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九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632316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九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九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九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九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家兔能生活在陆地上,最关键的特点是( )体毛光滑柔软,并随季节的变化进行换毛后至肌肉特别发达,奔跑、跳跃速度快,以便觅食、逃避敌害能在空气中呼吸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两种类型,适于吃植物性食物用乳汁哺育幼仔ABCD2 . 唐朝诗人刘国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所描述的植物类群应该具有的特征是( )A大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进行分裂生殖B植株都有明显的根、茎、叶的分化,用种子繁殖后代C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3 . 种植农作物时要及时松土的直接原因是(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促进植物进行蒸腾作用4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B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C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5 . 下列对安全用药和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类非处方药可在超市处自行购买B被毒蛇咬伤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捆扎伤口近心端急救C实施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是胸部两侧肋骨处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 . 下面是某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主要物质含量(克100毫升)的比较表,其中表示葡萄糖含量的一组是( )AA组BB组CC组DD组7 . 下面不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是( )A某人每天定时测定血糖含量B学校组织集体注射流感疫苗C医院成立传染病治疗中心D校医在教室内喷洒消毒液8 . 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在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痛觉C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D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9 . 某矿工被困井下,下列物质中,对其维持生命很重要但又不能提供能量的是( )A脂肪B糖类C水D蛋白质10 . 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细胞分裂后,染色体数目是( )A46条B23条C47条D46对11 . 我们通常“十人九胃”,它表示的是胃病发病率较高.2016年4月8日上午,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举办“护胃行动”多学科大型“护胃日”义诊活动胃属于( )A细胞B器官C组织.D系统12 . 小明为了减少蚯蚓在地面爬行时遇到的阻力,便于观察,给蚯蚓体表涂上一层凡士林,蚯蚓会( )A运动加快B死亡C身体不动D运动减慢13 . 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P”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A“P”和“6”B“b”和“9”C“b”和“6”D“d”和“9”14 .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III代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B尿素C葡萄糖D二氧化碳15 . 下图表示某植物组织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B过程b是细胞的分化过程C过程c形成的细胞都不具有分裂能力D过程b、c是生物生长繁殖的基础16 . 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B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C汗液通过皮肤排出D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17 . 图为昆虫的变态发育模式图,已知为卵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为蛹期,为幼虫期B若此图表示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C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时期18 . 下列骨中,不是四肢骨的是( )A股骨B肱骨C椎骨D尺骨19 .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的组成是( )A胚芽、胚轴和胚根B胚芽、胚轴、胚根、子叶C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D胚芽、胚轴、胚根、胚乳20 . 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与目的不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活动操作步骤目的A检测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接种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耗尽叶中原有淀粉C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避免偶然性D观察酵母菌用放大镜观察认识酵母菌的结构AABBCCDD21 . 下列物质中,不从叶表皮上的气孔进出的是( )A水B二氧化碳C氧D无机盐22 . 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根据生物学原理可采取的措施有( )A增加光照,提高温度B白天增加光照,夜间提高温度C减少光照,降低温度D白天增加光照,夜间适当降温23 . 我国有不少的珍稀特有树种,曾赠送给台湾且被誉为“鸽子树”的是A银杉B珙桐C水杉D桫椤24 . 下列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皮脂腺B胰腺C垂体D泪腺25 .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黄为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提供养料B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开始进行细胞分裂C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D婴儿的出生是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26 . 蛔虫生活在小肠内而不被消化的原因是( )A人体的消化液不能消化活的动物B蛔虫生活在没有消化液的地方C蛔虫体表细胞生长快D蛔虫体表有角质层27 . 水生动物为了适应水生生活,它们的运动器官分别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鹅的前肢变成翼鱼有流线型身体 青蛙趾间有蹼鲸鱼的前肢、尾变成鳍状物 虾有游泳足ABCD28 . 将中等产量的种子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实验田中,得到产量高的种子甲和产量低的种子乙。将甲和乙分别种在同样的普通农田中,预计产量为( )。A甲中产,乙中产B甲低产,乙高产C甲中产,乙高产D甲高产,乙低产29 . 如图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作用强弱的关系。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是A0BaCa+bDb30 . 人体内能够运输物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运动系统31 . 下列关于生物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生活都需要营养B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32 .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 )A相似程度B不同程度C独特之处D区别之处33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一成不变的34 . 白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叶脉35 . 人类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如果一个单眼皮的男性与一个双眼皮的女性结婚,生下的后代全是双眼皮,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Bb、Bb Bbb、Bb Cbb、BB DBb、bb或BB、bb二、综合题36 .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两部分组成。(2)消化道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是_(填序号),它能对_进行初步消化。(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填序号),其分泌的消化液是_,其消化脂肪的方式属于_。(4)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填序号)。37 . 风吹大地春日美,雨润田园菜花香。每年3月18日左右,醴陵清水江油菜盛开,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如图为油菜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表示细胞的_,此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复制。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_(填选项)。A与原细胞一样B是原细胞的两倍C是原细胞的一半D不确定(2)与人体细胞相比,油菜细胞特有的结构除液泡、叶绿体外,还有_。(3)图丁为油菜的花,属于植物体的_器官。(4)油菜种子因脂肪丰富常被用来榨油,请问种子是由雌蕊中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来?_。(5)与人体相比,油菜没有而人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_。38 . 以下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植物由小到大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_。这种成分主要由乙中的 _吸收,再由茎中的_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2)图甲是植物的芽,由于细胞的_,芽才会逐渐生长发育。(3)大豆种子中贮存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是由图丙中的 _经受精作用发育而成。(4)研究表明,当植物遇到干旱时,体内“抗旱蛋白”能促进该植物关闭气孔、休眠、生长抑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水分的_。(5)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_。39 . 食物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请填空:(1)淀粉经过消化后分解成_,才能被人体吸收。(2)蛋白质经过消化后分解成_,才能被人体吸收。(3)各种营养物质被_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