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52956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富贵不能淫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关系)B .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关系)C . 学而不思则罔(表并列关系)D . 温故而知新(表递进关系)2. (2分)选出下列选项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A . 必以信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B . 环而攻之而不胜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C .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D . 达于汉阴 皆以美于徐公3. (2分)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B . 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C .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D . 天下为公(介词,为了)4.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降落B . 下降C . 投降D . 空降5. (2分)下面对文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用描写的手法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难言的感情蕴含其中。(记承天寺夜游)B . 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风景。先用俯仰两种视角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然后描写了青翠的竹木、五彩的山石这种朝夕时段代表性的景物和猿鸟鸣叫、鱼儿嬉戏这种四季的典型景物。(答谢中书书)C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化动为静,本无生命的山,却像有着无穷的争胜之心,为下文作者的感叹埋下了伏笔。(与朱元思书)D . 文章结构谨严,先总后分,不按时节顺序,从夏到春冬在时序上是跳跃的,但其实在逻辑上是对比的,因为外在景观上的过渡,这种对比强烈却和谐。(三峡)6. (2分)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可以为师矣B . 学而不思则罔C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 . 其不善者而改之7. (2分)与例句中加横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日凿一窍A . 未也,犹应响影B . 汝幸而偶我C . 瓜分之日可以死D . 是可谓善学者矣8. (2分)选择正确译句。(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A . 既然得到了它,就把它制成药饵。B . 虽然得到了腊肉,却把它当成药饵。C . 但把它捉了来,晾干用它作药饵。D . 但得到了干肉,制成治病的药饵。9. (2分)下面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狡黠(xi) 慨(ki) 叹 悲怆(qing) 吹毛求疵(ch)B . 带挈(qi)拙 (zhu)病 炽(zh) 热 草菅(jin)人命C . 腼腆(tin) 腻(n) 烦 解(ji) 元 转弯抹(m)角D . 慰藉(j) 谮(zn) 害 襁(qing)褓 叱咤(ch)风云二、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小作文】说明是以简洁的文字解说事物外在状貌、内在特征等的表达方式。请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你喜欢的一件物品。要求:至少用两种说明方法,不少于80字。三、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83分)11. (30分)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岂不诚:_ 大丈夫:_是焉得:_ 父命之:_戒之曰:_ 必敬必戒:_女家:_ 夫子:_以顺为正:_ 与民由之:_不能淫:_ 不能移:_不能屈:_ 发于畎亩:_举于版筑:_ 举于士:_举于市:_ 空乏其身:_行拂乱:_ 曾益:_恒过:_ 衡于虑:_而后作:_ 征于色:_发于声:_ 而后喻:_法家:_ 拂士:_出则无:_ 敌国:_12. (14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1)下面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侍奉)B . 王如其言(按照)C . 是必烂也(这)D . 客以剑拟王(用)(2)下列对“当于汤镬煮之”的“于”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B . 被C . 在D . 自(3)文末两次用“拟”,而不直接用“杀”或“砍”,“拟”是“比画”的意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客”这个人? 13.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古人云,“_,_”。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论据填在选文第段空格上( ) A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D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3)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 14. (2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湖中人鸟声俱绝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2)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上下一白B . 余拏一小舟C . 一童子烧酒D . 湖心亭一点(3)翻译下列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文中写景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所展现的景色。 (6)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 . 文章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 .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D . 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四、 其他 (共2题;共6分)15. (4分)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余挐一小舟_惟长堤一痕_拥毳衣炉火_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16. (2分)读送元二使安西,本诗作者_,唐代诗人。此诗为赠别而作,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_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五、 语言表达 (共3题;共34分)17. (20分)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3)“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4)“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8.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夕日欲颓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沿溯阻绝_虽乘奔御风_19. (10分)语文常识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是_、_、_、_。智取生辰纲选自_,作者_,_人。小说是以刻画_为中心,通过_和_来反映社会生活。六、 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20.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说理总是让人看到思考的力量,陶行知强调教育是创造,平凡单调不能创造,只是懒惰者之遁_(Adn Bxn)词;毕淑敏自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小屋,盛_(Ashng Bchng)放爱恨、事业和自身;顾颉刚告诫我们要保有怀疑的态度,不能m_守前人的旧说;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因为有一大批社会“脊梁”在前p_后继地战斗。21. (2分)文言选句填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登斯楼也,则有_,_,_,其喜洋洋者矣。A . 去国怀乡 把酒临风 心旷神怡B .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把酒临风C .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D .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宠辱偕忘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1、三、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83分)11-1、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4-1、14-2、14-3、14-4、14-5、14-6、四、 其他 (共2题;共6分)15-1、16-1、五、 语言表达 (共3题;共34分)17-1、17-2、17-3、17-4、18-1、19-1、六、 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20-1、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