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6098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七上临沂月考)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下列最早品尝到米饭的先民在( ) A . 北京周口店B . 陕西半坡村C . 山东大汶口D . 浙江河姆渡2. (2分) (2017七上姜堰期中) 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半坡遗址4. (2分) 赵明同学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今年暑期他准备去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你觉得他应该到( )A . 云南省元谋人遗址B . 浙江省河姆渡遗址C . 陕西省半坡遗址D .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5. (2分)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原始居民C . 半坡原始居民D . 大汶口原始居民6. (2分) (2016七上同安期中)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的种植 家畜饲养 聚落城市的出现A . B . C . D . 7. (2分) 我国境内原始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B .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C . 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半坡居民D . 半坡居民、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8. (2分) 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居民。A . 水稻B . 粟C . 白菜D . 芥菜9. (2分) “秦淮八绝” 为八套秦淮风味名点小吃,其中桂花夹心小元宵的主要食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食( )A . 水稻B . 小麦C . 粟D . 玉米10. (2分) (2019聊城) 诗经中的“千耜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原因主要是( ) A . 劳动力充足B . 技术落后C . 生产工具简陋D . 农作物品料单一11. (2分) (2019七上潮安月考) 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半坡遗址的下列发现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 A . 粟粒遗存B . 家畜遗骨C . 磨制石器D .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12. (2分) (2019射阳模拟) 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旱。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 . 洞穴B . 干栏式房屋C . 搭上草棚的水井D . 半地穴式房屋13. (2分) (2019武城模拟) 文物是发现历史、证实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 (2019七上北部湾月考) 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居民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 .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 . 逐渐推广牛耕技术C .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 .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15. (2分) (2019七上深圳期中) 考古发掘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促使其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 学会建造房屋B . 原始农业的发展C . 自然条件的变化D . 妇女的重要作用16. (2分) (2018九上深圳月考) 下图图建筑里居住的应该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原始居民D . 半坡原始居民17. (2分) (2019太仓模拟) 下图是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制作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这类文物可以用来证明我国古代( ) A . 纺织技术的起源B . 青铜技艺的高超C . 原始农业的发展D . 商品交易的活跃18. (2分) (2017七上禹城月考) 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火的使用B . 农业生产的发展C . 出现了国家D . 会建造房屋19. (2分) (2017七上太康月考) 原始农业为古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的出现 磨制工具的发展 火的使用A . B . C . D . 20. (2分) 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B .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 .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 . 半坡聚落会制造彩陶,河姆渡会制造黑陶21. (2分) (2017七上盘锦期中) 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22. (2分) (2016七上平凉期中)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 . 学会了建造房屋B . 自然环境的改善C . 原始农业的发展D . 人工取火的实现23. (2分) (2016七上安丘月考) 吃水不忘打井人,最早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原始居民D . 河姆渡原始居民24. (2分) (2017七上永定期中) 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 . 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C .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 . 半坡居民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25. (2分) (2017七上东莞月考)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B . 火的使用C . 能建造房屋D . 使用陶瓷26. (2分) (2019七上龙岗期中) 在半坡遗址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 A . 彩陶B . 白陶C . 黑陶D . 青铜器器皿27. (2分)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火的使用B . 农业生产的发展C . 能建造房屋D . 使用陶瓷28. (2分) (2018七上罗湖期末)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 人工取火的发明B . 饲养水平的提高C . 建房技术的进步D . 生产工具的改进29. (2分) (2017八上滕州月考)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0. (2分) (2017七上费县月考)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C .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 . 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85分)31.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七千年前的奇迹材料三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请回答:(1) 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2. (20分) (2015七上务川期末)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分析回答:(1) 什么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2) 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33. (5分) (2017七上盐都月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材料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材料四:(1) 材料一中分别为什么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3) 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34. (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古民遗址 ,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用水牛骨骼做的农具。材料二:195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一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磨制石器的农具、粟粒、白菜种子。(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各是什么遗址?(2) 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处遗址有什么相同与不同?(3) 归纳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35. (20分) (2017七上彝良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国的古人类中有哪些使用打制石器?图7中所示的劳动工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些工具的使用有何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书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9所反映的发明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由谁对这项发明进行了技术改进?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85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