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A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740516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在图中A地率领某独立团英勇作战的将领是( )A朱德B叶挺C彭德怀D贺龙2 . 2016年4月7日邵阳新闻网报道:他是“护国讨袁,再造共和”的主要发起者、领导者今年11月8日是他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为了深切缅怀这位民主革命先驱短暂医生所作出的丰功伟绩,特举办“松坡杯”全球诗词大赛,他是( )A魏源B蔡锷C贺绿汀D吕振羽3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4 .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下列对民权主义解读正确的是A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C解决土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D模仿日本,实行君主立宪5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是打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苏联红军对德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的进攻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B诺曼底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6 . 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A资产阶级反对复辟倒退的斗争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7 . 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20世纪初,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加入了( )A协约国B同盟国C北约组织D华约组织8 . 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长达20余年(18971920年)。下列资料中,最有可能是莫理循居住北京期间看到的是( )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的新闻报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标语照片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报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文件ABCD9 . “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其不意地发生猛攻敌人全线崩溃”这段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0 . 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双子星座”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B京师同文馆C商务印书馆D传教士设立的广学会11 . 某班级准备开展庆祝“七一”活动,请你为他们选择主题词(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青春火炬,热血救国C民主科学,思想解放D辛亥革命,废除帝制12 .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2015年是他逝世90周年。下列与孙中山革命活动不相关的是( )A提出三民主义B创办黄埔军校C领导北伐战争D成立中国同盟会13 .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A西藏的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抗美援朝的胜利14 . “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日德兰海战D马恩河战役二、非选择题15 . (浩气长存)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那场远征,其历时之长,行程之遥,路途之险,困难之巨,举世罕见,旷古未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域了二十几条河流。剑桥中国史材料二:红军长征部分图片材料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毛泽东(1)材料一中“这一史诗般的逃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被誉为长征从此“走向黎明”是指哪一事件?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图片归纳,红军长征要克服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3)结合材料三毛泽东的这句话,简要谈谈你对历史意义的认识。16 .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屈辱沧桑)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列图片,然后回答问题。(革命风潮)材料二: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独立自主)材料三: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壮丽篇章)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据材料二,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两方面有哪些活动?(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4)据材料四,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17 . 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18 . “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二新时期,为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舞台的多边外交活动。如派遣海军赴索马里护航、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参加海地、南苏丹等维和行动等外交活动。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主导的“调停人”有哪些国家? “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是运用史实说明运动中“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2)材料二促使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主要力量是?用史实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主流民意的支持19 . 1894年11月,_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_20 . (话说近代中国)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它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屈辱南京(1)南京“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请举例说明。迎接新生(2)用史实说明为什么“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非选择题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