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35949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泯(mn)灭 义愤填膺(yn) 哺(b)育 相形见绌(ch)B . 别墅(sh) 长吁(x)短叹 阔绰(chu) 鳞次栉(zh)比C . 惬(xi)意 孜孜(z)不倦 剽(pio)悍 戛(g)然而止D . 亘(gn)古 恃(sh)才放旷 地窖(go) 深恶痛疾(w)2. (2分)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位歌手在众多选手中艺压群芳,鹤立鸡群,实在让人称赞。B . 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C . 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联,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D .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B .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C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D . 2013年6月12日,正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邀游太空的3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送来了端午祝福。4. (2分)下列短语,与“她的眼睛”结构类型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失重的铅笔 恭敬地鞠躬 太空一日B . 热得难受 延续下去 分享快乐C . 感情丰富 睡眼蒙眬 海市蜃楼D . 保护环境 天涯海角 心有灵犀5. (2分)选出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 ) A . 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宋B . 水调歌头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C . 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D . 醉翁亭记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北宋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6. (2分)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汉字。 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_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_了。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古诗文默写 闲来垂钓碧溪上,_。_,病树前头万木春。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沁园春雪中描写雪后群山、高原壮观景象,化静为动的对偶诗句是_,_。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两句是:_,_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富有哲理地表达自己笑对人生悲欢离合的豁达胸襟的句子是:_,_,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8. (11分)语文实践活动。正是桃红柳绿的春日,来自中外的一群游客坐船沿着古运河缓缓前行,观赏着古运河两岸美景,感受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导游小姐深情并茂地介绍道:“千年古运河在扬州与滔滔长江相交汇,给水乡扬州带来了一片生机。古运河像_,_。”一位来自外地的大学生说:“古人说,智者乐水。我以为扬州人最懂得水的妙处,他们引进了运河水穿城而过,极力营造出两岸迷人风光,让它流淌出历代文人墨客咏赞扬城的大量诗文。”一位貌似大学教授的老先生忍不住接过了话头:“扬州古运河的文化内涵被扬州人愈来愈深地挖掘出来了!古运河水上游游览线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到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以生硬的中文说:“听说扬州是古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1)根据第段的内容,将导游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2)请根据上面材料中几位游客的对话,分条概括出古运河对扬州的积极意义。(3)第段中美国人说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请你将下列这一则对联形式的公益广告补充完整,以提醒扬城人如何保护古运河。上联:保护扬城运河下联: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一联诗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运用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一联表达同样思想感情的诗,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B . 颔联写景,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时所见到的壮阔景象。C .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江上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此时此刻新鲜、欣喜的感受体验。D . 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之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0.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注】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宾从:服从、归顺。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属:同“嘱”,委托、托付。(1)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相田文 方是之时(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1.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一)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 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的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二)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 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用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的例子,诠释了静气的“险不惊于心成不喜于色的内涵。B . 第段用杨利伟在飞船里手持操作棒200多次按电脑键盘零失误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C . 第段引用俗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和林语堂先生的话“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论证了“越是博学的人,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D . 结尾画线的句子“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形象地论述了人行世间静气的重要。(2)下面材料不能证明文中“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 . 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始悟大道,终开少林寺一脉B . 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苦,踏遍祖国河山,查阅各种资料,誓不放弃,终成大作史记。C . “板凳甘坐十年冷”,袁隆平克服浮躁,一头扎进田间地头,静下心来研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D . 居里夫人抛弃浮华,与丈夫埋头实验,平心静气,终于在几百吨废料垃圾中发现了“镭”这一放射性元素。(3)联系全文,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应该怎样“养静气”? 12. (20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高贵的慈善李良旭母亲在街头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扑鼻的香味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来,买上一两个茶叶蛋,呵着热气,吃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感到特别的温暖和舒坦。一块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青睐。母亲70多岁了,本该在家好好享受清福了,可母亲却闲不住,硬要到街头去卖茶叶蛋。母亲说,一个茶叶蛋赚不了几分钱,但看到人们喜滋滋地品尝她煮的茶叶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看到母亲喜欢干这件事,我们做儿女的也只好由着她了。就这样,在街头卖茶叶蛋,成为母亲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每天收摊回来,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堆硬币中清理出几块放在旁边。我问母亲,这几块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硬币放在一起?母亲笑了笑,说道,这是几块类似1元硬币的游戏币,不是钱。我拿起一块仔细一看,还真是游戏币呢。我说道,那您以后要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币。母亲笑道,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游戏币,不过我从没有说过他。我一愣,问道,您知道是谁给的,为什么不说呢?母亲说道,这是一个捡破烂的老人给的。母亲慢慢向我讲述起发生在老人和她之间的故事。那老人每天佝偻着腰,花白的头发,手里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废纸、废塑料什么的。他每天从母亲摊位前经过,闻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流着鼻涕,眼睛里露出饥饿的神色。他犹豫了很长时间,然后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一枚硬币递了过来。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对视。母亲接过硬币用手一摸,就知道这是一枚游戏币。A母亲知道,老人饿了,对他来说,要佝偻着身子走多远的路,拾多少破烂,才能卖到一块钱啊。母亲眼睛湿润了。什么也没说,母亲递给老人两个茶叶蛋,说道,一块钱两个茶叶蛋。B老人双手接过茶叶蛋,眼睛里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就这样,老人每天经过母亲的小摊前,踟蹰一会儿,就会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这样一枚游戏币来。母亲假装不识,接过这游戏币,热情地递上两个茶叶蛋。母亲说,如果我说送他两个茶叶蛋不要钱,他肯定不干,收下老人递过来的一块类似硬币的游戏币,对老人来说,就是一种尊严。我不禁被母亲的慈善之心深深地感动了。对于母亲来说,施舍也是要顾及对方尊严的。(1)文章标题“高贵的慈善”中“慈善”在文中指什么事情?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高贵”一词的含义。 (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 , 不敢和母亲对视。品读文章中A、B两处画线句子,思考母亲“眼睛湿润”和老人流泪的原因。(3)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选文第段使用了插叙,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也使用了插叙。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从教室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第一个是捧着书走过去的,第二个是唱着歌走过去的,第三个是笑着走过去的,然后越来越五花八门:跳着走的,侧着走的,斜着走的,摔跤了爬起来走的最后,每位同学都愉快地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奖赏。其实,走过去就是一种经历,人生正是由无数次经历组成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有别样的收获。请以“经历是一种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6-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7-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8-1、8-2、8-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0-1、10-2、10-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11-1、11-2、11-3、12-1、12-2、12-3、12-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