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测试)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44448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陶渊明、柳宗元、欧阳修,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C“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别人的敬称,指对方;而“陛下”则是对皇帝的敬称。D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所以古代文学作品中用“闾左”指代贫苦人民。2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不鸟。B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C有时回想起老师对我们吹毛求疵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D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3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ABCD4 . 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近期的强化训练,使他的长跑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B三年的刻苦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充满信心。C回到母校,老师们的谆谆教诲、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眼前。D江南的四月是一年最美的季节: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风景如画。5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旁逸斜出( y )虬枝(qi )秀颀( q )B涸辙的鱼(g )猗郁(y )婆娑(su )C淅沥(l)蕈(xn)菌揠(y)苗助长D腠(cu)理婵(chn)娟当(dng)其租入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A“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一句中.“有”是动词,“果实”是名词,“的”是助词。B“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一句中,“从后窍喷出”是偏正短语,“一阵烟雾”也是偏正短语。C“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一句中“拥肿”是状语。D“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是假设关系复句。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被微信撕碎的生活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比起QQ,它更方便、更快捷,功能更强大。每天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我们无论饭前饭后都要照相,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看到名牌就要合影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件事不是相互问候,而是寻问wifi密码,当wifi终于连上,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我们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不堪其扰。种种被朋友圈绑架的行为,让“逃离朋友圈”的行为正悄然兴起。对此,专家认为,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必须意识到,刷屏的行为是否真实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是,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随着微信的流行,人们所接收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对此,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脑科学得出的一种结论是,这种形式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因此,有科学家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提供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让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碎片化的阅读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读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专注力。不过,反对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低估了“矮化”阅读者的文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数字一代”往往是用建设性的方法与信息互动来感受信息并获取信息。你知道“同辈压力”吗?就是朋友之间要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遵循同样的规则。网络时代,人们的“疯狂”并不是真正源于对信息的渴求,而是害怕被“out”。韩寒曾写道:“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什么都是来得快去得快,多睡几个小时就感觉和世界脱节了,关机一天就以为被人类抛弃了”2014年冬天,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全中国。朋友圈中讨论着各种相关的话题。根本用不着推荐,因为周围人几乎都在观看。那时候,如果你不知道“都教授”,恐怕就没什么可聊的了。我们处在一个对信息遗漏恐惧的时代,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错过什么。我们担心就在眨眼的那一刻,一个大机会就溜走了。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因为害怕这种错过,急于想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步伐。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新媒体只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微信仅仅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大块的时间仍然是应该用来正经地工作、学习,以及阅读严肃作品。事实上,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会放弃深度阅读的时间。无论在地铁上还是航班上,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更早受益于新技术的人恰恰也更懂得抵御它、控制它。我们并不是要反对新媒体,而是必须时常反思,并对此保持警惕。无论何时,人类都不能被技术主宰。7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让我们拥有了更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但因为控制不好和管理不当,不少人被朋友圈占据了生活。B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加,朋友圈迅速膨胀,各种碎片化的信息随之而来,人们不堪其扰,纷纷逃离朋友圈。C文中的“同辈压力”,是说朋友之间,你知道的我也必须知道,你有的我也必须有,否则我就落后了,就有“压力”。D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也可以说明,有阅读习惯的人不会因为微信而放弃深度阅读。8 . 下列不符合“被微信撕碎”的“生活”的表现的一项是( )。A人们过度关注微信朋友圈,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B人们开始懂得抵御、控制并逃离微信朋友圈。C人们如果没有及时通过微信发布或接收信息,会担心和害怕。D人们通过微信获取信息,养成碎片化的阅读的习惯,“矮化”阅读者的文化。9 . 碎片化的阅读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吗?谈谈你的看法。阅读敬畏自然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在我看来,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仅在于他会思维、能够进行理解以及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我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10 . 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和大自然唇齿相依。B宇宙的智慧就是人的智慧。C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D人与自然并非一体。11 . (小题2)作者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人类应该改变一些已经习惯的错误观点和错误行为。B人类应该敬重自然,畏惧自然。C人类应该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点和人生观。D人类应该尽所能地改造自然。12 . (小题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选文第段先总的概括,再具体展开来论述。B选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述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C作者视野开阔,论述中,有自然的眼光,也有历史的眼光。D选文既有论述的思路,也富有文学色彩。阅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完成小题。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怎么呢?”“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干嘛变成星星呀?”“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13 . 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三件生活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4 . 以下面句子为例,分析奶奶语言的特征。“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15 . 本文中奶奶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征?试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两点即可)16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划线句说“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楚”,说明儿时的这段往事年隔久远,“我”印象模糊,早已记不真切。B本文选取日常生活琐事,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奶奶,使人物形象更真实,富有生活气息。C本文回忆了与奶奶有关的不同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怀念,真挚的感激。D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将叙述、描写、抒情融为一体,使情感抒发得更深挚细腻,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17 . 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本文第16段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_描写。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三、句子默写18 . 按要求填写古诗文。(1)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2)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3)月下飞天镜,_。(李白_)(4)晴川历历汉阳树,_。(_)黄鹤楼)(5)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6)其间千二百里, 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7)庭中有奇树一诗中感慨花虽美丽,却无以赠人的惆怅之情的两句是:_, _。阅读能力考查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9 . 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20 . 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五、名著阅读21 . 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_;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_。六、综合性学习22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椰林中学文学社准备于当天下午3:00-5:00在学校礼堂举办以“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1)活动的前半场是同学们的读书分享活动,请你设计两项分享的内容内容一:“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推介会内容二:_内容三:_(2)后半场文学社拟邀请海口市的知名作家小月女士到学校做讲座,小明代表学校文学社拟了一则请柬,但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内容上:_格式上:_七、作文23 .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总有些事情出人意料,或与人的意愿相违背,却常常触动我们的心灵,使人思考,让人回味,给人启示请以“可是你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句子默写1、四、诗歌鉴赏1、五、名著阅读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