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39521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 (1分) (2019永定)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哥白尼和老师较真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但是,只要和真理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一样会较真,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做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问:“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罢,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果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选自永远的坚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 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_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_(2) 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太阳中心说是伽利略创立的。太阳中心说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太阳中心说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太阳中心说是对地心说的否定。(3) 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句,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_。 (4) 短文在塑造哥白尼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 . 动作描写B . 心理描写C . 语言描写D . 外貌描写2. (16分) (2019红花岗)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怔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放 伏 枕)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照 探 伸)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1) 选出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头(放 伏 枕)_在 (照 探 伸)_了进来(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叮嘱_ 怔住_(3) 我为什么怔住了? (4) 写出我看到的情景和我联想到的情景。 (5) 文中作者用_渲染环境,抒发感想,用_和_等词把阳光写得像人一样有感情了。 3.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1) 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 A . 面对,面临B . 靠近,挨近C . 照着,根据(2) 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 A . 梅花艳丽俊秀B . 梅鸡图太有味道C . 想临摹梅鸡图(3) “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 . 酸甜苦辣等味B . 香、臭等味C . 画的意境(4) 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 .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B .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C .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4.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牵牛花(片段)叶圣陶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1) 联系上下文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不胜:_。未尝:_。(2) “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_”在短文中画出来。 (3) 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多选)。 A . 生长迅速,内心惊喜B . 寻找新泥,悉心照料C . 制作架子,期待开花D . 每日观赏,寄托心情(4) 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作者从哪里得到了兴趣? 5. (16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鼠的皮鞋车草地上有一只破皮鞋。小白兔经过这儿,用脚踢了踢说:“多脏的皮鞋!”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了。小松鼠走过这儿,用鼻子闻了闻说:“啊,多臭的破皮鞋!”然后溜溜达达地走了。小老鼠走过这儿,左看右看,笑眯眯地说:“多好的一只皮鞋,我来给你打扮一下!”它提来一桶水,把皮鞋刷得干干净净,又给鞋子刷上油漆,安上四只轮子,把皮鞋改装成了车子。小老鼠擦擦汗,满意地说:“哈哈!我有一辆皮鞋车了!”嘀嘀!小老鼠开着皮鞋车送小白兔去上学。小白兔说:“嘿!多漂亮的皮鞋车!可惜,我没有。”嘀嘀!小老鼠开着皮鞋车给小松鼠送去新鲜的果子。小松鼠说:“谢谢你,小老鼠。我要是能有一辆皮鞋车该多好呀!”(1) 照样子,写词语。(从文中找) 例:高高兴兴 _ _(2) 照样子,写句子。(用上感叹号) 例:我要是能有一辆皮鞋车该多好呀!(3) 小老鼠把破皮鞋变成一辆皮鞋车,它做了哪些事?在文中写出相关句子。 (4) 故事中有小白兔、小松鼠和小老鼠,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6. (10分) 课外阅读。 活在人类的心里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唏嘘,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只有鲁迅先生。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只有鲁迅先生。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1) 文章第1自然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传达出哪些方面的信息? (2) 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应如何理解? (3) 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4) 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填空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对鲁迅先生的_、_和_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既突出了鲁迅先生的_,也写出了北大莘莘学子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的_之情。第5、6自然段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讲课声音及语调、语言进行了描写,突出了“_”这一特点。作者这样写,意在用_的写法,表现鲁迅_的特点,突出鲁迅所做的工作是_的伟大工作。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