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一年级上)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634585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6.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一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一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一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学期授课计划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使用的对象针对中重度智力发展障碍的学生,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数前概念,初步渗透简单的抽象数学思维,重点认识数字1、2、3、4、5。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学习兴趣,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注重“生活化”教学原则。教法学法中呈现“做中学”的教学原则,综合画、圈、连线、涂色、摆、贴等学操作方式,最大限度地补偿弱智学生的数学缺陷。教学目标及重点:一、知识与技能1能有物体恒存的概念,能指出或说出刚刚感知过的物品。2能区分有无、大小,会将物体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3有5以内量的概念,会唱数、点数、书写0到5的数字,能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以内的数序关系。二、过程与方法方面在生活中渗透时间概念的认识。知道星期几,初步培养时间概念。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组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尝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三、情感与态度方面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尝试独立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分层):本学期一年级新生8人,为中重度智力发育迟缓,3个自闭症倾向,3个唐氏综合症,1个脑瘫,1个中度障碍。班级学生整体认知能力较差,语言发展相对薄弱,除1位学生以发展出一些写字能力,其余学生均需协助。A组:具有一定的数概念,能够认识10以内数字,在数感的建立方面仍需协助。T已发展出一些写字能力,其他两位仍需协助。B组:已发展出一些语言表达,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已发展出一些数字认识能力,写字能力仍需协助。C组:主动言语表达能力较差,已发展出一些认知能力,写字方面仍需支持。学生个别化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本学期目标及教学策略):A组:1.初步建立数前概念,能理解堆高、找相同、配对、能比较大小、知道有和没有。2.数的认识:会唱数、点数5以内物品数量,能认识数字05,会书写05。3.数的抽象建构:能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以内数序关系。B组:1.初步建立数前概念,能理解堆高、找相同、配对、比较大小、知道有和没有。2.5以内数感建立:会唱数5以内物品数量,会点数5以内物品数量,能独立拿出5以内物品个数。3.数的认识:能认识数字05,描写5以内数字。C组:1.初步建立数前概念,能够尝试堆高、找相同、配对、比较大小、知道有和没有。2.5以内数感建立:能独立唱数5以内物品数量,跟着他人能点数5以内物品数量。3.数的认识:能认识数字05,描写5以内数字。适当渗透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学中,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对A组学生增加提问能力的培养。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少教学步子,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在生活中渗透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从每位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每位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动手操作、课前提问等方法,让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计算。注重生活化教学。增加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关系的基础之上,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与生活,并尝试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在学生思维发展之内的、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多关注BC组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尽可能的做到人人都能学,人人有所学。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29.109.16行为习惯教育339.179.23行为习惯教育349.249.30堆高3510.110.7放假610.810.14找相同3710.15 -10.21配对3810.22 -10.28大小3910.29 -11.04有 没有31011.05 -11.11单元复习31111.12 -11.18数 数31211.19 -11.25认识131311.26 -12.02认识231412.03 -12.09认识331512.10 -12.16单元练习31612.17 -12.23认识431712.24 -12.30认识531812.311.06认识03191.071.13综合复习3201.141.20综合复习3 认识新朋友 第 2 周 第 1 课时 2012年9月12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学生用普通话说自己的姓名。