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719608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面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栗(l) 扎营(z) 癫狂(din) 遵循(xn)B . 角逐(zh) 履行(l) 凛冽(lng) 贮藏(zh)C . 充沛(pi) 高涨(zhng) 不朽(xi) 防御(y)D . 吞噬(sh) 毋宁(w) 召唤(zho) 钦佩(qn)2. (2分)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喧嚷 强聒不舍 言行相顾 脑羞成怒B . 旁鹜 润如油膏 一代天娇 红装素裹C . 亵渎 自知之明 温声细语 断章取意D . 扶掖 无与伦比 孤军奋战 歇斯底里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512”大地震中,四川省绵阳市桑枣中学七百多名师生能安然无恙 , 得益于他们学校坚持如一的防震演习训练。B . 在莱芜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同学们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满怀激情的吟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 . 曾经制造骇人听闻的“911”恐怖事件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2011年5月1日被美军击毙。D . 目前,各种商品的价格飞涨,尤其是住房的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B . 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C . 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D . 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5. (2分)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 . 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B . 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C . 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D . 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6. (2分)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 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动为静。B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C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D . 雨说这首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话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乐观的心情。7. (2分)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征服沙漠 为沙漠所并吞 变成荒漠 非常荒凉B . 地中海沿岸 中国石拱桥 充足的水分 西方文明的摇篮C . 古代的传说 主要作用 狂风肆虐 垦荒伐木D . 特别强烈 空气干燥 地势平坦 风力很强8.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A . B . C . D .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9.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王湾次北固山下)八百里分麾下炙,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夫战,勇气也。_,_,三而竭。(曹刿论战)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请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表达了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真情的意思。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请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0. (10分)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1. (15分)阅读爸爸教我读中国诗,完成下列小题。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驿外清江十里秋,雁声初到荻花洲。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段划线句子中父亲流泪的原因。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3)联系第段全段内容判断,对段中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 . 象征了我童年学诗歌时记忆模糊。C . 映衬了我夏夜朦胧欲睡的状态。D . 突出了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链接1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节选自往事依依)链接2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节选自往事依依)本文中的父亲和链接材料中的两位老师都爱读诗,请分别概括三者读诗的特点和对各自文中的“我”或“我们”产生的影响。链接1:_链接2:_本文:_12. (25分)阅读奇绝的吴川飘色艺术一文,回答下列各题。(1)飘色,这种造型艺术在雷州半岛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不多见。据梅菉志记载,吴川的飘色起源于清代。相传沙岗居民陈亚海到番禺沙湾经商,看到沙湾的飘色,造型优美,很有韵味,受到启发,回来亲手制作,经过多次琢磨、探索、实践,最后获得成功。他把此技艺传给儿子陈寿全。陈寿全一番磨练,青出于蓝胜于蓝,并招徒授艺,飘色这种艺术因此得以在吴川境内传播。(2)对“飘色”一词的来由,有各种解释。有的说,飘色的得名,是由于最初设计、制作出来的哪吒出世中的小哪吒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称“飘色”;有的说,飘色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即“转色板色妖色飘色”,飘色,是指屏上的人物。这些说法都见仁见智。概括起来,就是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扮成各种固定姿态的人物,因其有凌空、飞飘之感,而又流动游展,故有“飘色”之谓。(3)飘色的制作巧妙,技巧独特而高超。一般每台飘色有两层以上,立在台面上的人或物,叫做“屏”,定在屏上的人或物,叫作“飘”。屏和飘都靠一根色梗支撑着定型。色梗最初用木桩,后来用钢筋焊接起来。支架上凌空的人物,踩着一柄剑尾或刀枪交叉点上,有的则踏在公鸡或鲤鱼上,他们手舞足蹈,飘飘欲仙,奇妙的是观众却看不到它的支撑点;制作巧妙还表现为一个小小的支点,竟能支撑起一个人来。这里有力学的原理,也有平衡的原理,没有极其高超的制作工艺,不能成就。其人物形象,是按照戏剧中的人物来设计和装扮的,色板上一个个神采飞扬、飘然而立的人物,腾云驾雾似的,引人入胜。唐僧取经中姿态、神韵各异的师徒四人,逼真如亲临;清纯脱俗的“碧波仙子”,引来观众惊羡的目光;白蛇传中的许仙娘子丰姿绰约,她抱着的小孩在空中撒尿的情景,赢得观众如雷鸣似涛啸般的喝彩声一板飘色,恰似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演着一幕精彩的剧目或故事。现在的飘色,已由过去单一的铁工、木工制作,发展到集戏剧、美术、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战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4)飘色中的人物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身材太高、太矮、太胖、太瘦和年龄大的都不适宜。大多是挑一些身段适妙的年幼艺人(多为四至八岁小孩)充当。上架的小孩都是提前几天选出,一般情况下,在游展那天,上架的小孩要在早上5点钟起床、化妆、上架,约10点钟开始游展,直到下午5点多才能下架。上架小孩当天不能吃饭,只能含花旗参提神。据说被选上的小孩都是“旺相”,因而不少家长为自己的小孩能成为飘色人选而自豪。(5)番禺沙湾的飘色虽然历史悠久,但直到今天仍停留在一屏一飘上,还是用人抬着色板的。而吴川的飘色已发展到一屏四飘,由几个人用车推发展到用机动车装载。色板上的人物,也发展到10多人。近年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发掘民间艺术,成立了飘色艺术研究会和民间艺术协会。每逢元宵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飘色游展,他们除保留传统节目外,还积极创作现代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教育、娱乐群众。如计划生育好、参军光荣、奥运夺魁等飘色,深受群众欢迎。吴川的飘色,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文艺晚会展演。因其造型优美、惊险,技艺高超,表演精彩而受到观众的赏识和欢迎,还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隐蔽的艺术”。(1)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吴川飘色艺术?(2)第三段为什么说现在的飘色是“集戏剧、美术、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战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3)第一段中“相传沙岗居民陈亚海到番禺沙湾经商”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第五段划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据你所知,湛江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例。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3. (14分)阅读捕蛇者说中的文段。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下列哪组加线词的意思相同?( )A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B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 . 又安敢毒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D . 故为之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下列哪一项加线词的词性活用情况与其它三项不同?( )A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B . 置人所罾鱼腹中C . 名之者谁D . 殚其地之出(3)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并请结合文章举出一例。(4)文中写到“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从中看出作者的写作用意是什么?联系下面这则材料,说说你的理解。【链接材料】“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多收了三五斗)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作文:题目: 牵动了我的情思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9-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0-1、10-2、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12-6、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3-1、13-2、13-3、13-4、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