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台州市八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三次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书写(3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运用(27分)1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bng)_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ng)_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chi)_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hn)_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读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可以让我们_烦恼的枷锁;读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让我们_失败的阴影;读鲁迅的风筝,可以让我们_冷漠的坚冰。A驱散融化摆脱 B挣脱驱散融化C融化摆脱驱散 D摆脱驱逐融化3名句积累填空。(8分)(1)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2)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商女不知亡国恨,_。 (杜牧泊秦淮)(4) 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6)无可奈何花落去,_。 (晏殊浣溪沙)(7)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_,_。(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回答)4、名著阅读(6分)、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诗选自 创作的春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阅读名著伊索寓言,我从中体会到了它折射出来的生活的经验与智慧。比如乌龟和老鹰的故事警示人们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可违背规律;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人们 ;蚂蚁和蝉的故事告诉人们 。 5综合性学习。(6分)目前NBA最流行的新词是LINSANITY(林疯狂),在各大中英文媒体都能看到他的名字,“豪小子”的成功源于他的父亲,“豪爸爸”酷爱篮球又能尊重林书豪的爱好。眼下“虎妈”热度渐退,“狼爸”热度正高,“羊爸”又紧随其后。他们的孩子或考上北大或成为硕士研究生。一时间究竟是选择“羊爸”还是“狼爸”式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七年级(6)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会。假如你是策划人之一,请你按要求完成如下任务。(1)依据下列材料提供的信息,请你简要介绍“狼爸”和“羊爸”不同教育方式。(3分)材料一“狼爸”萧百佑坚信“棍棒底下出才子”。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但是,打之前要把道理讲清楚,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打得孩子心服口服。打不是目的,是要通过打让孩子接受好的规矩,形成好的习惯,所以打只是辅助手段,要把握合适的尺度。材料二“羊爸”赖秋芳一向主张开放式教育,意在培养孩子自觉、自律的意识。他从不会规定孩子今天必须做完这个,明天必须完成那个。他一般会把一项作业布置给孩子,要求孩子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可能是一个星期也可能更久。孩子做完后必须自己检查错误,然后自行订正,他会定期抽查。材料三林书豪家庭的做法和我们很多父母一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灌输给他们很多知识和技能,甚至有时只是家长自己的梦想,把读书学习看成是发展成长的唯一道路。好在林书豪的父亲对篮球疯狂地热爱,并且做到了尊重孩子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在培养起孩子的兴趣后,他做到了风雨无阻地坚持。 “狼爸”教育方式:_“羊爸”教育方式:_“林爸爸”教育方式:_(2)“狼爸”“羊爸”各有支持者,你支持哪一方,请说说你支持的理由。(30字左右)(2分)我支持 。理由:_ _ (3)请围绕此次班会要讨论的热点话题,拟一个新颖而贴切的主题语。(1分)答:_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改变一生的闪念(15分)【记叙文】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_7第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_8文中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第一次:_第二次:_9“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冲”和“搂”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0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2分)_ (二)昙花终于怒放(10分)【散文】我爱昙花。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我爱昙花。11在下面横线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3分)高兴极了 12.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3.选文第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14.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 四、古诗阅读(4分)钟山即事王安石(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15、诗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中山春景的“幽”?(2分)_ 16、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_ 五、文言文阅读(21分)(一) 河中石兽(12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一寺临河干( ) 山门圮于河( )阅十余岁( ) 遂反溯流逆上矣( )18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河求之 B其反激之力 C一老河兵闻之 D当求之于上流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 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 20.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溥幼嗜学(9分)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而立就,以故名高一时。【注】溥:张溥,明末文学家 2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如是( )者六七始已( ) 俄而( )立就(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翻译: 23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一谈。(3分) 六、作文(40分)(作文二选一)(一) ,我想对你说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 (二)我真棒 要求:(1)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语文答题卷一 书写(3分)二 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7分)1、(4分)(1) (2) (3) (4) 2、(3分) 3、(8分)(1) (2) (3) (4) (5) (6) (7) (8) 4、(6分)、 道理: 、 5、(6分)(1) “狼爸”教育方式:_“羊爸”教育方式:_“林爸爸”教育方式:_(2) 我支持 。理由:_ _(3) _三 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15分)6、(3分) 7、(3分) 8、(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9、(3分) 10、(2分) (二)(10分)11、(3分) 12、(3分) 13、(2分) 14、(2分) _ 四 古诗阅读(4分)15、(2分) 16、(2分) 五 文言文阅读(共21分)(一)(12分)17、(4分) 临: 圮: 阅: 遂: 18、(2分)( )19、(4分) 20、(2分) (二)(9分)21、(4分) 是: 已 : 俄而: 就: 22、(2分) 23、(3分) 六 作文(40分)200400600700800参考答案1、傍伶拆憾 2、B 3、(1)归雁洛阳边(2)何当共剪西窗烛(3)隔江犹唱后庭花(4)枯藤老树昏鸦(5)问渠那得清如许 (6)似曾相识燕归来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共6分) 冰心(1分) 做人要谦逊,不要骄傲自大 (2分)农夫和蛇:对待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蚂蚁和蝉:切勿好逸恶劳(3分)5、打,但要把握合适的尺度。民主,重在培养孩子自觉、自律意识培养、尊重孩子的兴趣,义无反顾地支持。(2)支持“狼爸”的原因:给孩子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可以使孩子更自律更懂事。 支持“羊爸”的原因:学会了管理自己,提高了学习成绩,融洽了父子关系,解脱了家长。(3)(示例)教育方式有差异,适合孩子最重要。成才道路千万条,培养兴趣和爱好。6一位老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7.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8.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若答“觉得小女孩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可笑而笑”,不给分。)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幸福、高兴。(意思对即可。每处2分。共4分。)9.冲和搂生动地表现出老师救助小女孩心情的急切、动作的迅速,能更好地表现老师无私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的高尚品质。 10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意思符合要求即可)11 高兴极了 有点心急 心情淡然 欢喜欲狂1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昙花含苞待放的美(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昙花开放的期待。13、内容上: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14、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15.无声(涧水无声)、不鸣(一鸟不鸣) 16.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17.靠近 倒塌 经过、过了 于是18B19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重点词是:是 岂(难道、怎么) 为)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了解)其一(表面现象),不知道(了解)其二(事物的本质)的情况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重点词是:然则 但 臆断)20.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21 这 已:完毕、停止 不久、一会儿 完成 22、张溥从小就特别喜欢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他烧掉。23、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或(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不怕困难。)(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并联系实际者得1分,共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