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0624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薪火相传”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柴烧尽而火种仍可留,下列远古人类中最先实践过这一成语的是( ) A . 山顶洞人B . 元谋人C . 北京人D . 半坡人2. (2分)最早会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类是( ) A . 元谋人B . 半坡居民C . 北京人D . 河姆渡居民3. (2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A . 修筑灵渠B . 在长安设立太学C . 加强中央集权D . 统一文字4. (2分)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 . 耜耕B . 牛耕C . 耧车D . 机耕5. (2分)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 . 老子B . 孔子C . 墨子D . 韩非6. (2分)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 A .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 . 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C . 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 .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7. (2分)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 实行禅让制B . 建立县制C . 确立行省制D . 推行郡县制8. (2分)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以下是四位同学对此的解读甲同学:桓公指齐桓公,他任命管仲为相,实施改革;乙同学:齐桓公霸诸侯的手段是“尊王攘夷”;丙同学:齐桓公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富国强兵;丁同学: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四位同学中解读有误的是( )A . 甲同学B . 乙同学C . 丙同学D . 丁同学9. (2分)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由以上的历史短剧台词,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A . 张骞出使西域B . 郑和下西洋C . 清军出兵雅克萨D . 玄奘印度取经10. (2分)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三顾茅庐D . 七擒孟获11. (2分)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下列原始人类中,懂得使用天然漆的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12. (2分)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 A . 私有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等级制13. (2分)下列成语与春秋时期人物对应的四组,错误的一项是( ) A . 退避三舍晋文公B . 一呜惊人楚庄王C . 问鼎中原一一吴王夫差D . 卧薪尝胆勾践14. (2分)下图是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它们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 . 国家统一B . 经济发展C . 民族交融D . 中外交往15. (2分)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篮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 .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 .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 .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 . 用泥制陶的事实16. (2分)下列关于北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其先后顺序是( )北魏建立迁都洛阳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分裂A . B . C . D . 17. (2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 A . 齐民要术B . 农商辑要C . 农书D . 农政全书18. (2分)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 . “八王之乱”B . “七王之乱”C . 定都洛阳D . 五胡内迁19. (2分)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 修长城和灵渠B . 派蒙恬反击匈奴C . 建立三公九卿制D .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0. (2分)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人口增多B .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 .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 . 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60分)2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 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材料中的“周平王东迁”之后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3)后来,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 (4)秦始皇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22. (15分)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奴隶王朝的开端】【文明进步与发展】【疆域扩大与巩固】(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战争频繁的东周】(1)夏朝是由谁建立的?我们在哪里发现了夏朝的这一座都城遗址?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2)除了宫殿外,夏朝还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请你说一说夏朝建立的国家机构的实质。 (3)这两张图片见证了哪一王朝的历史?请你说一说这两张图片的名称。从这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历史信息? (4)上述材料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哪一项制度?这一制度中诸侯对周王需要履行哪些义务?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他们在争霸过程中都打着怎样的旗号? (6)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在战国七雄中哪一个国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3. (12分)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魏书高帝纪下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材料四: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五:1982年,(南海)大沥公社实行包产或包干到户,即按人口、劳动力或者按人口比例分包耕地到户,分包户实行经营自主,除必须完成上调任务以外,盈亏自负。生产面貌均有明显起色,生产者也从过去统一排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经营其他产业。南海县志农业第十四卷(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是哪项?(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族“汉化”的主要措施。(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相似之处?(4)据材料五简要分析80年代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该变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4. (14分)改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拓跋贺赖丘穆陵独孤汉姓元贺穆刘(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了哪次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5. (9分)阅读下列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探究活动(2)上述示意图体现的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哪些?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6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2-6、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5-1、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