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78441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2 .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B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实验3中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D实验4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FeFeCl3CuBNaOHH2OCa(OH)2CO2H2OO2DCuSO4CuCuO4 . 诗词、谚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下列语句中隐含着物质的变化,其中只隐含物理变化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 . 大多数酸和碱具有腐蚀性,所以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后再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涂在患处B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硫酸涂在患处以起中和作用D稀释浓硫酸时直接向水中倾倒浓硫酸6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C甲、乙、丙、丁可分属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若甲为20g、乙为15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35g7 .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物质,认识正确的是A草木灰属于化肥B红薯富含糖类C氢气是不可再生能源D有机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8 .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少多B弱C小大D小大9 .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氯化氢(HCl)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小明的操作和相关现象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氯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B氯化氢溶于水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C试管内液体的pH7D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改为酚酞溶液,可看到蓝色喷泉10 .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11 .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B过滤C稀释浓硫酸D量取9.3mL液体12 .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天然水中所有杂质B生活污水、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13 .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ABCD14 . 能证明一杯t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少量水,有部分晶体析出B降低温度,杯底有蔗糖析出C加入少量蔗糖,搅拌后蔗糖不溶解D加入少量蔗糖,搅拌后蔗糖溶解15 . 已知溶液的导电性与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如两个氯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导电性相当)。现向含有Ca(OH)2和NaOH的混合液中通入CO2气体,下列测得溶液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与通入CO2气体体积(V)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BCD16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印染厂的污水呈碱性,可以加入H2SO4进行中和B胃酸过多时,可以服用一些碱性药物来中和C熟石灰可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D要消除蚊虫在人皮肤内分泌的蚁酸,可以在皮肤上涂抹一些食用醋二、填空题17 .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请回答下面问题:(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元素(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18 . 现有氧气、氢气、铁、稀硫酸、水、氧化铜、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不能重复使用)。(1)化合反应_;(2)分解反应_;(3)置换反应_;(4)复分解反应_。19 .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KNO331.645.885.5110169(1)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甲”或“乙”);(2)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若使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C将烧杯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D若将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20 . 根据下列化学用语,按要求填空:aCa2bClcC de 表示意义最多的是(填序号); 表示结构相对最稳定的原子是(填序号); a与d两粒子结合形成物质的化学式是。21 . 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1)这些物质分别是(用化学式填空):甲:_乙:_丙:_丁:_(2)甲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22 . 在一次实验操作考查时,老师给出了三组考签:A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B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C 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1)小桦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小桦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_(填“A”“B”或“C”)组实验。该实验无须用到的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小芬同学抽到的是“配制50g 15%的氯化钠溶液”的考签。通过计算,她需要称量NaC1的质量为_g,量取水时,当加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接近所需的体积时,应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_。23 .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写出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收集装置可以用_(填字母序号,下同)。(3)通过F装置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 “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是:_。(4)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收集装置为_。(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四、计算题24 . 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氯化钠溶液。(1)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溶液,需氯化钠固体和水质量为_;(2)若将配制好溶液的蒸发掉5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填空题1、2、3、4、5、三、实验题1、2、四、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