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推断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24209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推断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推断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推断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推断题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体联系的能力是初中化学学习的考核重点之一。推断题是化学中考的重要题型,它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融于一体,具有知识含量高、考查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综合性、灵活性兼备的特点。分析近年来有关地区的中考化学试卷,不难发现推断题的题目构思、内容、思维方法正呈现新的变化趋势。现就列举一些典型题目,窥视不同类型推断命题的新发展,探讨题目的命题意图和解题思路,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一、试题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基础知识的运用,考查对物质有关成分的鉴定性推断 例(2002年南京市中考题)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图1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图1实验程序图命题意图:考查酸、碱、盐中典型离子的鉴定方法及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对新题型的适应能力。 思路剖析:首先要熟悉酸、碱、盐中典型离子的鉴定方法,适应该题的新形式“流程图”,运用逆向思维的技巧加以分析推理。根据题意可知:试题本质上是鉴定32-、42-、-三种不同离子,并要求在检验过程中排除可能出现的干扰。于是可以先明确鉴定的顺序:32-42-,且在每次鉴定时要尽量除去已被鉴定的离子,当然试剂本身也不能带来干扰检验的离子。具体方法为: 32-酸2,为了避免干扰42-、-的检验,在盐酸、硫酸、硝酸中应选用稀硝酸,且要过量(目的是除尽32-)。 42-可溶性的钡盐或()24(白色),为了避免干扰-的检验,故在2、()2、(3)2中选取(3)2溶液,且要过量(目的是除尽42-)。 根据-3(白色),可选用3溶液。 评析:鉴定是用实验的方法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鉴定性推断题在立意上既避免内容陈旧及偏题、怪题出现,又体现了题目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这类推断题一般为叙述型推断或框图型推断(构建出实验过程流程图),一般切入角度新,思考容量大。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逆向思维及批判性思维来综合解决问题。 二、试题注重思维方式的运用,着眼于思维过程和方法,考查对给定成分的物质的组合性推断 例(年扬州市中考题)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2、2、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该气体经图2程序处理(假设每种反应均完全),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2实验流程图(1)经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气体明显减少,说明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下同)。 (2)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 (3)综合上述实验现象,推测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将所有情况写全,多写,错写倒扣分,若横线不够可另加)。 第一种情况:_;第二种情况:_; 第三种情况:_;第四种情况:_。 命题意图: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检验方法、实验现象的推理、组合思维的应用。 思路剖析:根据经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气体明显减少”可推出与、2有关,于是组合出三种情况:、2、和2,其中(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与“无沉淀生成”矛盾,于是可排除,因为中都有,故可得(1)答案: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根据流程图,气体经过浓硫酸,说明已除去了2(气),结合“灼热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可推断出(2)答案: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2。这时剩余的三种气体(、2、2)尚未判断。经逐一代入检验:会与反应,2会与石灰水反应(只有和2同时存在时,会阻止2与石灰水的反应,导致无沉淀生成),2不参加整个过程的反应,且溶液和浓硫酸又会吸收2和2(气),但最后还“收集到少量气体”,故得出: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2。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2、2。于是和2属于可能存在的气体,这时再对这两种气体排列组合得三种情况:,2,和2。综上所述,可得(3)答案:该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2、2,、2、2、,、2、2、2,、2、2、2。 评析:这类试题的特点是给出某种物质的可能组成,要求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反应规律进行逐个确定或排除,对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几种物质运用排列组合的思想加以推断。这对考查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很有利,教会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不忽略每一种可能性,思维要严谨。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过程,同时,也是对数学与化学有关知识的综合。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元素守恒、离子守恒等规律,对可以确定的因素进行推理,对可以排除的因素加以判断,对可能干扰的因素加以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因素进行组合并验证。 三、试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探究意识,着眼于迁移和应用能力,考查对未知物的组成的探究性推断 例(2003年南通市中考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我市狼山的地质情况,从实地取回两块样品A和B,进行如图3所示的实验(图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图3物质转化关系(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样品A、B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_。