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D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8287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D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D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D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检试卷D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 .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D .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2. (2分)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 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 (2分)2017年12月4日,我国迎来了第四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 . 十一届三中全会D . 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 (2分)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A . B . C . D . 5. (2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其错误的共同点是( ) A . 对党内问题性质作出错误判断B . 严重的“左”的错误C . 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D .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6. (2分)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 A . 邓稼先两弹元勋B .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C . 王进喜铁人D . 张謇状元实业家7. (2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A . 土地改革运动B . 农业合作化运动C . 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8. (2分)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图中从E点到F点我国城镇人口增加非常快,其主要原因是( )A . 一五计划推动B . 大跃进运动开展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 . 实行了改革开放9. (2分)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 A . 深圳B . 汕头C . 厦门D . 浦东10. (2分)王鹏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他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请你帮帮他。( )A . 毛泽东思想 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B . 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C .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计划经济 中国特色D . 迎接胜利 走自己的路 一国两制 三个代表11. (2分)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展开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一些列重大成就。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万隆会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A . B . C . D . 12. (2分)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 . 新中国的成立D .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3. (2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C .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4. (2分)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作地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上述现象表明( ) A . 私营企业拥有一定经营自主力B . 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私营经济的主体地位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走向深入15. (2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A . B . C . D . 16. (2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指的是( ) A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 . 改革开放道路C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7. (2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指的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创新A . B . C . D . 18. (2分)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 . 加强民族团结B . 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C . 维护祖国统一D . 促进民族和解19. (2分)“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 . 台湾的根本权益B . 香港和澳门的根本权益C . 大陆的根本权益D . 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权益20. (2分)“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 .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C .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 .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二、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21. (25分)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古代篇】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近代篇】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全集【现代篇】材料四:下图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7519505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材料五: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材料中的诏令表明了元世祖治理国家的什么态度?元世祖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3)材料体现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主张?材料中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是什么?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又是如何阐述的?(4)材料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5)材料中的“土地承包”与我国农村的哪一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2.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歌曲中感悟历史歌词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歌词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春天的故事(1)歌词一中所提到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人分别是谁(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3)歌词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4)歌词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这件事起到什么历史作用?(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歌词一中的“旗帜”指的是什么?23. (20分)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政策回顾:(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实行_的土地政策。 (2)1953年,党中央为现实工业化的需要,决定对农业实行_。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和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 (5)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后果?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7)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3-5、23-6、2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