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正义高歌》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1049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正义高歌》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正义高歌》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正义高歌》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正义高歌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情况分析:为正义高歌是鲁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本框题主要帮助学生分清社会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培养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树立起强烈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坚持正义,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是本课教学内容的目的和归宿。本框题是对学生进行公平教育基础上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为下一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个框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二、基本教学理念: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政治课教育实效的迫切要求。在素质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线,构建教师导学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维复合的课堂教学活动程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方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4案例分析法: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由于本框题的内容和社会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我还将采取新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榜样示范法、课前调查法等,让学生对本框题的认识更清晰,更深刻。三、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以坚持正义为荣,以实行非正义行为为耻。2.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二)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三)知识目标: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掌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和措施。四、教学的重、难点本着九年级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框题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因为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使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后能正确辨别正义与非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负责人的公民。本课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就在于此。教学难点:认识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措施之间的关系地位。确定难点的依据:这一部分是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的。单纯的理论讲解,同学们可能在体会领悟时会有难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岳飞、包拯、黄继光、雷锋的图片。学生谈:(1)、说一说他们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有正义感的先进人物的事例,说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总结并过渡:从古到今人们就对正义充满了追求和向往,我们同学从联想到得词汇中初步的分清了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二)新 授:活动一:借我一双慧眼1,出示四组情景图片思考:哪些属于正义行为?哪些属于非正义行为?划分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凡是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是非正义的行为。反之,就是正义行为。2、出示图片:民警勇救妇女;见义勇为表彰大会;广场打架斗殴;法庭宣判。思考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不同后果是什么?学生谈:那幅图片“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引导学生思考“正义行为”表彰;“非正义行为”法律制裁。活动二:读故事说说你的感悟故事:最宝贵的一课德国车站理发店只为有车票的旅客理发,当笔者故意买了一张较近车票再次进入理发店,理发师得知之后,仍然不能接受。他们又做了一个试验,电话厅分别贴上男女,人们宁愿等也不愿打破原来的规则。有一位同学感慨道:“这是我们在德国学到的最为宝贵的一门课程啊!”学生谈体会感悟。教师过渡: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规则意识。请列举生活中的规章和制度。并讨论:公平与正义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学生讨论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因此,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师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和非正义行为,以及正义、非正义行为的结果,老师设计一个闯关游戏,考验学生,让学生在一个个闯关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活动三:请你相助出示图片并提问:下面的画面展示的是中学生小义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请你观察画面,指出他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并和同学们一起来帮助他想办法解决。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四幅画面。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要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做到以下几点:1. 要为人正直;2. 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3. 要坚持正义的标准;4. 不侵犯他人的利益;5. 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的行为。(三)巩固小结框架复习,要点回顾。(四)布置作业1,读材料,思考小强等人的行为有错吗?错在哪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儿义气算不算正义行为?2,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有哪些非正义行为? 有哪些正义行为?3,请你为建设正义校园提出合理化建议。(国家、社会、学校、个人)4,展示图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看见两个社会青年拦住一个七年级的同学正在敲诈钱财。)思考(1)你对这两个社会青年的行为有什么看法?(2)你应该怎么做?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和生活化。同时教师创设了多个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思考,大胆实践,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自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收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1. 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这一设计真正重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2. 在教学方式上,这一设计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3. 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整个教学设计首先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在学生寻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启示,课堂中的每一个结论的获得都是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学前学生的准备非常重要,有的班级准备充分,效果比较好,而有的班级准备不充分,学生探究过程中所需时间就较长,所以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现象。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 斗门街办镐京中学 李瑞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