A:能够自己说:“我叫某某某”。B:尝试说:“某某某。”C:跟着老师说。2、记住几位同伴的姓名。A:独立完成:说同学名字。B:能跟着老师说同学名字。C:能指一指。3、初步培养大胆表现的意识。教学重点学生用普通话说自己的姓名。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几位同伴的姓名。教学准备名字卡片、零食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引起兴趣:1.师生问好。老师说:“上课。”2.引出主题:我们小朋友等会儿要做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你们开不开心?二、学生尝试,老师引导。1、示范介绍自己。“我叫某某某。”A组:我叫。B:。C:听到姓名有所反应。三、游戏活动,激发兴趣。1、坐在座位上,学生尝试游戏。老师说:小朋友,做游戏;找找在哪里?其他学生尝试说:“在这里。”2、游戏变式:组织学生围成圈。老师说:小朋友,做游戏;找找在哪里?听到名字的同学起立。其他学生尝试说:“在这里。”三、反复游戏,名字巩固。在反复游戏过程中,们不但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姓名,也可以记住自己身边同伴的姓名。四、交流分享,课堂小结:1、在今天的游戏中,我们小朋友都很大胆、勇敢地说了自己叫什么,老师很高兴!2、我要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看,在刚刚玩游戏的时候,你记住了哪几个同伴的名字?看看谁的本领最大?3、看学生表现,发贴纸表示鼓励。五、活动延伸:1、课后继续让在游戏中没有轮到的玩。2、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活动,介绍自己的老师。学生说:“下课。”A组:我叫。B:。C:听到姓名有所反应。听到名字的同学起立。认识同伴:A:独立完成:说同学名字。B:能跟着老师说同学名字。C:能指一指。做游戏:小朋友,做游戏,找找某某某在哪里?学习课堂行为习惯:小眼睛看老师,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能力表示:“0”表示未完成;“1”表示在协助下完成;“2”表示部分完成;“3”表示较好完成。 认位置 第2周 第 2 课时 2012年 9月14 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校中的各种位置。A: 教室、餐厅、排队中的位置;B:认识教室、餐厅的位置。C:认识教室座位。2、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教室中的位置。教学难点认识自己在学校中的各种位置。教学准备我是好宝宝音乐flash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课堂,激发兴趣。1.师生问好。2.点名。3.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二、组织学生认识教室。1.组织排队,带领学生逛校园。在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楼层,教室,老师,哥哥姐姐等。适当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2.认识自己班级的教室:楼层:一楼班级位置:隔壁班级,教室编号等。二、组织学生认识餐厅。1.组织排队,带领学生逛餐厅。在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餐厅位置。适当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2.认识餐厅座位: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座位。3.巩固座位,组织学生到餐厅门口,请学生自行找座位。4注意行为习惯教育。三、组织学生在操场上1.学生认识自己的排队位置。2.游戏活动,请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3.组织学生排队。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根据学生表现,表扬鼓励学生。五课堂组织师生说再见。问好听到自己的名字,起立。喊:“到。”学生能够排好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能够认识餐厅的位置,知道餐厅是吃饭的地方。学生能够认识操场,知道是做早操的地方。 认识物品 第3周 第 3课时 2012年 9月17 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物品。A:杯子、勺子、毛巾、柜子;B:杯子、毛巾、勺子。C:杯子、勺子。2、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够认识自己的物品。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物品。教学准备零食、杯子、毛巾、音乐flash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课堂,激发兴趣。1.师生问好。2.点名。3.播放歌曲,习惯教育。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二、组织学生认识杯子。1.请学生喝饮料,学生自行找杯子。适当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老师看情况分层指导学生。用完杯子后能归位。三、组织学生认识勺子。1.请学生吃东西,学生自行找勺子。适当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老师看情况分层指导学生。用完勺子后能归位。四、组织学生认识毛巾。1.组织学生洗脸。适当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老师看情况分层指导学生。用完毛巾后能归位。五、组织学生认识桌子。1.组织学生找桌子。适当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老师看情况分层指导学生。六养成教育,课堂小结。