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571630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B用水不断地冲洗汽车C沐浴擦香皂时暂时关上喷头D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卫生间3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蜡烛熔化C食物霉变D汽油挥发4 .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 O2将 HCl 转化成 Cl2,可提高效益,主要流程如图,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需要不断补充 CuO,该转化才能持续进行C该转化可表示为:4HCl+O2Cl2 +2H2OD理论上,每消耗 36.5gHCl 就会产生 71gCl25 .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C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D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6 . 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废弃塑料瓶属于ABCD7 . 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甲:NaHCO3、稀盐酸乙:NaOH溶液B甲:Mg、稀硫酸乙:Ba(NO3)2溶液C甲:MgO、稀盐酸乙:AgNO3溶液D甲:Cu、稀硫酸乙:BaCl28 . 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完全相符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为碳酸盐B向某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该气体是 CO2C将黄铜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明显刻痕组成改变导致性能改变D电解水生成的 H2和O2的质量比为 2: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AABBCCDD9 . 瓷碗、煤气、菜刀与冬瓜的聊天记录如下,其中所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气:我燃烧了B瓷碗:我被摔碎了C冬瓜:我腐烂了D菜刀:我生锈了10 .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探究甲烷含有氧元素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AABBCCDD11 . 根据如图R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推测m的值为A10B16C18D2012 . 要证明硫酸中混有少量盐酸,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锌粒,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D先加入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取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13 .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4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点燃一小团棉花,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二、填空题15 . 有:A空气;B铝;C碳;D二氧化碳;E水;F氯酸钾;G二氧化锰;H墨水。(填序号):(1)属于非金属的单质有_;(2)属于氧化物的有_;(3)属于化合物的有_;(4)属于混合物的有_;(5)属于金属单质的有_16 .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含有金属镍(Ni),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Ni2HCl=NiCl2H2NiO2HCl=NiCl2H2ONiO24HCl=NiCl2Cl22H2O分析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1)金属镍(Ni)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3)反应中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17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医疗急救时要用到贮存在蓝色钢瓶中的氧气,两个氧气分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2)调味品“加铁酱油”中铁元素一般以亚铁离子形式存在,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能减少空气污染,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18 .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小明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菜香,这证明了微粒的分子具有_性质。(2)小明提醒正在炒菜的妈妈,若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3)小明家新买了某一品牌净水器,活性炭是净水器中的重要物质,活性炭净化水时,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质;小明为了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为软水,可使用_;(4)小明家厨房中有两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用纯碱和食盐,除了用品尝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厨房中的_将两种物质鉴别开来。(5)小明妈妈刷洗锅碗时,通常用洗洁精去除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作用。(6)小明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元素_(填名称)。(7)如图是一种盐汽水的营养成分表。该汽水含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中的_种。“钠118毫克”是指_的质量(填“钠单质”或“钠元素”)。三、实验题19 . 请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b是_(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填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2),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面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_四、推断题20 . 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1)D的化学式是。(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填序号)。氯化铜 氢氧化钾 银五、科学探究题21 . 煤是一种化石燃料,某化学小组同学对其组成元素进行了相关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煤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2)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化学式是_,依据的原理是_。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A实验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同学根据A实验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得出:煤中含有_元素,根据B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煤中含有碳元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的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2:乙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实验现象)(1)装置C中的现象是_。(2)装置D中的现象是_,相应的方程式为:_,该反应在实验室可用来检验_。(实验结论)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实验反思)(1)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2)实验中装置C的作用是_。(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_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拓展运用)通过该探究活动知道了如何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其方法是_。22 . 小花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锈生成铜绿的条件,小花与她们的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一)探究铜绿的组成。(查阅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铜绿受热易分解。(实验设计)小花同学从铜制眼镜框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绿,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了铜绿中含有_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铜绿中含有_元素。小阳取下少量试管内反应后的剩余物,放人另一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_元素。(实验结论)_。(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查阅资料)1铜绿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写出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2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实验设计)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平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的(实验结论)铜生锈是铜与氧气、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思应用)写出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两种不同原理的方法_。六、计算题23 . 已知:CO2+H2O+Na2CO3 =2NaHCO3。某温度下,向60.6 g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至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析出,过滤,分别得到11.98 g固体和53.02g溶液。请计算:(1)参与反应的CO2质量_。(2)过滤后的溶液中,碳酸氢钠与水的质量比_。24 .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二氧化碳(CO2)_(2)硫酸(H2SO4)_(3)氯酸钾(KClO3)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填空题1、2、3、4、三、实验题1、四、推断题1、五、科学探究题1、2、六、计算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