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87684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B)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在玻璃瓶甲中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其位置,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水槽内的水加热到沸腾时( )A甲瓶内水温达到100,乙瓶内水温达不到100B甲瓶内的水沸腾,乙瓶内的水不沸腾C甲瓶内的水不沸腾,乙瓶内的水沸腾D甲、乙瓶中的水都不会沸腾2 . 现有氢气、氧气、空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五种气体,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提供的用品有:火柴石灰水石蕊试液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沾有石灰水的小烧杯应选用( )ABCD3 . 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AABBCCDD4 . 小明做了一个小实验:在一支小试管中加入约2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糖。在试管的外壁用红色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迅速溶解后,发现液面低于原先所画的水平线。这一事实可以说明:A白糖发生了化学变化B分子间存在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一原子5 . 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AN和CO2:伸入燃着的木条B铁粉和碳粉:磁铁吸引C氯化钠和硝酸铵:加水DCO和CO2:滴加紫色石蕊试液6 . 下列化学知识归纳整理的相关内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数轴表示B.化学巨匠及杰出贡献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盐法C.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D.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后点燃CO还原CuO先加热后通入CO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缺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A.A B.B C.C D.D7 .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物质溶于水时,可能会有化学变化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8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预防煤气中毒B置换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C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D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9 . 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CO2(HCl)NaOH溶液洗气BNaCl固体(Na2CO3)稀盐酸溶解、加试剂,蒸发结晶CCaO(CaCO3)H2O过滤DKNO3溶溶液(KOH)MgSO4加入适量试剂,过滤AABBCCDD10 .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NO4、SO2、PM2.5B混合物:铁锈、碘酒、稀有气体C酸:H2SO4、HNO3、NaHCO3D人体所需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11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单质,丙一定是化合物B乙、丙变化的质量比是1:6C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D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12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B溶剂量不变时,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质量一定越大C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13 . 如下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其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ABBCCDD14 . 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或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用石蕊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酸D水进入集气瓶中至刻度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二、填空题15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问题(1)自来水净化过程中用到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_性。(2)牙膏中常见的摩擦剂有碳酸钙粉末,构成碳酸钙的阳离子符号为_。(3)营养丰富的早餐,如牛奶、鸡蛋中重要的营养素是_。(4)玻璃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5)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_。(6)轻轻打开汽水瓶后产生大量气泡,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有关。(7)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_。三、实验题16 . 某实验创新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其操作步骤如下:取一片铜片,用砂纸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呈光亮的紫红色;用酒精灯将上述铜片烧到红热后,立即伸入到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表面变成色;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经烘干处理过的木炭粉,再将经过处理过的铜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按照右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种仪器;加热大试管,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热方程式为: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后,先移走导管,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用镊子取出铜片,洗净后观察。回答下列问题:填写上述各空; 中用到的夹持仪器是(填名称) 中“先”、“后”颠倒,造成的后果是:。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埋入木炭粉的部分。17 .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类型是_。(2)利用上面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你选择的装置按合理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为_,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为_,瓶内盛放的干燥剂为_。(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理由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理由是_。1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检验气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B装置为发生装置,使用时应往长颈漏斗中倒入_(填物质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用G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选填 “a”或“b”)进入:如果选用C装置为发生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3)现用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要证明上述反应的发生,需向甲中加入_(填试剂名称),若要用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若用不加催化剂的方法制取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若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填选项字母)。a 能与水反应 b 能与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 c 密度与空气接近 d 密度比空气小四、推断题19 . 如图AF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固体,B、C组成元素相同,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X和Y能发生中和反应,E的俗称为小苏打,F是厨房常见的调昧品之一(图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的固体俗称为_、物质Y可能为_(填化学式);(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_,EF_;(3)B、C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五、科学探究题20 . 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7(填“等于”、“小于”、“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同学对探究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NaOH;猜想三:_。(交流讨论)你认为猜想_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锌粒逐渐减少,有_产生。猜想三成立方案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三成立,你认为还可选择的药品是_(填字母序号)A BaCl2溶液 B Cu C Fe2O3六、计算题21 . 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10g混合物,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100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反应,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l)上表中m=_、n=_(2)请计算镁元素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_(3)第四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填空题1、三、实验题1、2、3、四、推断题1、五、科学探究题1、六、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