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24927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课稿阿南小学 赵贵凤一、说教材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安排在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一组的课文都蕴涵了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对于这组课文的教学,要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在让学生不离开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同时进行自然的思想教育,使生动的教材显得更加鲜活。授以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注重语言,运用语言。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二、说设计理念1、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为了这一理念,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三、说教学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特点,教学中,以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运用了播放录音法法、读书指导法、创设情境法、对比法来组织教学,以读为中心,导之以读,导之以思,导之以说。把读贯穿整个教学之中,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四、说教学目标小学二年级是小学阶段发展的基础阶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本课课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认知目标:1、随文识字,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处和短处。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2、能把课文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情感目标:感悟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五、说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有语气的朗读课文,比较、体会课文内容。、懂得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六、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小朋友们想和小柳树和小枣树做朋友吗?(生:想)小柳树和小枣树商量了一下,说:“想和我们做朋友就必须猜谜语,猜对了才和你们做朋友。”小朋友愿不愿意猜呀?课件出示谜题,揭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用学生会唱的歌曲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以读促学,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趣味识字(1)、出示字卡,巩固加强、游戏:红枣认字,看谁摘的枣子多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2)、词语大通道,出示课件,让同学以开火车的方式读词语。2、范读课文,随音入境随录音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有什么不同?(三)、精读细悟,突出重点你发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了吗?(出示图片,板书:好看 难看)1、细读词句,体会小柳树的美丽。(1)、 生汇报描写柳树美丽的句子。 课件出示:“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件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2)、这些句子里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小柳树很漂亮?抓住“细细的、绿绿的、浅绿色、又细又长”等词语引导学生感悟柳树的美丽。(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展现小柳树的美丽。(4)、欣赏柳树图片。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它的美丽吧!几句话连起来读。2、对比感知,小枣树与小柳树在春天里的不同。师:春天的小柳树在你们的赞美中越来越美丽了,而它的邻居小枣树是什么样子呢?(1)、生汇报描写小枣树难看的句子。课件出示: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2)、抓住“弯弯曲曲 光秃秃 才长叶 ”感知小枣树的特点。(3)、在对比中指导朗读。(四)、研读对话,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1、春天里的小枣树在小柳树的眼里是多么难看呀,于是它开始说小枣树了,它说了些什么呢?2、读小柳树说的话,抓住“喂、得意”两个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骄傲,指导对话朗读。课件出示:“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师:你打算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两句话呢?(神气、骄傲、讥笑)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最能体现小柳树的骄傲:得意。读句子师小结:多么得意,多么骄傲的小柳树啊!那我们的小柳树到底能骄傲多久呢?很快秋天到了,小枣树和小柳树有什么不同呢?3、看到小枣树结了满树枣子,小柳树看到小枣树结果子,又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自己却什么也没结,小柳树想些什么?它认为,此时小枣树会对它说什么?4、小枣树此时是怎样对待小柳树的呢?同桌分角色读58自然段小柳树和小枣树在秋天里的对话,体会小枣树的谦虚。课件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读对话: 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5、(1) 课件出示:“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2)给温和换个词语。这体现了小枣树的什么?(谦虚)指导朗读出“温和”的语气。 6、思考:从小枣树这番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听了小枣树的话,小柳树有什么心情?小柳树想对小枣树说什么? (五)、拓展练习,明理导行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柳树和小枣树,那么你喜欢和谁交朋友呢?为什么?用以下的句式练习:小柳树虽然_,可是_。小枣树虽然_,可是_。师小结:其实老师也喜欢和他们交朋友,因为她们虽然有自己的短处,可是也有自己的长处呀。正像我们刚学过的两个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只有像小枣树一样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2、夸一夸身边同学的优点,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不足。设计意图:教师巧用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文中人物的优缺点转移至现实的每个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实处。(六)、课堂总结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却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我们要不要学习小枣树的高尚情操呢?枣树和柳树各自都( 优 )点和( 缺 )点,一个人要像枣树那样既看到长处又要看到短处,不要看不起人,也不要太骄傲,更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七)、作业设计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后朗读全文给大家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吧!六、说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贴在黑板上,从视觉上给小朋友以新奇感,把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优缺点写在图片的相应位置,图文并茂,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15、小柳树和小枣树骄傲 漂亮 难看 善良知错就改 不结果实 结果实 宽宏大量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七、说小结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视了师生的交流、生生的互动,在交流、朗读中注重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学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直观观察春天和秋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同时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在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他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深入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和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在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后再进行交流:你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在此之前学生有了自己的朗读交流,因此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对课文含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读中感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八、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