根据学生表现,表扬鼓励学生。师生问好。听音乐,学纪律:小眼睛看老师,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自己拿杯子,认识自己的杯子。A:独立完成。B:老师或阿姨提醒下完成。C:老师或阿姨手把手完成。自己拿勺子,认识自己的勺子。A:独立完成。B:老师或阿姨提醒下完成。C:老师或阿姨手把手完成。认识自己的毛巾。A:独立完成。B:老师或阿姨提醒下完成。C:老师或阿姨手把手完成。认识自己的桌子。A:能独立回座位。B:老师或阿姨提醒下找座位。C:老师或阿姨牵引下找座位。 课前学习 第3周 第 4 课时 2012年 9月19 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的良好习惯。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教学难点初步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师生问好。点名,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二、激发兴趣,培养数感。边讲述边将提到的数字写在黑板上:刚才,王老师走到 楼,来到一年级教师。看到有8位小朋友,有5位男的,有 3位女的。现在,我又发现我们教室里有2块黑板, 5扇窗户, 9张桌子, 9张凳子,这么多的东西。请小朋友看数字,引导学生尝试说出一些生活中有的简单数字。如:“我家有几口人。”“我前面有几个小朋友。”等。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处不在。只有好好学习,我们才能做有用的人。三、认真观察,尝试数数。出示教学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指图让学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小朋友们第一天高高兴兴地来上学,我们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出图中数量。指图中国旗,引导学生尝试回答“小朋友看看图上画有几面国旗?”指图中事物,提问:“有几位小朋友在和老师问好?”“操场中间有几位小朋友在踢球?”“小朋友们不但有礼貌,爱运动,而且还爱劳动,看图的右边有几位小朋友在浇花、种树?”老师可指着事物引导学生数数,让学生尝试回答,并及时给予表扬。指图左上方,“为了欢迎新同学的到来,学校还出了板报,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上面有几个大字?”“学校里面真漂亮,到处盛开着鲜花,而且四周还种满了树,请小朋友数数操场边种了几棵大树?”“看到同学们快乐地学习小鸟也高兴地飞起来了,我们一起数数天空中有几只鸟在飞?”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问好学习课堂学习习惯。学生倾听并根据老师提到的数字观察事物。思考并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尝试说出一些身边的简单数字。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图片,自己先尝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在老师帮助下有序的发现图中的数字。学生练习点数,先尝试自己数,再在老师指导下数数。学生可上台指着图中事物一一数出数字。堆高第3周 第 5 课时 12年 9 月21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 通过尝试、发现,运用各类不同的物体进行堆高,2.积累堆高的建构经验与技能。 A:能堆2块以上积木。B:能堆2块积木。C:能拿积木。3.具有简单的堆高技能,如将各种盒子堆高。4. 培养学生大胆操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堆2块及以上积木。教学难点能将积木整齐堆起来。教学准备积木、桶、书、套杯、盒子、瓶罐。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课堂1.师生问好。2.点名。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二、激发兴趣1.PPT引导,知道房子、大树、长颈鹿等都是高高的,小鸟、飞机也都能飞得高高的。 2、激发学生尝试堆高兴趣。三、课前活动拿出积木,师生一起玩。四、学习新知老师示范,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堆高。学生尝试,老师指导。学生尝试堆积木。老师分层指导:A:尝试将积木搭高。B:尝试搭2块积木。C:尝试搭积木。五、课间休息,养成教育。播放音乐,根据学生表现,物质奖励。六、游戏活动,新知巩固。两两比赛,看谁搭得高。七、养成教育,课堂小结师生问好。学习课堂习惯。联系生活,思考,尝试表达。堆积木。A:尝试将积木搭高。B:尝试搭2块积木。C:尝试搭积木。两两学生进行比赛:看谁搭得高。 堆高 第4周 第 6 课时 12年9月24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鼓励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A:能堆3类物品。B:能堆2类物品。C:能尝试堆起2个物品。2.通过操作,让学生懂得运用各种材料堆高。3.激发学生对尝试活动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懂得运用各种材料堆高。教学准备积木、桶、书、套杯、盒子、瓶罐。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课堂1、师生问好。2、点名。3、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二、激发兴趣,知识导入。1、故事导入: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2、提问激发:你们说怎么办呢?引导: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三、知识新授(一)学生自行玩堆高。1.小组为单位进行玩堆高。2.学生自行玩堆高,老师进行指导。(二)激发学生用各种材料进行堆高。启发学生用托盘,纸皮、杯子、盒子、罐子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交流: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三)如何堆高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引导学生思考:底部太小,不平。