伤财,误导观众;说重点就是糟蹋文学,亵渎名著。如此看来,文学名著还是不要一再翻拍。(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首段讲述新版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晓得,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大多数演员均出身梨园世家。(4)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极力反对文学名著翻拍的原因。 5. (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长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的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了几天,张婶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这段文字中有8处文字是表达对第三只猫态度变化的,请摘录下来加以比较。 (2)这是一篇小说,因此文中的猫各指一个形象,请概括一下第三只猫的性格特点。 (3)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 (15分)阅读王安石的葛溪驿 , 完成后面问题。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 , 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注释】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祐二年,从临川到钱塘(今浙江杭州)途中,宿于驿站中。葛溪在江西弋阳。驿是公家设立的车马站或招待过客休息所。漏:漏壶,古代计时器。央:尽。行人:出门在外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1)诗中表现诗人梦醒后,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身下床,徘徊窗下的两句是: , (2)赏析尾联中“乱”的妙处。(3)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7. (2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湖中人鸟声俱绝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2)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上下一白B . 余拏一小舟C . 一童子烧酒D . 湖心亭一点(3)翻译下列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文中写景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所展现的景色。 (6)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 . 文章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 .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D . 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8. (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2012年11月11日,60名志愿者顶风冒雪走上街头,倡议临街商家,建立一个“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热饮,并为参加此项活动的商家挂上“爱心驿站”的牌子。志愿者还自制了标有“爱心驿站”的位置图,向环卫工人发放,以便他们就近找到“水源”。杯杯热水温暖了环卫工人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从此,“爱心驿站”四个字成了长春市冬日里最温暖的字眼。一杯热水温暖了一座城市,一颗爱心幸福了一座城市!请拿起你的笔,写下一段话表达你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们的敬意。(不少于100字)9. (5分)题目:“不止一次,我_(渴望、愧疚、重新出发、努力尝试)”要求:补全题目,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17分)1-1、2-1、2-2、2-3、2-4、2-5、2-6、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4-1、4-2、4-3、4-4、4-5、5-1、5-2、5-3、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1、6-2、6-3、7-1、7-2、7-3、7-4、7-5、7-6、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8-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