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304114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嗥鸣(ho) 攒动(zn) 当之无愧(ku)B . 默契(qi) 彷徨(png) 人声鼎沸(dng)C . 污秽(hu) 炽痛(ch) 鲜为人知(xin)D . 踌躇(ch) 磐石(pn)群 蚁排衙(y)2.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凉如水的夏夜,太公湖畔游人如织,人声鼎沸。B . 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C . 这次比赛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付诸东流。D . 从12秒91到12秒88,看似白驹过隙的短暂瞬间,却逾越了从奥运冠军到世界纪录的鸿沟。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央视朗读者是我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 . 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C . 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 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D .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4. (2分)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顶是( ) A . 遮天蔽日、袅袅烟云、隐姓埋名、蹑手蹑脚都是并列短语。B .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大家知道王阳明。C . “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就会发生”,这个句子是条件关系的复句。D . “这是睿智的微笑”,句中的“微笑”是名词,在句中作宾语。5. (2分)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 ) A . 史进B . 王进C . 鲁智深D . 林冲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6. (8分)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三月的江南渐渐在春风中复苏,沿河的柳枝范着新绿,层层叠叠的细枝在风中摇曳,那鲜活的嫩绿将大地点缀得生机昂然,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我停下脚步侧耳顷听这悦耳的弦律,默享花儿们的芳香,思绪便飞舞在这诗一般的春意里错别字_改正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7. (4分)根据提示默写。(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_ , _。(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_ , _。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4分)8. (14分)2012年4月9号到13号,我校举办了第七届艺术节,全体师生都积极热情地参与了进来。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概括我校艺术节的特点。【材料一】民俗文化走进三帆中学时间:2010421 信息来源:华夏经纬网近日,北京市三帆中学第六届艺术节隆重举行。艺术节是三帆中学十余年来一直坚持举办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届艺术节都会有一个核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学校会用多样的活动形式,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是该校本届艺术节的一个创意。艺术节期间,学校请来了北京民俗协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十位民间艺人,向同学们传授布艺贴画、风筝制作、泥塑、面人等传统手工技艺。在这一主题下,全体师生用书法、音乐、微电影等等形式来表现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材料二】我校第七届艺术节拉开帷幕时间:20120411 信息来源:北京市三帆中学我校第七届艺术节在紧张筹备之后,于4月9日隆重拉开了帷幕。艺术节是我校大型的传统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七届。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I art,爱青春”,同学们用合唱、朗诵、表演等各种形式积极展示着自己对于艺术节的感悟。一周来,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这一项重大活动中来。(2)图文解析:如图为我校第七届艺术节徽章,中间的长方形区域为繁体“艺”字的变体字(提示:本区域原本为红色),请试着说出长方形区域(含框)的设计创意,至少说出两条。(3)仿照例句,写出你对艺术、青春的理解。例句: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句:艺术是_ , 让人_;青春是_ , 让人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的作者是_。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0. (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字词。惩山北之塞_ 杂然相许_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 河曲智叟亡以应_(2)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 . 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C .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D . 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甚矣,汝之不惠。