师引导: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生: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四、课间休息,养成教育。播放音乐,根据学生表现,物质奖励。五、游戏巩固,知识深入。鼓励学生再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1、提醒学生堆时要注意,手要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2、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辅助材料建高楼。六、课堂小结,养成教育。师生问好。尝试说:“老师好。”听到名字能应答。学习课堂习惯。学生聆听故事,尝试思考。思考问题,尝试回答。动手操作,尝试进行各种物品的堆高活动。就地取材,尝试进行堆高活动。尝试理解“高”,初步建立高低的空间概念。课间休息,行为习惯养成学习。 堆高 第4周 第 7 课时 12年9月26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学生能够比较两堆物品的高低。A:能比较两堆物品高低。B:能堆2个以上物品。C:能尝试堆起2个物品。2.学生懂得运用各种材料堆高。3.激发学生对尝试活动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鼓励学生比较两堆物品的高低。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学生直接比较物品高低。教学准备积木、桶、书、套杯、盒子、瓶罐等各类物品。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课堂1、师生问好。2、点名。3、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我是好宝宝: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二、激发兴趣,知识导入。今天,我们进行堆高PK大赛。1.介绍游戏规则:两两进行物品堆高。其他学生观察,看谁堆得高。2.用粘纸对学生进行奖励。3.引导A组学生尝试比较,并表达。4.堆得高的学生,老师表扬鼓励。三、课间休息,养成教育。播放音乐,根据学生表现,物质奖励。四、游戏巩固,知识深入。鼓励学生再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1、提醒学生堆时要注意,手要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2、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辅助材料建高楼。五、课堂小结,养成教育。师生问好学习课堂养成习惯。观察图片。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堆高活动。其余学生观察,并尝试表达哪堆高。A:表达。B:尝试边指边说:“这个高。”C:能够有目光或者指示性动作。 找相同 第6周 第 8 课时 12年10月8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A:在一堆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B: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C:能够感知物品的存在。2能将相同的物体归类。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教学准备篮球、足球、柿子、苹果等图片。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师生问好!课前学习:今天星期几。二、联系生活,课堂引入 图上小朋友在干嘛?(一)游戏活动,新授教学集体活动1.看图回答。 玩什么球?篮球2.出示 ,引导学生认识。请学生找出与图中相同的球。3.表达练习:篮球,篮球,相同的。(二)个别指导分层指导:A:独立寻找找篮球,同时表达:篮球篮球相同的。B:老师点图,学生找篮球。C:在老师协助下找篮球。 (二)请合作变魔术。通过触摸,找出相同的水果1. (1) 拿出篮子,引起的好奇。老师扮演魔术师,“变变变,是什么?”拿出来,请确认“苹果!”(2) 逐步认识柿子、橙子2.拿出另一只篮子,请小朋友也来当当魔术师.老师从先前一直篮子中拿出一种水果,选择个别从第二只篮子中隔着布也拿出相同的(比较相同形状水果。)3.请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图卡,并高举确认是否相同.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表扬做得好的,如果有贴错位置的,请分析指出,并将其改之。问好。观察图片,思考回答。思考问题,尝试回答。生:足球,篮球。尝试理解:相同就是一样的。分层学习,跟着老师找篮球、足球:A:独立寻找找篮球,同时表达:篮球篮球相同的。 B:看老师点图,学生找篮球。 C:在老师协助下找篮球。学生认识柿子、橙子。学生尝试找到相同的水果。 找相同 第6周 第 9 课时 12年10月10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A:在一堆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B: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C:能够感知物品的存在。2能将相同的物体归类。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教学准备毛巾、布娃娃、皮球、杯子等实物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学习:今天星期。二、新授教学(一)直观教学1.出示实物,让从中找出相同的物体师:小朋友看一下,现在老师手中有二朵花,哪一朵是和老师这只手中的花是一样的。请个别回答。出示布娃娃,毛巾,大小皮球,杯子等实物,让说出是什么名称,然后把分成几组,并找出和自己组相同的物体。(二)玩游戏看谁找得对 老师发给不同的实物,当老师举起某一物品时,从自己的物品中找出和老师相同的物品并举起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三、找一找,说一说请在教室里自己找一找物品,并指出和它相同的物品,鼓励大胆去找去说,对找得快又多的给予及时的表扬。