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87125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都是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将有毒物转化为无毒物质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2 . 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探究木炭具有吸附性D探究溶剂性质对溶解的影响3 . 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4 . 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中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收 NOx(如NO、NO2等)的物质是BaOBCO2过多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C上述工作图中共有3种氧化物D该技术实现了NOx(如NO)气体通过NSR技术转化为N2,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5 .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锌和稀硫酸;石灰石和盐酸;硝酸铵和水;固体氢氧化钠和水ABCD6 . 用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B石蕊试液C澄清石灰水D闻气味7 .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车圈表面镀铬防锈B用焦炭制墨汁书写字画C用碳酸氢钠自制汽水D刷石灰浆保护树木8 . 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安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往试管里装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后装入药品C检查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装置一会,后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9 . 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氢气和氮气10 . 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能成功的是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用铅笔芯粉末加入锁芯打开生锈的铁锁C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用干冰制造影视舞台上的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11 . 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会出现的是( )A变红,不变红B变红,不变红C比先变红,、不变红D比先变红,、不变红12 .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B化学与生活石墨有良好导电性用作电极氢氧化钙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肥皂水显碱性减轻蚊虫叮咬后的痛痒C化学与材料D物质的鉴别铝、钢金属材料合金、合成纤维有机合成材料硬水和软水分别加肥皂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13 . 化学知识中有许多“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的质子数一定大于其电子数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1gH2和8gO2充分反应,不一定生成9g水D实验室制CO2不一定需要含碳的物质14 . 下列实验不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15 .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组合可用来制取氢气B装置组合可用来制取氧气C装置可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D装置组合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16 . 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原子种类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原子数目不同17 .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验二氧化碳B检查气密性C干燥气体D过滤液体18 . 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制酸碱指示剂1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纸花变成红色C用燃烧的木条能检验出二氧化碳与氮气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区分氧气和空气二、多选题20 .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A物质的鉴别: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三种气体B物质的制备:选择合适催化剂,将水变成油C物质的应用:镁燃烧产生耀眼白光,常用于制作照明弹D物质的分离:可以用蒸馏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三、填空题21 . 试用化学符号填空:(1)干冰_;(2)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_;(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22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23 .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1)铁在氧气中燃烧(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4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25 . 碳酸氢铵受热时发生的分解反应为:NH4HCO3=NH3+CO2+H2O,分析后回答。(1)加热NH4HCO3时,闻到一种刺激性气味,由此推测生成物中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2)该反应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其主要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四、实验题26 .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发现如图装置,利用该装置完成如下实验。(1)向广口瓶中加入液体至没过导管下端,打开止水夹a,下列现象能够说明气密性良好的是_。A拉动注射器,能够看到广口瓶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B推动注射器,能够看到烧杯A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2)广口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烧杯B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通过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若只打开止水夹b,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只打开止水夹a,在烧杯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从注射器中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若注射器中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然后打开止水夹a,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7 . 化学小组选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1)仪器的名称:a:_,b: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3)写出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是 D(或E) (填标号),利用了氧气的_性质。(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证明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5)若用E装置干燥氧气,气体应从_(填“c”或“d”)端进入。(拓展设问) (6)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发生的文字表达式为_。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_,开始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_。28 . 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几个性质实验:(1)A中看到的现象有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化学性质是_。(2)B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试液变成_色,将所得液体加热,发生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五、科学探究题29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同学们发现两支蜡烛都熄灭了。(提出问题)实验A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所以蜡烛熄灭。猜想2:烧杯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蜡烛熄灭。(进行实验)实验I:点燃蜡烛,塞紧胶塞。待蜡烛熄灭后,用放大镜照射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实验II:经检测,实验A中,蜡烛熄灭时,烧杯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3%。在集气瓶中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收集气体,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和燃烧的红磷,实验记录如下:V(O2):V(CO2)蜡烛红磷1:4燃烧燃烧1:5燃烧燃烧1:6熄灭燃烧1:9熄灭燃烧(解释与结论)(1)实验B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2)实验I的目的是_。(3)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4)实验II证明猜想2错误,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5)结合实验I与实验II,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实验反思)(6)通过此实验,同学们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如_。六、综合题30 . 我市某超市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下,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包装标签上钙含量是指什么(填单质钙、碳酸钙、钙元素中的一种)。(2)为了测定此盐中的钙含量是否属实,取20g这种加钙食盐,加入足量稀盐酸,经测得生成0.264g二氧化碳。请计算20g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通过计算判断,此盐中的钙含量是否属实?(填“是”或“否”)。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多选题1、三、填空题1、2、3、4、5、四、实验题1、2、3、五、科学探究题1、六、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