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2278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边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蹬车(dn) 惶恐(hun) 田螺眼(lu) 夜盲症(mng)B . 荒僻(p) 塌败(tn) 压根儿(y) 翳(y)C . 取谛(d) 凑合(cu) 镶嵌(xnqn)冰伛(y)D . 骷髅(klu)攥着(zun)滞笨(zh) 愧怍(zu)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反既往 脑羞成怒 格物致知 锋芒必露B . 潜心贯注 相形见拙 重峦叠障 眼花缭乱C . 一代天娇 根深蒂固 物竞天择 不容质疑D . 一视同仁 恪尽职守 中流砥柱 销声匿迹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B .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C . 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发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D . 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得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4.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 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B . 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C . 绥棱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D . 山坡上一个牧童正牵着牛吃草。5.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如果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需要提醒的是:涵养匠心,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这颗匠心,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 .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C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D .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韩愈马说)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句子是:_,_。 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7分)8. (2分)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相近,句式相同。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_,_。9. (15分)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生活中,凡人善举不断涌现。我市小叶捐赠器官拯救他人生命的善举,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此,班级决定开展以“与人为善,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你认为这次活动可以以哪些形式进行?请写出两种活动形式名称。 (2)仿写:凡人善举是冬天里的太阳,给人温暖和希望。 (3)本次活动中,同学们都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人为善。班委会决定推选“最美中学生”,请你推荐一位候选人,为他(她)写一则推荐词,写出推荐的理由。要求: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的真实人名、班名、校名;60字左右。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0. (4分)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采用了_的链式结构,鲜明的表现了_的主题。书中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就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再写出一个有关他的故事的名字: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与友期行( ) 尊君在不( )入门不顾( )相委而去(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惭,下车引之。(3)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 , 我认为文中元方是个 的孩子。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12. (3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雪 白王开岭一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雪。在我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那神秘无限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童年时,我心里涨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的洁白。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那盛大的雪况,现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今天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雪么?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了不久,她因贫穷辍了学。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要知道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二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从前的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是的,我们相信。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稀稀落落粉针或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衰败的迹象即是这时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大地的烦躁、空气的郁闷、没有冰的河床、树的稀少和鸟的惊恐眯起眼睛,我认出菜叶上的药斑,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从前不是这样子的。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一切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本色和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这是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流逝和将要流逝的东西,比如童年、雪、本色,比如村庄、野地、棉布的经纬、流动的水(选自精神明亮的人)【注】雪花膏:一种化妆品,洁白如雪,用来滋润皮肤。(1)本文以“雪”为线索,由雪及人,由雪及事,由雪及现实,请概括作者的心路历程。_ 痛心_ _(2)本文以“雪”为线索,由雪及人,由雪及事,由雪及现实,请概括作者的心路历程。_ 痛心_ _(3)作者在文中说“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雪“美得痛心”。(4)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5)作者在文中说“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雪“美得痛心”。(6)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7)本文意蕴深刻,请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8)本文意蕴深刻,请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3.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母亲的心叶倾城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五十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去。然后有一天外婆出了门就不见踪迹,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家人才终于将她找回,原来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时代的家,怎么也不肯承认现在的家跟她有任何关系。哄着骗着,好不容易说服外婆留下来,外婆却又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以为他们是一群野孩子,来抢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们,一手护住自己的饭碗:“走开,走开,不许吃我的饭。”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幸亏外婆还认得一个人朋友的母亲,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么还不放学呢?”连毛毛的女儿都大学毕业了。家人吃准了外婆的这一点,以后她再说要回自己的家,就恫吓她:“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亲自下厨烹制家宴,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动。每当一盘菜上桌,外婆都会警觉地向四面窥探,鬼鬼祟祟地,仿佛一个准备偷糖的小孩。终于判断没有人注意她,外婆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夹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宾主皆大惊失色,却又彼此都装着没有看见,只有外婆自己,仿佛认定自己干得非常巧妙隐秘,露出欢畅的笑容。那顿饭,吃得实在是有些艰难。上完最后一个菜,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朋友的母亲,才从厨房里出来,一边问客人“吃好了没有”,一边随手从盘子里拣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一把抓住女儿的手,用力拽她,女儿莫名其妙,只好跟着她起身。外婆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了出来,往女儿手里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女儿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笑脸,她突然哭了当疾病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让她遗忘了生命中的一切关联、一切亲爱的人,而惟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她的灵魂已经在疾病侵蚀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描写、_描写和_描写,其作用是_。 (3)第段中“她”为什么“突然哭了”? (4)从情节上看,该文用大量的笔墨渲染了母亲的痴呆等怪异行为,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 (5)从表达方式上看,最后一节是_,这一节点明本文的主题是_。(用原句语句回答)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的祝福儿童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7-4、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7分)8-1、9-1、9-2、9-3、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0-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12-1、答案:略12-2、答案:略12-3、答案:略12-4、答案:略12-5、答案:略12-6、答案:略12-7、答案:略12-8、答案:略13-1、13-2、13-3、13-4、13-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