4、 课堂小结,养成教育。今天我们能够找相同的东西,表扬进步学生。师生问好。认识星期几。认识花朵。认识毛巾、布娃娃、皮球、杯子等实物。尝试找出相同物品。游戏活动。学生尝试找出相同的物品。能 找相同 第6周 第 10 课时 12年10月12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A:在一堆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B: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C:能够感知物品的存在。2能将相同的物体归类。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教学准备课件 练习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学习:今天星期。二、新授教学,知识学习1.找一找,相同的水果引导学生认识每样水果。再请学生认葡萄。B组学生找出方框里的葡萄。练习:葡萄葡萄相同。2.寻找相同形状3.小朋友做游戏,找一找东西。小朋友,伸手指。找找在哪里?左一个,右一个,看一看,比一比。笑脸笑脸相同的。三、养成教育,课堂小结师生问好。认识水果。寻找相同水果。寻找相同形状。游戏活动,伸出相同手指。 找相同 第7周 第 11 课时 12年10月15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A:在一堆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B: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的。C:能够感知物品的存在。2能将相同的物体归类。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3个以内同类物品中找出相同。教学准备玩具、书本、文具盒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学习:今天星期。二、游戏活动,引出主题 认识玩具实物:苹果 牛 葡萄 小鸡 游戏示范:苹果,找到和苹果相同的位置,塞进就可以了。 A组学生尝试。表达练习:苹果、苹果相同的。三、找一找,连一连。1.集体游戏活动:小朋友,找一找,在哪里?,相同的。2.个别指导活动。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师生问好。认识玩具。找一找,玩一玩。认识不同的动物。看一看,连一连。游戏活动 配 对 第7周 第 12 课时 12年10月17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能进行物品分类。A: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配对。BC:能将常用的物品进行配对。教学重点能进行物品分类。教学难点能按物品颜色分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学习:今天星期。二、联系生活,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图片。认识:汽车、小熊玩具、球、手表3示范:学生尝试按颜色分一分。 红色 汽车,小熊是一对。三、学生操作,课堂练习。(一)引导练习 出示 学生寻找相同颜色的物品。 表达:手表,羊角球是一对。(二)独立练习出示 ,学生找找相同颜色物品。表达:汽车,老鼠是一对。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师生问好。感受日期。认识图片中的物品。尝试根据物品分类。找出和球相同颜色的物品。找出和玩具熊相同颜色的物品。 配 对 第7周 第 13 课时 12年10月19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能进行物品分类。A: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配对。BC:能将常用的物品进行配对。2.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交流。3.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功能。教学重点能进行物品分类。教学难点能按物品颜色分类。教学准备鞋子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学习:今天星期。二、联系生活,课堂引入。(一)认识鞋子 出示鞋子,请学生观察认识。(二)鞋子配对。1.教师示范:取一只鞋子,请学生找出另一只。表达:红鞋红鞋是一对。2.分层指导:BC组先取鞋,A组尝试找出另一只。三、联系实际,知识应用1.BC组2位脱下1只鞋子,混合摆放。2.请学生找到自己的鞋子。3.引导表达:鞋子鞋子配成对。四、养成教育,课堂小结。 1的认识 第8周 第 14 课时 12年10月22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 A组:独立 B组:尝试体验 C:老师协助下学习2、学生能认读数字1。3、体验数物品个数的过程。教学重点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教学难点学生能认数字1教学准备洋娃娃1个,教学图1张,数字1卡片1张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课堂做做准备操。师生问好二、导入课堂出示洋娃娃1个,问:“小朋友们看王老师今天请谁来了?”“我们和她一起玩好吗?”给学生洋娃娃,让学生动手摸摸,看看。把洋娃娃放在桌上,引出:“洋娃娃有几个啊?”学生尝试说:“1个。”三、新课认识教室里有1个洋娃娃、1张床。1、“这个洋娃娃的名字叫丁丁,我们轻轻的叫她一声好吗?”2、“丁丁现在想睡觉了,我们教室里有床吗,有几张?”指名学生回答。(B组学生)3、把洋娃娃放在床上,“有1张床正好给洋娃娃睡觉。” 认识图上有1个小朋友、1支笔、1张桌子1、 “洋娃娃已经睡觉了,现在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出示挂图,问:“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啊?”2、指桌子,问:“这是什么?”“有几张?”指导学生回答。3、指笔,问:“她手上拿的是什么?”指导学生回答“她手上拿了1支笔。”4、 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呀?”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认识数字11、“那么,她在写什么字呢?”