(4)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5)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1. (15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豆腐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选自读者乡土,有删改)(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豆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2)文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3)文段划线句中的“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12.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口袋里的握手那年我 16 岁,高考落榜后,一个人背着铺盖卷,从农村那个贫穷的家里走出来,到陌生的大城市里讨生活。那时的光阴似乎在我身上忘记了蠕动,16 岁的我长得瘦瘦小小,这副初中生的模样使我不容易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我漫无目的地走,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落到肩上的雪花也有了重量。我又饿又累,寒风肆无忌惮地袭击着我瘦弱的身躯,眼泪冻在脸上,心缩成一团。一辆公交车开过来,我跳了上去。因为是雪天,车里的人很多。我往里挤,在车厢的中部停了下来,因为我闻到了面包的甜香味。我的鼻孔不由自主地抽动着,贪婪地闻着那种香味,这下我更饿了,那种饥饿的感觉使一种邪恶的念头蠢蠢欲动起来。面包的主人是个胖胖的女人,脸上挂着零下 20 度的冰冷表情。她对我这个蓬头垢面的打工仔厌恶地瞥了一眼,将庞大的身躯 往里挪了几公分,不知是察觉到了我的心思,还是怕我脏兮兮的衣服和铺盖卷碰到她。我恶狠狠地吞了一下口水,知道“贫穷生贼寇”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除了偷,我没有可以果腹的更好的办法。我慌乱地将目光投到别人的口袋和背包上,心跳得厉害。我闭上眼睛,告诉自己就这一次,如果再不吃东西我会饿昏。我睁开眼睛,向四周看了看,寻找目标。左面最靠近我的是一个中年男人,粗糙的面孔,像不留意自己钱包的那种人。就是他吧,我暗下决心。我一手扶着把手,另一只手暗暗摸了过去。但在就要接触到那个口袋的瞬间,我的手却倏地又缩了回来。我在自己大腿上狠狠地掐了几下。偷?怎么可以去偷?老实本分的父母如果知道他们的儿子是小偷,一定接受不了这比贫穷更沉重更可怕的打击。我打了一个冷战,仿佛看到父母那种悲戚、愤恨、埋怨的表情。胃突然抽痛起来,它不体谅我的窘境,倒在这时煽风点火。我再次把手伸过去,向那个厚厚的羽绒服的口袋伸过去,不要很多,够我吃顿饱饭就可以。胃痛给了我邪恶的力量,我的手不再畏缩,滑进那个口袋。我的心狂跳起来,因为我摸到他口袋里的东西,那种质感告诉我一定是钱,可以买东西吃的钱。突然,毫无预兆地,一只大手也伸进口 袋里!我嗓子里咕噜一声,差点惊叫起来。那只大手准确有力地攥住了我的手!我抖成一团。我极力想将手抽出来,可是努力是徒劳的,那只大手的力量不是饥寒孱弱的我所能抵抗的。我绝望地放弃了挣扎,任凭处置。也许是挨顿揍,也许是送到派出所,也许是对全车人宣布我是贼。可 是他什么也没有做,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是紧紧地攥住我的手。我的手瘦、小、脏;他的手厚、大、热。在他的口袋里,两只手就这么攥着,一动不动。巨大的恐惧感淹没了我,眼泪绝望地流下来,无声无息地流了一脸。他不看我,只是紧紧地攥住我的手。车厢里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只有我们俩心知肚明。车到站了,又上来几个人,车厢里有了小小的骚动。他向后挪了几步,我只得跟过去,紧贴着他站着。我止住眼泪,哭又有什么用呢?但不知为什么,我的手却奇怪地渐渐感觉到他厚实的手掌传来 的热度,是种温暖的感觉,而不再是僵硬。“下一站是文化宫站,有下车的请往前来。”那个有点嘶哑的女声又一次响起来。他动了一下, 握住我的手犹豫了一下,最后他松开了手,低下头,俯在我耳边,用只有我才能听到的声音说:“你 的手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他开始往前挤,看样子是要下车。他就这样放过我了吗?我先是一阵惊喜,接着脸火烧火燎地热起来,为了他那句话这是 10 年前的事了。今天,当我穿着舒适的家居服,坐在属于自己的宽大的书房里看到一本杂志的封面的时候,想起了 10 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季里的这件事。杂志的封面是一支燃烧的蜡烛, 一只大手兜上来,似乎是在为蜡烛挡风。烛光把那只大手映成桔红色,是那种温暖的颜色,这温暖的 颜色和这围住烛光的大手,使我心情不再平静。我很感谢那个男人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他的话:“你的手该 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为了这句话,我不断地努力,我做过许多帮助别人的事情,而我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帮助。我不再觉得大城市钢筋水泥的冷漠,人与人其实是容易沟通的,也许只需要轻轻一握,你就把温暖传给了别人。(1)第段中“我先是一阵惊喜,接着脸火烧火燎地热起来”,细读全文,说说“我”“惊喜”和“脸火烧火燎地热”的原因。(2)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试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等角度,对文中划横线句子进行赏析。我又饿又累,寒风肆无忌惮地袭击着我瘦弱的身躯,眼泪冻在脸上,心缩成一团。那只大手准确有力地攥住了我的手!我抖成一团。(3)本文在写作手法上的一大特色是对比。请结合文章举出一例,并分析它的作用。 (4)第段中描写杂志封面的内容与本文的故事是否有关联,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吗?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哲理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般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请以“相伴”为题,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书写认真规范。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6-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7-1、7-2、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4分)8-1、8-2、8-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9-1、9-2、9-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0-1、10-2、10-3、10-4、10-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1-1、11-2、11-3、12-1、12-2、12-3、12-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