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_。 (3)所加试剂X可能是氧化物、酸、碱、盐中的_。 命题意图: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物质的猜想、验证的思维方法,顺、逆向思维的综合运用。 思路剖析:本题的突破口为“红褐色固体D、黄色溶液C、浅绿色溶液”,根据常见物质的颜色特征,可推出D为()3,J中含有2+,中含有3+。根据元素守恒,逆向推出A中一定会有元素。结合狼山的地质猜想出B可是某种碳酸盐(可能是3),然后顺推该碳酸盐受热分解产生的无色气体E为2,E与碳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G为CO。结合A与G高温时生成金属单质I,逆向推出A可能是铁的氧化物,I为单质F。因A是红色固体,可判断A是23。将假设和推理的结果代入检验,得出:A是23,B是3,C是3溶液,D是()3,E是2,是,是()2溶液,I是。因为X与金属单质I反应,根据的性质,可推出X可能是酸或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略) 评析: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要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很多测试中考查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思维方式、探究能力和整体联系上。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未知物,它们的组成可能性也许可知,也许未知。对它们组成的推断需要进行假设,然后在设计的方案中逐步实验,最后做出推理性结论。这类推断题具有一定的情景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通过考查,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组合、迁移、应用能力,又体现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核。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典型特征,打开突破口,综合运用反应原理、元素守恒等规律,顺向逆向思维并用。 四、试题注重知识的综合、联系,着眼于整合、归纳、重组能力,考查对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系统性推断 1典型反应模型的推断题 例4(年安徽省中考题)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A、B是与它们相关的两种化合物,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4所示。请写出两组符合条件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 图4物质转化关系(1)X_,Y_,Z_; A_, B_。 (2)X_,Y_,Z_;A_, B_。命题意图:考查对化学反应类型的理解,以及分类组织化学知识的能力。 思路剖析:首先根据题给信息,认识到这是置换反应的一种模型,然后,就需要将初中所学的有关置换反应加以分类组织,初中阶段的置换反应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2还原金属氧化物;木炭还原金属氧化物;金属与稀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再分别列出这四种情况的典型化学反应,写在对应的模型“X+AY+B”下,这样既形象又具体。于是结合“X”和“YA”都需要Z的参与,加以联想,并找出合适的物质逐步代入,即可找出本题的答案。本题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今后还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因而这种框图的内涵较丰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归纳、发散能力。 答案为:(1)2、2、2()、2、2 2物质间连续转化的推断题 例5(年黄冈市中考题)下列框图5中所涉及的物质均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室温下、是气体,且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之间因反应条件不同能发生反应、剧烈反应或缓慢氧化反应。试根据如图5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图5物质转化关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F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命题意图:考查对几种常见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熟悉程度,以及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的整合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思路剖析:先找出题目的突破口“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判断A是4。然后采取顺推和逆推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框图中的物质均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排找出、这八种物质可能是以下几种的各一种:C、2、2、2、2、()2、2()23等物质。这时考虑A(4)与B反应,推出B是2,则、是2和2中的各一种。又因为D在室温下为气体,故D为2,则E为2。B(2)与C反应生成E(2),且C在室温下为气体,所以C是2。将已经推出的物质填在框图中,再从整体上思考剩余的物质是、。猜想是关于的单质或化合物,于是联想有关、()2、2()23的各种化学反应,并注意明显的反应特征:“和”,这时猜想是2()23,于是可推出剩余的F和I分别是和。最后再将所推理和猜想的结果代入框图中检验即可。 评析:这类推断题一般以框图形式出现,要求根据反应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连线或箭头进行推断,一般题给的信息较少,无物质颜色、反应条件等,框图中只有代号,但思考容量较大。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已学化学知识、规律进行分类组织、有序存储,并要进行及时联想、重组、转化,依靠注意、感知、识别、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排找解题关键,审视转化途径,回顾记忆内容,整合各类思维,充分挖掘潜能,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化学中考能力题考核重点要放在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放在对知识的整体联系的能力上。因而推断题将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联系,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注重科学探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基础知识,更要训练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合和重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方法,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迁移和应用能力,并逐步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