引出数字1,出示数字1 “她在写1这个数字,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读。”范读数字1两遍。2、让学生自己尝试读1遍。3、开小火车:学生读数字1。四、课堂巩固与小结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老师指图,并把数字1对在相应的事物上,学生跟老师说“1个小朋友。”“1张桌子。”“1支笔。”巩固认读数字1。学生齐读个别读。师生问好。学生动手摸摸,感受。1、学生一起叫“丁丁。”2、学生尝试说:“有1张床。”学生观察图片,尝试说。学生尝试说。学生观察图片尝试回答。4、学生尝试回答:“小朋友在写字。”1、学生看数字1,跟读数字1两遍。2学生尝试齐读1遍。3、学生个别读数字1。 1的认识 第8周 第 14 课时 12年10月24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 A组:独立 B组:尝试体验 C:老师协助下学习2、学生能认读数字1。3、体验数物品个数的过程。教学重点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教学难点学生能认数字1教学准备洋娃娃1个,教学图1张,数字1卡片1张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课堂做做准备操。师生问好二、导入课堂出示洋娃娃1个,问:“小朋友们看王老师今天请谁来了?”“我们和她一起玩好吗?”给学生洋娃娃,让学生动手摸摸,看看。把洋娃娃放在桌上,引出:“洋娃娃有几个啊?”学生尝试说:“1个。”三、新课认识教室里有1个洋娃娃、1张床。1、“这个洋娃娃的名字叫丁丁,我们轻轻的叫她一声好吗?”2、“丁丁现在想睡觉了,我们教室里有床吗,有几张?”指名学生回答。(B组学生)3、把洋娃娃放在床上,“有1张床正好给洋娃娃睡觉。” 认识图上有1个小朋友、1支笔、1张桌子1、 “洋娃娃已经睡觉了,现在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出示挂图,问:“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啊?”2、指桌子,问:“这是什么?”“有几张?”指导学生回答。3、指笔,问:“她手上拿的是什么?”指导学生回答“她手上拿了1支笔。”4、 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呀?”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认识数字11、“那么,她在写什么字呢?”引出数字1,出示数字1 “她在写1这个数字,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读。”范读数字1两遍。2、让学生自己尝试读1遍。3、开小火车:学生读数字1。四、课堂巩固与小结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老师指图,并把数字1对在相应的事物上,学生跟老师说“1个小朋友。”“1张桌子。”“1支笔。”巩固认读数字1。学生齐读个别读。师生问好。学生动手摸摸,感受。1、学生一起叫“丁丁。”2、学生尝试说:“有1张床。”学生观察图片,尝试说。学生尝试说。学生观察图片尝试回答。4、学生尝试回答:“小朋友在写字。”1、学生看数字1,跟读数字1两遍。2学生尝试齐读1遍。3、学生个别读数字1。 1的认识 第8周 第 15 课时 12年10月26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A组:独立 B组:尝试体验 C:老师协助下学习2、学生能认读、写数字1。3、体验数物品个数的过程,体验正确握笔,书写的姿势。教学重点学生能数出个数是1的物品。教学难点学生能写数字1。教学准备铅笔图片1张,印刷体数字1卡片1张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课堂师生问好二、复习旧知1、出示铅笔图片,问:“小朋友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呀,有几只呢?”学生尝试回答。把图片贴在黑板上。2、用手指表示1。“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手指表示1吗?”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手指表示1,先用拇指、食指、中指表示。再告诉学生:“我们一般都习惯用食指表示数字1。”请学生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边用食指表示1。3、数一数:出示图片“萝卜”“小白兔”“大熊猫”等,学生开火车,轮流说“1个萝卜”“1只小白兔”“1只大熊猫”等。4、认读印刷体数字1,学生先齐读个别认读。 三、新课 写数字11、指黑板上的铅笔图,“小朋友们看看这只铅笔,它里面可有数学知识啊?”2、待学生思考后,演示:把铅笔图上一张拿掉,出现印刷体数字1。总结:铅笔像数字1。3、请学生用食指表示1,老师把食指放在数字1边上,让学生说说,食指像什么。指导学生观察。4、老师在数字格里,示范写数字1,一边写一边告诉学生书写时的顺序。5、指导学生用食指书空。(二)书写指导1、握笔指导。老师示范用食指和拇指手拿铅笔的姿势。指导学生握笔。2、正确书写的指导。老师示范“一拳,一尺,一寸”的正确坐姿。师生问好。学生观察学习。尝试伸手指表示1个。数一数。1、学生观察思考。2、学生观察。3、学生伸出手指,观察并思考回答。1、学生尝试握笔。2、学生观察并尝试做正确坐姿。 1的认识 第9周 第 16 课时 12年10月29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进一步认识数字1。2、进一步掌握伸出1根手指。3、学会数数1。4、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学写数字1。 A组:独立 B组:尝试体验 C:老师协助下学习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数字1。2、学会数数1。教学难点1、进一步掌握伸出1根手指。2、学会点数。3、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学写数字1。教学准备数字1的图片;数量是1的物品若干;PPT“数数1”;作业本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1点名。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数到10。