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试题08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40327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论试题0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教学论试题0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教学论试题0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专业 化学教学论 期末考试试卷( H ) (时间 120 分钟)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有 1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 ) A. 图式 B. 同化 C. 顺应 D. 平衡 2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 A. 第一层级 B. 第二层级 C. 第三层级 D. 新的综合的方法 3 、教学目标是指( ) A. 预期的教学效果 B. 教学目的 C. 培养目标 D. 课程目标 4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 )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习题课 C. 化学实验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5 、 下列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 高信度必有高效度 B. 高效度必有高信度 C. 高信度不一定有高效度 D. 高效度不一定有高信度 6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 A.BF 3 B. H 2 O C. SiCl 4 D.PCl 5 7 、 24g 硫和 32g 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 ) A. 16.8L B. 33.6L C. 22.4L D. 5.6L 8 、关于电解 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 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溶液呈棕色 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9 、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2004 年高考题 * 上海卷) A. 含磷洗衣粉 B. 酒精 C. 氟里昂 D. 含汞电池 10 、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 ) A. 有放射性 B. 易燃、易爆 C. 能导电 D. 有剧毒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 、 和 。 12 、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是 、 、 和 。 13 、 2003 颁布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明确指出 , 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 , 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 、 、 。 14 、化学教学过程以实践、实验为基础,必须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是指 和和 ;两个“转化”是指 和 。 15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着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分别是、 和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6 、简述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 17 、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18 、如何理解化学教学过程中“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19 、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0 、你认为 21 世纪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有哪些? 四、设计题。( 8 分) 21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 5 分钟之内) 五、论述题。( 12 分) 22 、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 ” 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 300 字)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考试试卷( H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BC CD A BC C C C B B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 人格,知识和能力 12. 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 13.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知识转化为真知,真知转化为能力 15.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6. ( 1 )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 2 分 ( 2 )第二层级: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 2 分 ( 3 )第三层级:新的综合的方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 2 分 17. ( 1 )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要素的多项性; 2 分 ( 2 )主导性与主体性; 2 分 ( 3 )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 1 分 ( 4 )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1 分 18. 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主体与客体(学习对象)通过学习者的外周活动与中枢活动这两种活动形式而展开的,没有活动也就无所谓教学过程,但是教学活动又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化学教学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6 分 19. ( 1 )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察与思考整合与结论 3 分 ( 2 )基本要求: a. 实验的目的性 b. 保证实验的成功 c. 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 d. 实验操作规范 e. 边示范边讲解 f. 尽量提高可见度 3 分20. 终身学习的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心理辅导的能力;亲和力。 6 分 四、设计题。( 8 分) 21. 要求按模式的结构设计。参考案例: 提出问题: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S 和 Cl 2 都是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那么他们之间的氧化性强弱的关系如何呢? 1 分 猜想与假设: 从他们的原子结构看,他们都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氯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硫强。而氧化性是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故得电子的能力为:氯大于硫。因而可推测他们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为: Cl 2 S 。 2 分 实验验证: ( 3 分)( 1 )组织引导学生设计验证的实验方案:依据氧化性强弱不同。 Fe+S Fe+ Cl 2 可通过反应后检验产物成分判断。 ( 2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 KSCN 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 S 把铁氧化为 +2 价。 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 Cl 2 把铁氧化为 +3 价。 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他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Cl 2 S 。 1 分 整合应用: 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氧化而得到的是( ) ( 1 分) A 、 FeS B 、 Fe 3 O 4 C 、 FeCl 3 D 、 FeCl 2 五、论述题。( 12 分) 22. 1. 必要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教学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它有彼此协同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智力因素;二、非智力因素(或情意因素)。 2 分 A 、智力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个体身上具体形成和表现的各种能力,它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和处理,因而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和操作者。 基础条件知识,技能 能力 促进 技能可以简化智力活动的内容,技能通过实践训练形成。 3 分 B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个体身上形成和表现为学习态度。使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学习活动需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学习成绩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物,调查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大多是情感因素缺乏。 3 分 ( 1 )忽视化学学习动机培养,常以考分高低奖罚学生。 ( 2 )忽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3 )教师偏爱优生。 2. 实施方略: ( 1 )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加强 STSE 教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绿色化学; ( 2 )多做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情操。 ( 3 )改进教学方法。 4 分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