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308760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B . 用白瓷菜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C . 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D . 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2.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气焊B .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C . 铜用于制导线D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3. (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出固体质量为4.3克(1克以下用游码)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为( )A . 4.3克B . 4.6克C . 4克D . 3.7克4. (2分)判断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 A . 器壁上的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B . 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C . 器壁上的水成股流下D . 器壁上无水5. (2分)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 . 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C .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6. (2分)(2016崇川区模拟)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CuO(Cu)HCl溶液溶解、过滤BNaCl(Na2SO4)适量BaCl2吸附CKCl(MnO2)H2O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SO2(HCl)NaOH洗气A . AB . BC . CD . D7. (2分)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成硅(Si):SiO2+2C 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碳表现出了还原性B . 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 . 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8. (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无氧气产生的是 ( )A .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B . 植物的光合作用C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 . 石蜡燃烧9. (2分)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正确的是( ) X双氧水水水水Y二氧化锰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 . B . C . D . 10. (2分)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B .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 . 闻气体气味D . 收集氧气11. (2分)在实验室中可以分别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上述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有( ) 反应均需加入催化剂; 反应都不需加热; 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A . B . C . D . 12. (2分)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转化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B . 转化是化合反应C . 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D . 物质丁是复合肥13. (2分)下列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 . 烧杯B . 试管C . 蒸发皿D . 燃烧匙14. (2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 (2分)学习化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化学素养.对下列生活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油锅起火时,倒入大量蔬菜灭火-使温度低于着火点B . 吃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酸碱中和C . 铝制品一般不需刷油漆-铝不与氧气反应D . 碳酸钙作补钙剂-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16. (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淘米水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淘米水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1)“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中“酸性”属于_(选填“物理、化学”)性质。 (2)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NaCl读作_,它由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3)“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中“氮、磷、钾”指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4)淘米水的用途有_、_。 17. (3分)如果做实验时,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要求,会造成一些误差,请用“”或“”填空。在一次分组实验中,一些同学的操作如下: (1)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右盘上的砝码为 ,游码在 的位置上,指针偏向左,所称药品的质量_ 。 (2)小刚量取 水,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这样量取水的体积_ 。 (3)丽丽称量食盐 ,她只在左盘放一张纸,右盘没有放纸,这样称得食盐的质量_ 18. (1分)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其中河水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操作的名称是_,在进行操作时,小明发现所用的时间比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搅拌浑浊后未静置直接倒入漏斗过滤c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d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是杀菌消毒,属于_变化,日常生活中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_19. (3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b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气体收集装置是_。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应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选填或)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 (写出一种组合)。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8分)20. (3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40mL的试管和量程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注射器作器材(如图)。将一定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待试管完全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1)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 (2)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动到约14mL刻度处,则该兴趣小组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 (4)若实验中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到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试验中可观察的现象为_。 21. (5分)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反应文字表达式_; 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答一点即可);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该实验中的红磷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四、 推断题 (共1题;共1分)22. (1分)有A、B、C、D四种物质,A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供给呼吸;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能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液滴,判断后请书写: (1)B与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 (2)D与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8-1、18-2、19-1、19-2、19-3、19-4、三、 实验题 (共2题;共8分)20-1、20-2、20-3、20-4、21-1、21-2、21-3、四、 推断题 (共1题;共1分)22-1、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