3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1,今天老师考考大家,看大家是不是都记住了。二、新授1复习数字1 看黑板上的数字1的图片,提问这是几?(全体提问,个别提问) 1像什么? 1根手指怎么伸? 1在数字王国里排队排在最前面。2数数1 如果一样东西只有1个,那我们就可以用1来表示它。 丁丁从商店里买了许多东西,可是他不知道到底每个东西买了几个,我们帮他来数一数。 苹果有几个?伸出食指点着它,从1开始数。你能告诉大家苹果有几个吗? 强调:数数的时候,我们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从1开始数,数到哪里没有了,那就是几。 跟老师一起数一数。 学生一个一个上台来数一数。 做一做PPT“数数1”。 打开书本P23,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每种物品各有几个。3写数字1 描一描P23的“1”。 在作业本上描一描“1”。(程度好的可以独立写)。三、课堂小结1数数的时候要伸出食指点着物品数。2数数的时候要从1数起。3回家作业:练习描红1。点名。唱数10。1像什么?1根手指怎么伸?1在数字王国里排队排在最前面。数物品。跟学生一起数。完成书本练习。描一描数字1。 1的认识 第9周 第 17 课时 12年10月31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描红数字1。A组:独立 B组:尝试体验 C:老师协助下学习教学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作业本上学写数字1。教学难点能准确描红数字1。教学准备写数字1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1点名。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数到10。二、新授1复习认读数字1 一起认读数字1。 开火车认读数字1。 说一说1像铅笔细又长。2复习数数1 看PPT“数数1”,独立数。 看实物独立数1。3描红1。 在老师帮助下描红作业本上的1。点名。唱数1-10。认读数字1。开火车认读数字1。说一说1像铅笔细又长。看PPT“数数1”,独立数。 1的认识 第9周 第 18 课时 12年11月2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独立数数2.独立写数。A组:独立 B组:尝试体验 C:老师协助下学习教学重点能正确看图片数数1,并把数字1写在相应的方框里。教学难点能正确看图片数数1,并把数字1写在相应的方框里。教学准备数数1的练习卷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1点名。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数到10。二、新授1复习认读数字1。 一起认读数字1。 开火车认读数字1。 说一说1像铅笔细又长。2复习数数1 看PPT“数数1”,独立数。 看实物独立数1。3看图写数 看黑板上的图画,请你来数一数图画中的物品个数,并把数字写在方框里。 在练习卷中做看图写数。点名。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复习认读数字1。独立数。看实物独立数1。看黑板上的图画,请你来数一数图画中的物品个数。练习。 2的认识 第10周 第 19 课时 12年11月5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认识数字2。2、学会伸出2根手指。3、在老师帮助下在黑板上学写数字 A组:独立 B组:尝试体验 C:老师协助下学教学重点认识数字2。教学难点1、学会伸出2根手指。2、在老师帮助下在黑板上学写数字2。教学准备数字2的图片;PPT“2像什么”。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1点名。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3我们学习过1在数字王国里排队排第一,今天我们来学习1的后面排的是几。二、新授1认识数字2 听数字谣至2,1的后面是几?看老师在黑板上出示的2的图片。这就是数字2。 你觉得数字2像什么呢?看PPT“2像什么”。 我们给它编一个儿歌:2像小鸭水中漂。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学生开小火车读。 卡片提问:这是几?2。 到黑板上来找一找2在哪里。找一找教室里的2在哪里。 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手指来表示2,看老师伸出2根手指,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跟着做,学生独立做。2学写数字2 认识2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写2。 看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2。 小朋友们想不想试一试,那请你也上来写一写吧。(排队上来一个个写)三、课堂总结1提问:数字2排在谁的后面?2卡片提问:这是几?3一起说一说2像小鸭水中漂。点名。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数字谣至2。觉得数字2像什么。学生开小火车读。找一找2在哪里。手指来表示2学写数字2。 2的认识 第10周 第 20课时 12年11月7日个别化教学分层目标1、进一步认识数字2。2、进一步掌握伸出2根手指。3、学会数数2。A组:独立 B组:尝试体验 C:老师协助下学习。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数字2。2、学会数数2。教学难点1、进一步掌握伸出2根手指。2、学会点数。教学准备数字2的图片;数量是2的物品若干;PPT“数数2”。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1点名。2看老师数一数班级里一共来了几个小朋友。听老师从1数到10。3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2,今天老师考考大家,看大家是不是都记住了。二、新授1复习数字2。 看黑板上的数字2的图片,提问这是几?(全体提问,个别提问) 2排在哪个数字后面?跟老师看着黑板上的数字1、2读一读。 2像什么? 2根手指怎么伸?2数数2 看黑板上的图片,数一数小鸭有几只一起数,学生上台数。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