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4622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一、 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2017七上华安月考) 根据考古发掘,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 . 蓝田人B . 元谋人C . 北京人D . 山顶洞人2. (2分) (2017七上邹平期中) 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是( )促进了西域同汉朝的经济文化 促进了中国与西域、欧洲的友好往来 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A . B . C . D . 3. (2分) “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襄阳的隆中,下列与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 袁绍B . 诸葛亮C . 孙权D . 曹操4. (2分) (2018连云港) “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 A . 缀术B . 周髀算经C . 九章算术D . 自然史5. (2分) (2017福州模拟) 2015年3月,北京发现了千年古墓群,其中东汉晚期的墓室形制具有“胡人”(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因素。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A . 胡汉墓葬文化相似纯属巧合B . 胡汉墓葬文化本来就相似C . 胡汉之间民族融合相互学习D . 胡汉之间相互歧视与排斥6.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 繁荣开放的社会7. (2分) 下列政权中,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曹魏 西晋 前秦 北魏 东晋A . B . C . D . 8. (2分) (2017七上泗阳期中)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 . 周朝B . 秦朝C . 汉朝D . 唐朝9. (2分)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有可能记载于( )A . 论语B . 九章算术C . 孙子兵法D . 伤寒杂病论10. (2分) (2017惠民模拟) 以时序为基础,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下列朝代更替,正确的( )A . 西汉一东汉一三国南北朝B . 两汉三国二两晋南北朝C . 两汉两晋南北朝一隋唐D . 两汉一宋一齐一梁一陈一隋11. (2分) (2018七上孟村月考) 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到了东汉时期,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光武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 . 减轻农民负担B . 整顿吏治C . 镇压农民起义D . 缓和民族矛盾12. (2分) 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 ) A . 孔子的学说B . 老子的学说C . 墨子的学说D . 韩非子的学说13. (2分) 下图为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处应为( )A . 长安B . 涿郡C . 临安D . 广州14. (2分) (2016七上无为期末) 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 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B . 汉武帝雄才大略C .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D . 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15. (2分) (2017濠江模拟)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下面图片与文字体现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是( ) A . 是都江堰。它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 . 体现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C . 是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D . 总结中国农业和药物学的成就16. (2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 黄帝B . 舜C . 禹D . 启17. (2分) (2017扬州模拟) 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行省制D . 科举制18. (2分) (2018七下大庆开学考) 华夏族的主干是我国哪一民族( ) A . 回族B . 汉族C . 藏族D . 蒙古族19. (2分) (2017镇江模拟) 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A . 采纳晁错“削藩”建议B . 颁布“推恩令”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 推行行省制度20. (2分) (2017七上泗阳期中) 春秋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发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 . 战争频繁B . 诸侯争霸C . 百家争鸣D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1. (2分) (2017七上滨州月考)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实行分封制,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 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2. (2分) (2018七上江都期末)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 . 黄帝时期B . 夏朝C . 商朝D . 西周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56分)23. (20分) (2017七上唐河期中)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各举一例说明。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3) 依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24. (6分) (2016七上简阳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 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 两则材料反映了哪段时期的历史?(2) 材料二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试评述他们胜败的原因。(至少写两点)(3) 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文学中的历史,你认为如何处理文学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如何对待?25. (6分) (2017七上张家港期中)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毛主席诗沁园春雪(19360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回答:(1) 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 (2) 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还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三大官职,哪个官职负责管军事? (3) 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创办什么学校? (4) 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一淡你的认识。 26. (10分) (2018七上阜宁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相互渗透,取长补短。请回答:(1) 秦朝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为此,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的伟大建筑工程是什么? (2)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一商贸路线的开通有关?起了什么作用?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哪些民族开始迁入中原地区?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怎样的? (4)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 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27. (14分) (2016七上遂宁期末)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辽阔的疆域结成大一统的整体。西汉继承秦制,经过前期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开拓,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问答材料一: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图一是秦统一货币图,图二是秦统一文字图。请你说出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全国规范使用的文字是什么?(2)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3) 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4)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的问题,实行了什么措施?(5) 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A . 都是开国皇帝B . 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C . 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D . 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6) 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56分)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