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习: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52875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习: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习: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习: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习: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B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C军事专家分析,我国制造的歼20隐形战斗机从首飞到装备部队,需要大约5到8年左右的时间。D在当下,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大少儿电视法制节目的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扬普法教育的传媒效果。2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对写作的人而言,文字本身就是故乡。一个人可以别家、离乡、去国,但始终陪伴依靠的是语言,是记忆。更准确的说是文字,是书写。B“人在受苦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不要苦,享福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不要甜,有权有势的时候不要辣,穷途陌路的时候不要酸。”这是写作的技法,更是人生的心法。C在我们疲惫的时候,不妨写一写王羲之的兰亭序或者颜真卿的勤礼碑。前人的心香一瓣,翰墨情怀,能活脱脱的让人沉淀在永恒的氛围之中。D春天有的,秋天也会有。例如澎湃的阳光,不热不燥的清风,温柔的垂柳和温润如玉的花朵。春天穿过的农衫,秋天依然穿着在。3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王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周末随笔,你一定要认真批改!”B李芳发短信约见老同学:“小明,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C张明推开母亲递过来的衣服说:“烦死了,我都这么大了,谁还需要你照顾?”D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4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阴晦/教诲拮据/不足为据间不容发/黑白相间B赦免/显赫游弋/金戈铁马不言而喻/瑕不掩瑜C筵席/宴请真谛/根深蒂固矫揉造作/天之骄子D灌溉/梗概积累/果实累累自吹自擂/擂鼓助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2)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3)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4)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5)“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6)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5 . 文中画线句子(1)处,在“骑士”的前边加上“最”和“高贵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6 . 文中画线句子(2)处,两个骗子说这一番话的目的是什么?7 . 文中画线句子(3)处,“好像”“似的”这两个词可否去掉?为什么?8 . 文中画线句子(4)处的“大家”和画线句子(5)处的“大家”指代的内容是一样的吗?9 . 文中画线句子(3)处和画线句子(6)处写皇帝穿衣时的动作,皇帝明明没有穿东西,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后来“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情。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安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0 . 依次填入第段括号内的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修正评判辩论B辩论评判修正C评判辩论修正D辩论修正评判11 . 下列说法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对于传说的话,我们都要通过怀疑,将其否定。B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唯一条件。C“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D怀疑可以使我们思索过去的知识,有利于创新新学说。12 . 对选文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道理论证D比喻论证13 . 对选文的语言特点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精练华美,通俗易懂B准确严密,逻辑性强C语言犀利,准确严谨D直白自然,扣人心弦三、综合性学习14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l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庸l_廓然无累_(2)成语“廓然无累”的意思是:_四、作文15 . (1)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有我,亲情多了一丝温暖,友情多了一份关爱,旅途多了一处风景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2)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请以“只要还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具体。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五、其他16 . 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1月19日定军报道)中国劳动力总量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下降。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有关专家表示,人口变化一般是缓慢的。劳动力总量下降需要进一步的普查数字来验证,如果是真的,那意味着问题非常严重了。同时,这意味着用工紧缺更加突出,劳动力成本将快速上升。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综合性学习1、四、作文1、五、其他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